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绩效的影响研究(附件)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在家族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心理资本会产生的影响,心理资本日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同时,家族信任关系的构建对家族企业的发展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的绩效以及心理资本的有关基本理论,并以我国家族企业为背景,阐述家族信任与族外高管的绩效和心理资本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同时结合苏南部分地区调查问卷的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家族信任及心理资本两者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心理资本在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关键词 家族信任,绩效,心理资本
目 录
1 引言 1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2
2.1 研究理论综述 2
2.1.1 家族信任 2
2.1.2 心理资本 3
2.1.3 族外高管绩效 4
2.2 研究假设 4
2.2.1 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影响 4
2.2.2 家族信任与心理资本 5
2.2.3 心理资本对族外高管绩效的影响 5
2.2.4 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6
3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对象 6
3.2 研究工具 8
3.2.1 家族信任量表的使用 8
3.2.2 心理资本量表的使用 8
3.2.3 族外高管绩效量表的使用 8
3.2.4 其他控制变量 8
4 数据分析和结果 10
4.1 同源方差分析 10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10
4.3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关系 10
4.4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1
5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12
5.1 研究结论 12
5.2 实践启示 13
5.3 研究展望及不足 13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附录一 17
1 引言
当今世界,可以说无论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哪一个国家 ,家族企业都占据着企业市场的大片江山。家族企业的发展从出现开始就呈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因为家族中的成员具有一致的目标而且更容易产生信任和团结的思想,所以能够促使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出现,因此家族企业引进了族外高管进行管理。从而出现了亲缘关系或者说家族信任对于族外高管的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常常把家族信任划分到心理资本的类别下,所以,将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绩效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三者分开研究并得出的结论较少。基于此情况,本文将在结合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及丰富,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稍全面的分析。
长期以来,国外在心理学方面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虽然最为深入,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经济学领域首次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哥德史密斯(Goldsmith)等认为心理资本是指影响个人绩效的并能直接反映个人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个人动机和工作态度的特征,并且他们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他们的薪酬水平,而薪酬水平也就是绩效的某种反映。2006年,美国一个知名大学的盖洛普领导研究所通过研究指出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企业想要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对员工进行心理资本方面的培训[1]。
我国在心理学研究的方面相比国外来说开始的比较晚,目前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也不如国外详尽。其中较有成果的是丁成莉,她在2009年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作为一个中介作用,对工作卷入在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的产生着一定的影响[2]。组织信任能够有效提高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之中,此时,大力关注并对心理资本等因素进行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够帮助我国各个发展企业取得先机和优势,同时也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国式家族企业入手,立足于族外高管的角度,分析研究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绩效以及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分析研究后提出相关建议,完善有关理论。为了更简洁方便地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所以下面列出此项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本文理论框架
家族信任
心理资本
族外高管的绩效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本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围绕家族信任、心理资本和族外高管的绩效这三项分别进行两两之间对的关系研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此三者做出有关模拟假设和验证,具体概念和理论研究相关模板可见下表2:
表2 概念和理论研究模板
2.1 研究理论综述
2.1.1 家族信任
自古以来,对于信任的重要性,国内外的思想家们都很是关注,并且致力于不断研究从而得到新突破。信任日渐成为很多学科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和研究对象或内容之一,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左右,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所获得的研究成就最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研究的先河,此研究被认为是研究人际信任的经典之一,西美尔开启了当时社会信任研究的先河,并且他在1900年的《货币哲学》一书中写到:“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强调了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力量[2]。但是因为对信任的理解有许许多多的分歧,所以至今为止学术界都没有能够清晰地给信任做出准确定义,而只是将它按照大家公认的标准划分为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
家族信任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家族企业,所以,想要定义家族信任,必须先了解家族企业的定义,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家族企业的定义为:指资本或者股份主要被一个家族所控制,家族中的成员出任重要管理和领导职务的企业。美国的学者克林盖克尔西将判断某一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的标准定义为家庭是否拥有所有权,主要强调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归属[3]。另外一位学者孙治本则将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学者一般将家族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纯粹的家族式企业,即从老板到管理者再到员工,从上而下都是一家人,此种家族企业由于规模一般较小,平时也称之为作坊;二是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此种企业关键重要的岗位都是由家族成员出任的;三是现代的家族企业,很多大型的国家级的家族企业现在都是这种形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家族持有所有权,但将经营权下放给有能力的家族成员或者族外人员[4]。
目 录
1 引言 1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2
2.1 研究理论综述 2
2.1.1 家族信任 2
2.1.2 心理资本 3
2.1.3 族外高管绩效 4
2.2 研究假设 4
2.2.1 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影响 4
2.2.2 家族信任与心理资本 5
2.2.3 心理资本对族外高管绩效的影响 5
2.2.4 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绩效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6
3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对象 6
3.2 研究工具 8
3.2.1 家族信任量表的使用 8
3.2.2 心理资本量表的使用 8
3.2.3 族外高管绩效量表的使用 8
3.2.4 其他控制变量 8
4 数据分析和结果 10
4.1 同源方差分析 10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10
4.3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关系 10
4.4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1
5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12
5.1 研究结论 12
5.2 实践启示 13
5.3 研究展望及不足 13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附录一 17
1 引言
当今世界,可以说无论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哪一个国家 ,家族企业都占据着企业市场的大片江山。家族企业的发展从出现开始就呈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因为家族中的成员具有一致的目标而且更容易产生信任和团结的思想,所以能够促使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出现,因此家族企业引进了族外高管进行管理。从而出现了亲缘关系或者说家族信任对于族外高管的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常常把家族信任划分到心理资本的类别下,所以,将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绩效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三者分开研究并得出的结论较少。基于此情况,本文将在结合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及丰富,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稍全面的分析。
长期以来,国外在心理学方面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虽然最为深入,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经济学领域首次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哥德史密斯(Goldsmith)等认为心理资本是指影响个人绩效的并能直接反映个人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个人动机和工作态度的特征,并且他们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他们的薪酬水平,而薪酬水平也就是绩效的某种反映。2006年,美国一个知名大学的盖洛普领导研究所通过研究指出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企业想要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对员工进行心理资本方面的培训[1]。
我国在心理学研究的方面相比国外来说开始的比较晚,目前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也不如国外详尽。其中较有成果的是丁成莉,她在2009年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作为一个中介作用,对工作卷入在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的产生着一定的影响[2]。组织信任能够有效提高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之中,此时,大力关注并对心理资本等因素进行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够帮助我国各个发展企业取得先机和优势,同时也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国式家族企业入手,立足于族外高管的角度,分析研究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绩效以及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分析研究后提出相关建议,完善有关理论。为了更简洁方便地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所以下面列出此项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本文理论框架
家族信任
心理资本
族外高管的绩效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本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围绕家族信任、心理资本和族外高管的绩效这三项分别进行两两之间对的关系研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此三者做出有关模拟假设和验证,具体概念和理论研究相关模板可见下表2:
表2 概念和理论研究模板
2.1 研究理论综述
2.1.1 家族信任
自古以来,对于信任的重要性,国内外的思想家们都很是关注,并且致力于不断研究从而得到新突破。信任日渐成为很多学科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和研究对象或内容之一,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左右,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所获得的研究成就最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研究的先河,此研究被认为是研究人际信任的经典之一,西美尔开启了当时社会信任研究的先河,并且他在1900年的《货币哲学》一书中写到:“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强调了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力量[2]。但是因为对信任的理解有许许多多的分歧,所以至今为止学术界都没有能够清晰地给信任做出准确定义,而只是将它按照大家公认的标准划分为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
家族信任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家族企业,所以,想要定义家族信任,必须先了解家族企业的定义,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家族企业的定义为:指资本或者股份主要被一个家族所控制,家族中的成员出任重要管理和领导职务的企业。美国的学者克林盖克尔西将判断某一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的标准定义为家庭是否拥有所有权,主要强调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归属[3]。另外一位学者孙治本则将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学者一般将家族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纯粹的家族式企业,即从老板到管理者再到员工,从上而下都是一家人,此种家族企业由于规模一般较小,平时也称之为作坊;二是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此种企业关键重要的岗位都是由家族成员出任的;三是现代的家族企业,很多大型的国家级的家族企业现在都是这种形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家族持有所有权,但将经营权下放给有能力的家族成员或者族外人员[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