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大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研究
从60年代学雷锋开始,我国志愿服务开始发展。2008年奥运年,也被称之为中国志愿服务元年,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此后志愿服务迅速发展并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股核心力量。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而参与动机的研究是分析解决志愿者队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特从利他主义视角出发,结合现实中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因素,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当前高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绪论 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
1.选题背景 2
2.选题意义 2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1.研究方法 2
2.创新之处 3
二、文献综述 3
(一)利他主义相关研究 3
1.利他主义的概念 3
2.利他主义的类型 3
3.利他主义行为的测量 4
(二)关于志愿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4
1. 志愿者定义 4
2.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综述 4
(三)基于利他主义的志愿者动机相关研究 5
1.志愿者动机的测量 5
2.基于利他主义的志愿者动机研究 5
三、大学志愿者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6
(一)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6
1.问卷设计思路 6
2.调查对象基本状况描述 6
四、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实证分析 9
(一)大学生志愿者动机分类 9
1.利己型动机 9
2.利他型动机 9
3.社会型动机 9
(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变量分析 9
1.参与动机的考察 10
2.不同群体参与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11
(一)结论 11
1.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个人是否参加志愿行动之间无显著性关系 11
2.大学生对志愿精神较为了解 11
3.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现实性和理想型错位 11
4.大学生志愿组织培训不到位 12
(二)管理对策建议 12
1.健全志愿者培训和信息机制 12
2.积极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 12
3.引导志愿者端正参与动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 调查问卷 15
附录二 访谈提纲 17
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研究
——以大学为例
引言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紧跟其后开始发展。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制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方案,此后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的新阶段。2006年11月,为规范志愿者工作、加强志愿者管理,共青团中央特制定并印发《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方法》;此后,志愿者管理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方法、规则。在2017年10月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规则意识。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包含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受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普遍重视。但相对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我国志愿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未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对志愿精神了解甚少、志愿者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难以全身心投入并体会志愿活动乐趣,也难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兴趣,导致目前志愿者流失率较高。根据“双因素”志愿动机研究,志愿者参与动机主要分为利他和利己两大因素。利他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学者们对其见解也各不相同。此外,在当今社会问题复杂又频发的状况下,积极寻求与我国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正确利他主义价值导向,从而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利他主义这一视角对大学生志愿者动机展开分析研究。
2.选题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在不断的迅速发展,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对志愿者队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队伍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在高校建设的各方面活动都不可或缺。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研究志愿者管理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便是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动机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在不同动机的引导下参与志愿服务。因此,解决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探索出志愿者的动机情况。探究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动机,从根本上解决志愿者心理动机,才能更好的解决志愿者管理的问题。
从国内外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多样,但以利他为主。因此,从利他主义视角下进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此外,志愿者发展过程一直存在问题,制约着其发展。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以更好研究分析现有问题,在广大高校中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即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住研究突破口,从而找到论文创新点,进而开始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绪论 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
1.选题背景 2
2.选题意义 2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1.研究方法 2
2.创新之处 3
二、文献综述 3
(一)利他主义相关研究 3
1.利他主义的概念 3
2.利他主义的类型 3
3.利他主义行为的测量 4
(二)关于志愿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4
1. 志愿者定义 4
2.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综述 4
(三)基于利他主义的志愿者动机相关研究 5
1.志愿者动机的测量 5
2.基于利他主义的志愿者动机研究 5
三、大学志愿者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6
(一)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6
1.问卷设计思路 6
2.调查对象基本状况描述 6
四、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实证分析 9
(一)大学生志愿者动机分类 9
1.利己型动机 9
2.利他型动机 9
3.社会型动机 9
(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变量分析 9
1.参与动机的考察 10
2.不同群体参与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11
(一)结论 11
1.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个人是否参加志愿行动之间无显著性关系 11
2.大学生对志愿精神较为了解 11
3.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现实性和理想型错位 11
4.大学生志愿组织培训不到位 12
(二)管理对策建议 12
1.健全志愿者培训和信息机制 12
2.积极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 12
3.引导志愿者端正参与动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 调查问卷 15
附录二 访谈提纲 17
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研究
——以大学为例
引言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紧跟其后开始发展。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制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方案,此后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的新阶段。2006年11月,为规范志愿者工作、加强志愿者管理,共青团中央特制定并印发《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方法》;此后,志愿者管理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方法、规则。在2017年10月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规则意识。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包含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受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普遍重视。但相对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我国志愿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未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对志愿精神了解甚少、志愿者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难以全身心投入并体会志愿活动乐趣,也难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兴趣,导致目前志愿者流失率较高。根据“双因素”志愿动机研究,志愿者参与动机主要分为利他和利己两大因素。利他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学者们对其见解也各不相同。此外,在当今社会问题复杂又频发的状况下,积极寻求与我国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正确利他主义价值导向,从而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利他主义这一视角对大学生志愿者动机展开分析研究。
2.选题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在不断的迅速发展,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对志愿者队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队伍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在高校建设的各方面活动都不可或缺。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研究志愿者管理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便是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动机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在不同动机的引导下参与志愿服务。因此,解决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探索出志愿者的动机情况。探究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动机,从根本上解决志愿者心理动机,才能更好的解决志愿者管理的问题。
从国内外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多样,但以利他为主。因此,从利他主义视角下进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此外,志愿者发展过程一直存在问题,制约着其发展。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以更好研究分析现有问题,在广大高校中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即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住研究突破口,从而找到论文创新点,进而开始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