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问题调查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综述 2
2.1 女性特质研究 2
2.2 公务员相关研究 2
2.3 工作倦怠相关研究 4
3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的研究 8
3.1 案例背景 8
3.2 研究对象 8
3.3 研究方法 9
3.4 研究设计 9
4 调查分析 10
4.1 被调查者数据分析 10
4.2 工作倦怠量表整体描述分析-根据Maslach提出的三个维度方法分析 11
4.3 各变量反映倦怠程度的调查数据分析 13
5 实证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15
5.1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情况结论 15
5.2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 16
5.3解决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问题的对策 20
6 讨论 22
6.1 存在的不足 22
6.2 未来的展望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7
表 1 测量量表总结 7
表 2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调查对象基础资料表 11
表 3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三维度平均分值表 13
表 4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在情绪衰竭各项中的平均分值 13
表 5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在去人性化各项中的平均分值 14
表 6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在成就感低落各项中的平均分值 14
表 7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不同年龄工作倦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状况表 15
表 8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倦怠状况表 16
表 9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不同职务工作倦怠状况表 16
表 10 淮安市女性公务员不同工作年限工作倦怠状况表 17
表 11 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18
表 12 组织自身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19
表 13 个人内部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21
图 1 情绪衰竭维度的比率 13
图 2 去人性化维度的比率 14
图 3 成就感低落维度的比率 1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全国妇联国际部部长牟红表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女公务员数量达168万人,约占公务员总数的24.1%,全国30个省级政府班子配备了女干部,配备率达到了86.8%
许多知识女性取得的成就在被看到的同时,女性公务员在政界才能的发挥并不顺利的情况也应该被看到。女性不仅必须做到和男性一样的程度对资源再生产以创造价值还必须承担起人类繁殖的责任,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母亲生儿育女,孝敬父母,这些隐形价值常常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量化出来的,还总是遭遇人们的忽视。同时,许多女性公务员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脂肪肝、亚健康和三高等发生在她们身上。面对着公务员队伍渐渐激烈的竞争压力,参与高层决策少、晋升路径受限等问题牵制着女性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职场中社会性别歧视依旧、“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使绝大多数的女性公务员长期处在基层,单调重复的工作,条件艰苦、沉闷的工作环境,积极性日趋受到严重的打击。并且女性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相对较弱,当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多重压力时,她们极易表现出工作倦怠的现象。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即使近些年国内学者对公务员工作倦怠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针对女性公务员的工作倦怠研究很少。本文以淮安市女性公务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展现女性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特殊性,为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这一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1.2.2 现实意义
对淮安市女性公务员进行实证研究,反映当地女性公务员的工作倦怠,分析影响其工作倦怠的问题和原因,为有关部门了解女性公务员的工作压力、生活质量,关爱和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政策支持。具体说来,对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研究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1)从女性公务员角度来说,能够提高其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帮助女性公务员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对工作上的困境有所认识,缓解角色冲突,平衡工作、生活,以达到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及职业的发展。
(2)从组织角度来说,能够完善与女性公务员相关的制度,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表示,政府存在一些不利于女性公务员的政策,比如招考、选拔、薪酬机制等。优化这些政策后,为女性公务员的工作建立更好的政策性保障。
2 文献综述
2.1 女性特质研究
要想研究女性公务员工作倦怠情况,首先是需要准确地分析、认清女性特征。女性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她们不仅有女性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还有组织环境特殊性需要克服的困境,以及相对男性公务员的特殊性。
2.1.1 生理特殊性
邓亚丽等(2007)在《女性生理保健》公共选修课中介绍,在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女性公务员的身材发展没有男性强壮,以至于女性公务员的负载、承重能力较弱。每个月的生理周期会让女性公务员烦躁不安、紧张易怒,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利、消极影响。霍团英(2013)对H市市直机关74个部门中1231名女性公务员的心理状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公务员必须面对的阶段:孕期、分娩、哺乳期、更年期,不同时期生理的变化会给工作、生活带来负担,影响心理健康。女性的这些特殊性导致她们在一些特殊岗位无法如男性公务员一样出体力工作,还有一些要经常出去调研的岗位对于女性公务员的确存在难度。如果存在这样人岗不匹配的现象,将给女性公务员身心造成伤害,容易引起工作倦怠。
2.1.2 心理特殊性
叶文振(2010)描述了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的现状,认为,女性公务员在个性心理方面多数是:内向、含蓄、温和等;情感方面细腻、敏感,很容易受人、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属于感性较强、理性不足,意志较弱的类型;情绪稳定角度来看,女性公务员比男性更易烦恼、困惑、紧张,心灵脆弱;姜雪(2013)在讨论社会支持视角下女性心理健康因素分析时提出,女性当面临家庭、工作双重压力的时候,毋庸置疑会产生焦虑、烦躁感。严文华(2001)在探讨性别对组织沟通影响中认为女性在沟通方面比较擅长,她们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想要获得人们的支持与好感;刘静(2009)研究性别角色和领导风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女性更公务员相对于男性更喜欢民主型、参与型领导风格;女性公务员不太看重报酬、名利等物质诱惑,因此外在诱因对女性公务员不存在明显的压力。
2.2 公务员相关研究
2.2.1 公务员内涵的界定
国家公务员指的是代表国家运用国家行政权力,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管理,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每个国家对于公务员的称呼不是相同的,英国称为“文职人员”,法国是“职员”或“官员”,美国则叫作“政府雇员”[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可知,从范围的角度来看,国家公务员指的是除掉工勤人员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根据国内机构编制的真实状况,对运用国家行政权力、投身行政管理活动,除掉工勤人员的属于事业编制的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也属于国家公务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9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