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届生的调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
二、文献综述2
(一)定义和概念2
1. 校园招聘 2
2.招聘有效性2
3.校园招聘有效性2
(二)招聘有效性评价的研究3
(三)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3
三、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4
(一)问卷的设计4
1.问卷1(企业版)的主体题目设置 4
2.问卷2(应届生版)的主体题目设置 4
(二)问卷的发放4
(三)问卷的收集4
(四)数据分析5
1.问卷1(企业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5
2.问卷1(企业版)的因子分析6
3.问卷1(企业版)的信度检验6
4.问卷1(企业版)的相关分析6
5.问卷1(企业版)的回归分析6
6.问卷2(应届生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7
7.问卷2(应届生版)的因子分析7
8.问卷2(应届生版)的信度检验8
9.问卷2(应届生版)的相关分析8
10.问卷2(应届生版)的回归分析 8
(五)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9
四、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9
(一)影响校园招聘有效性的企业(雇主)因素分析9
1.企业招聘时间与高校毕业生不匹配10
(二)影响校园招聘有效性的组织形式因素分析10
(三)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10
五、提高校园招聘有效性的策略10
(一)用人单位方面10
1.制定完善的招聘计划10
2.制定完善的招聘计划10
3.面试后的信息反馈10
4.及时签订就业协议10
5.做好校园招聘的评估工作10
(二)高校方面10
1.建立清晰准确的定位意识10
2.建立规范有序的招聘机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3.建立切实可行的招聘会评价机制10
4.挖掘校园招聘替代模式的功能10
(三)大学生方面10
2.明确求职目标,人职匹配提高应聘率10
3.做好实地考察,提高应聘的成功率11
4.促进多元化充分就业12
六、结论与展望12
(一)结论12
(二)不足与展望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
引言
绪论
招聘是增加员工的主要渠道,如果企业不能在校园招聘合适的员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使招聘费用提高,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机会损失等问题。如今,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准备建立合理的招聘程序,并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同时,校园招聘已然是招聘中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性的高校招不仅能给企业带来人才,带来还会帮助应届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最终提高社会的就业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活动并不奏效。有些公司虽然在这方面预算投入巨大,但没有招聘到优秀的应届生。即使有些企业招聘到和岗位对口的职员,这些人因为前期没有经过考察或者没有就业规划,跳槽现象显著。这些现象增加了校园招聘成本,不仅会破坏高校的声誉,使企业蒙受损失,还会提高社会的失业率。
笔者基于相关文献,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对大学校园招聘效果的影响,最后据此,提出主要影响因素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应届生和企业招聘的岗位更加匹配,体现了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定义和概念
1.校园招聘
2.招聘有效性
招聘成效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它在国外很早已得到研究,但我国20世纪末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才开始对其研究,随着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得日益重要,招聘为人力资源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和学者的关注。在国内外关于招聘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招聘效果因素,评估招聘效果和对策,提高招聘成效三个方面。学者GeorgeT.Milkwich(1994)认为它是运用组织管理、决策管理、协调管理等管理职能来优化企业招聘管理实践的过程[]。万华,桂亭(2011)认为,在招聘的过程中,求职者和企业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企业的目的是招聘合适的人才,求职者目的是找到理想的工作选择[]。学者杨倩,金玲(2006)认为,要做到有效招聘就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招聘,实现招聘最大化[]。
校园招聘有效性
本文所说的校园招聘有效性,即校园招聘的有效性,部分学者对此是如下认为的。
杨刚(2009)认为校园招聘工作是否有效,从短期来看,企业是否招到所需要的人,人
员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层次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招聘的成本效率如何;从长期来看,
人员是否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员长期的成长性、融合度和忠诚度如何[]。朱良
华(2005)认为招聘有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方面是考虑成功引进新员工的数
量,招聘的结果要满足公司数量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招聘的质量,新员工素质要达到
公司的用人标准。而校园招聘有效性的衡量不仅追求数量目标,更应该关注质量水平[]。
聂婷(2006)在研究完校园招聘会的基础上,她认为校园招聘的公正和客观对于双方更加重要[]。荆德刚(2009)在调查欧美等西方世界的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基础上,认为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流行的职业服务指导,就业政策和政府调控的综合规制,早在西方非常普遍[]。
(二)招聘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