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员工心理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民营企业对心理激励都不太重视,更没有具体制度化地实施。本次研究意图通过对常州市某中型民营企业员工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现阶段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中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发现,被调查企业70%以上的员工认为采取积极的心理激励手段会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显示出了心理激励的的重要性。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至少三分之二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参与激励、组织文化激励、员工关怀激励的实施情况评价较低。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1.研究目标 2
2.研究内容 2
(四)研究方法 2
二、激励理论及研究进展 3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
(二)心理激励的概念、特征和方式 3
1.心理激励的概念及特点 3
2.心理激励的方式 3
(三)心理激励的研究进展 4
三、研究设计与调查情况 5
(一)调查工具与调查方法 5
1调查工具 5
2.调查方法 5
(二)问卷设计 5
(三)调查过程 6
1.预调查 6
2.正式调查 6
(四)数据样本描述 6
四、数据统计及分析 7
(一)员工心理激励数据分析 7
(二)员工心理激励差异分析 8
五、结论与建议 10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附:民营企业心理激励现状调查表 13
民营企业员工心理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度加深,中央现有政策也倾向于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是否能健康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和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等重大问题。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效率是盈利的根本,而提高和保证效率,则主要依靠激励手段,而激励手段被分为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两个方面。在我国,企业管理者对于激励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激励层面上。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解释,当企业员工的较低层次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后,会自动地开始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在此时向他们继续提供更多的低层次需求物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效果微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作用得到各国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发展出了很多关于心理激励方面的理论。国内由于引入市场经济较晚,对于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还不成熟,在研究激励机制时,一般将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放在一起讨论。本次研究将心理激励独立出来单独研究,旨在强调心理激励的重要性和优点。
2.现实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高层管理者学历知识水平较低过于依赖经验,对于激励机制的认识大多只在物质激励方面激励方式以奖金和绩效工资为主。而过多的货币化激励不仅效果会减弱,还容易使员工滋生拜金主义,单纯的物质激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使员工对物质的欲望加深,产生道德问题。单一地将激励与业绩挂钩,还会导致员工间恶性竞争、推诿责任、缺乏合作的问题,产生一些道德问题。通过形成完善的心理机制,民营企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还能提高凝聚力,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本此研究通过调查找出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现状及重要性,结合现有激励尤其是心理激励理论,分析得出如何完善心理激励机制的解决方案。希望达成以下目标:
①对民营企业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日常管理中心理激励的实施情况与作用以及员工对心理激励的看法。
②分析调查所得数据,结合现有心理激励及相关理论,主要从参与激励、组织文化激励、员工关怀激励三个方面形成较完善的心理激励机制。
2.研究内容
本此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心理激励机制现状,通过调查员工对公司现有心理激励机制的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到员工最关注的心理激励方面。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分析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现有问题。
②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③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分析总结。
④通过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为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四)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法。第一步对基本的激励理论和以往心理激励研究中的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找出以往理论研究的内在联系和特点。然后把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问题放在市场经济不断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激励理论的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为研究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根据和参考。
②文献法研究法。搜集和分析有关民营企业心理激励的文献,以此获得所需资料的方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民营企业激励尤其是心理激励机制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国内外研究概况与以往研究的视角与侧重点,从而为此次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③调查问卷法。通过在常州市某民营企业对其部分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企业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心理激励现状和员工自身角度对心理激励的看法。问卷法调查多获得的结论更能代表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客观地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查对象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节省大量的人力、物理、时间和经费,更直观地的体现出问题,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际信息支持。
二、激励理论及研究进展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最终达到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理论中指出,人类的各种需求从低到高分为多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同时还指出在同一时间段,人可能会有多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只会有一种需求作为主要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试图最大程度地调动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满足这一占据主导地位的需求。随着民营企业工资普遍上涨,福利增加,员工的大部分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更多的物质奖励只会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失去激励效果,于是员工的迫切需求就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依靠同事之间的互助友谊和企业对员工的精神关怀,这些无疑只有心理激励才能提供。
在双因素理论中,赫兹伯格将会影响到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了两部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能够减少人的不满,激励因素使人感到满意。保健因素适可而止,激励因素则多多益善。他的理论中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和赞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在心理层次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1.研究目标 2
2.研究内容 2
(四)研究方法 2
二、激励理论及研究进展 3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
(二)心理激励的概念、特征和方式 3
1.心理激励的概念及特点 3
2.心理激励的方式 3
(三)心理激励的研究进展 4
三、研究设计与调查情况 5
(一)调查工具与调查方法 5
1调查工具 5
2.调查方法 5
(二)问卷设计 5
(三)调查过程 6
1.预调查 6
2.正式调查 6
(四)数据样本描述 6
四、数据统计及分析 7
(一)员工心理激励数据分析 7
(二)员工心理激励差异分析 8
五、结论与建议 10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附:民营企业心理激励现状调查表 13
民营企业员工心理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度加深,中央现有政策也倾向于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是否能健康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和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等重大问题。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效率是盈利的根本,而提高和保证效率,则主要依靠激励手段,而激励手段被分为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两个方面。在我国,企业管理者对于激励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激励层面上。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解释,当企业员工的较低层次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后,会自动地开始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在此时向他们继续提供更多的低层次需求物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效果微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作用得到各国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发展出了很多关于心理激励方面的理论。国内由于引入市场经济较晚,对于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还不成熟,在研究激励机制时,一般将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放在一起讨论。本次研究将心理激励独立出来单独研究,旨在强调心理激励的重要性和优点。
2.现实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高层管理者学历知识水平较低过于依赖经验,对于激励机制的认识大多只在物质激励方面激励方式以奖金和绩效工资为主。而过多的货币化激励不仅效果会减弱,还容易使员工滋生拜金主义,单纯的物质激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使员工对物质的欲望加深,产生道德问题。单一地将激励与业绩挂钩,还会导致员工间恶性竞争、推诿责任、缺乏合作的问题,产生一些道德问题。通过形成完善的心理机制,民营企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还能提高凝聚力,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本此研究通过调查找出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现状及重要性,结合现有激励尤其是心理激励理论,分析得出如何完善心理激励机制的解决方案。希望达成以下目标:
①对民营企业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日常管理中心理激励的实施情况与作用以及员工对心理激励的看法。
②分析调查所得数据,结合现有心理激励及相关理论,主要从参与激励、组织文化激励、员工关怀激励三个方面形成较完善的心理激励机制。
2.研究内容
本此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心理激励机制现状,通过调查员工对公司现有心理激励机制的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到员工最关注的心理激励方面。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分析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现有问题。
②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③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分析总结。
④通过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为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四)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法。第一步对基本的激励理论和以往心理激励研究中的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找出以往理论研究的内在联系和特点。然后把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问题放在市场经济不断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激励理论的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为研究民营企业心理激励机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根据和参考。
②文献法研究法。搜集和分析有关民营企业心理激励的文献,以此获得所需资料的方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民营企业激励尤其是心理激励机制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国内外研究概况与以往研究的视角与侧重点,从而为此次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③调查问卷法。通过在常州市某民营企业对其部分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企业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心理激励现状和员工自身角度对心理激励的看法。问卷法调查多获得的结论更能代表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客观地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查对象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节省大量的人力、物理、时间和经费,更直观地的体现出问题,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际信息支持。
二、激励理论及研究进展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最终达到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理论中指出,人类的各种需求从低到高分为多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同时还指出在同一时间段,人可能会有多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只会有一种需求作为主要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试图最大程度地调动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满足这一占据主导地位的需求。随着民营企业工资普遍上涨,福利增加,员工的大部分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更多的物质奖励只会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失去激励效果,于是员工的迫切需求就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依靠同事之间的互助友谊和企业对员工的精神关怀,这些无疑只有心理激励才能提供。
在双因素理论中,赫兹伯格将会影响到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了两部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能够减少人的不满,激励因素使人感到满意。保健因素适可而止,激励因素则多多益善。他的理论中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和赞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在心理层次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