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代工企业总体状况分析1
3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2
4 孟河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卷调查2
4.1 人力资源机构设置情况3
4.2 招聘与录用情况3
4.3 培训情况3
4.4 绩效管理的情况3
4.5 薪酬管理的情况4
4.6 激励效果的情况4
5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4
5.1 人力资管理理念陈旧4
5.2 未能建立现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5
5.3 部门地位低,管理技术水平低7
6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7
6.1 宏观环境因素7
6.2 微观环境因素9
7 优化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10
7.1 企业领导应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足够的重视10
7.2 做好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10
7.3 招聘制度的完善11
7.4 做好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11
7.5 改进激励方式12
7.6 优化绩效管理14
结论 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附录18
1 引言
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常州市孟河镇的众多代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今,经过艰苦经营和改革创新后的企业,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会要如何抓住机遇突出重围,是每个代工企业主应当审时度势认真考虑的课题。在这些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中,如何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本和人力成本之间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矛盾,如何有效地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源等问题将成为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2 我国代工企业总体状况分析
我国代工企业的发展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将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向国外转移,而我国的代工企业凭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优势,承接来自各地的代加工贸易,从而不断兴起壮大。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首先向我国开始转移,这类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借助本国劳动力丰富且低廉的优势,加快轻工、纺织产业升级换代步伐,迅速形成众多像山东即墨的针织服装;江苏常熟的羽绒服这样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产业聚集区。以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产品迅猛发展,当时一直就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并已经成为我国优势产业。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我国代工企业的优势产业开始发展成为以家电、汽车、通讯等产业为代表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承接相关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得以“三来一补”为主要贸易形式的机电产业发展迅速,机电产业替代纺织业,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
第三阶段,新千年以来,我国代工企业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业务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但与之前的发展不同的是:一方面,国内代工企业不甘心只是从事来图加工、来料加工的模式,开始不断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另一方面,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服务业以及一般服务业开始加速向中国转移,承接服务业外包的国内代工企业逐渐增加。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査报告》显示我国代工企业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代工企业以效率至上,泯灭人性、以经济利益为诱导,将员工看成是企业生产的一部分,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第二,企业以雇佣廉价劳动力为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而且以短期劳动力为主,且不按照《劳动法》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企业往往忽视员工的精祌需求,在激励中,企业往往以物质激励为主,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尊重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则不为企业重视,员工在企业中不仅没有归属感而且无法感受到安全感,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第四,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为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受到了“特权”的挑战,同时在员工录用、培训、考核、晋升、辞退等程序上缺乏制度性,人力资源管理很混乱。
3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孟河镇素有“汽摩配之乡”的称号,汽摩配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其中车灯以及汽摩塑料配件是该产业的主要生产产品。截至2012年,经过20多年发展的孟河汽摩配件产业共有法人企业856家,汽摩配企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但是,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以装配为主,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定价话语权在别人手里”,而这些正是代工企业的典型特征。孟河镇代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开始接受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理论,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只是浮于表面,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事的是行政工作;由于招聘的程序不规范,导致人员的招聘与录用的成本比较高;对于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相对于国外企业培训与开发的支出占企业利润的7%,孟河镇的代工的该项支出却不足1%,且企业的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较小;没有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归属感较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制约着孟河镇支柱产业汽摩配业的成本控制,也限制了其在当前产业转型过程中优势的形成。孟河镇许多代工企业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也开始寻求更好的管理模式,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4 孟河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由于调查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本人于2014年3月份在孟河镇工业园区以随机的方式向代工企业从业者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 份,回收75份,剔除少量缺题太多和明显回答偏差的问卷3份,最终有效问卷为72 份,有效回收率为90%。本次调查主体的都是来自孟河镇的支柱产业汽摩配产业,通过问卷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些代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且共通性很强。
4.1 人力资源机构设置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开始被孟河镇代工企业所接受,并且能够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步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在此次的调查中,有39家企业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占54.2%;20家企业设立人事部从事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占27.8%;8家企业以行政部代行人力资源部职能,占11.1%;而另有5家企业以其他部门来代行人力资源相关职能。
4.2 招聘与录用情况
5.2.2 人岗不匹配
孟河镇代工企业的管理者在选任自己的员工时,主要凭借个人的感性认识,加之用工荒,导致企业对人员的素质问题考虑的很少,只要能踏踏实实工作就行。在岗位人员配置上,管理者也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任人唯亲等不公平现象在一个家族企业中是屡见不鲜,而这种管理行为使得企业中存在小团体等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影响着组织员工的工作态度。而这些都不利于孟河镇代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其为员工提供公平与公正的发展机会。此外,孟河镇的一些代工企业不切实际地引进大学生,而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面子,但管理者没想到这样做既会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又会伤害学历欠缺但能力强的员工。
1 引言1
2 我国代工企业总体状况分析1
3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2
4 孟河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卷调查2
4.1 人力资源机构设置情况3
4.2 招聘与录用情况3
4.3 培训情况3
4.4 绩效管理的情况3
4.5 薪酬管理的情况4
4.6 激励效果的情况4
5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4
5.1 人力资管理理念陈旧4
5.2 未能建立现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5
5.3 部门地位低,管理技术水平低7
6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7
6.1 宏观环境因素7
6.2 微观环境因素9
7 优化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10
7.1 企业领导应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足够的重视10
7.2 做好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10
7.3 招聘制度的完善11
7.4 做好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11
7.5 改进激励方式12
7.6 优化绩效管理14
结论 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附录18
1 引言
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常州市孟河镇的众多代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今,经过艰苦经营和改革创新后的企业,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会要如何抓住机遇突出重围,是每个代工企业主应当审时度势认真考虑的课题。在这些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中,如何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本和人力成本之间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矛盾,如何有效地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源等问题将成为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2 我国代工企业总体状况分析
我国代工企业的发展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将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向国外转移,而我国的代工企业凭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优势,承接来自各地的代加工贸易,从而不断兴起壮大。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首先向我国开始转移,这类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借助本国劳动力丰富且低廉的优势,加快轻工、纺织产业升级换代步伐,迅速形成众多像山东即墨的针织服装;江苏常熟的羽绒服这样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产业聚集区。以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产品迅猛发展,当时一直就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并已经成为我国优势产业。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我国代工企业的优势产业开始发展成为以家电、汽车、通讯等产业为代表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承接相关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得以“三来一补”为主要贸易形式的机电产业发展迅速,机电产业替代纺织业,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
第三阶段,新千年以来,我国代工企业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业务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但与之前的发展不同的是:一方面,国内代工企业不甘心只是从事来图加工、来料加工的模式,开始不断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另一方面,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服务业以及一般服务业开始加速向中国转移,承接服务业外包的国内代工企业逐渐增加。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査报告》显示我国代工企业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代工企业以效率至上,泯灭人性、以经济利益为诱导,将员工看成是企业生产的一部分,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第二,企业以雇佣廉价劳动力为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而且以短期劳动力为主,且不按照《劳动法》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企业往往忽视员工的精祌需求,在激励中,企业往往以物质激励为主,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尊重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则不为企业重视,员工在企业中不仅没有归属感而且无法感受到安全感,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第四,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为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受到了“特权”的挑战,同时在员工录用、培训、考核、晋升、辞退等程序上缺乏制度性,人力资源管理很混乱。
3 孟河镇代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孟河镇素有“汽摩配之乡”的称号,汽摩配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其中车灯以及汽摩塑料配件是该产业的主要生产产品。截至2012年,经过20多年发展的孟河汽摩配件产业共有法人企业856家,汽摩配企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但是,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以装配为主,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定价话语权在别人手里”,而这些正是代工企业的典型特征。孟河镇代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开始接受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理论,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只是浮于表面,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事的是行政工作;由于招聘的程序不规范,导致人员的招聘与录用的成本比较高;对于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相对于国外企业培训与开发的支出占企业利润的7%,孟河镇的代工的该项支出却不足1%,且企业的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较小;没有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归属感较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制约着孟河镇支柱产业汽摩配业的成本控制,也限制了其在当前产业转型过程中优势的形成。孟河镇许多代工企业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也开始寻求更好的管理模式,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4 孟河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由于调查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本人于2014年3月份在孟河镇工业园区以随机的方式向代工企业从业者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 份,回收75份,剔除少量缺题太多和明显回答偏差的问卷3份,最终有效问卷为72 份,有效回收率为90%。本次调查主体的都是来自孟河镇的支柱产业汽摩配产业,通过问卷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些代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且共通性很强。
4.1 人力资源机构设置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开始被孟河镇代工企业所接受,并且能够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步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在此次的调查中,有39家企业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占54.2%;20家企业设立人事部从事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占27.8%;8家企业以行政部代行人力资源部职能,占11.1%;而另有5家企业以其他部门来代行人力资源相关职能。
4.2 招聘与录用情况
5.2.2 人岗不匹配
孟河镇代工企业的管理者在选任自己的员工时,主要凭借个人的感性认识,加之用工荒,导致企业对人员的素质问题考虑的很少,只要能踏踏实实工作就行。在岗位人员配置上,管理者也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任人唯亲等不公平现象在一个家族企业中是屡见不鲜,而这种管理行为使得企业中存在小团体等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影响着组织员工的工作态度。而这些都不利于孟河镇代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其为员工提供公平与公正的发展机会。此外,孟河镇的一些代工企业不切实际地引进大学生,而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面子,但管理者没想到这样做既会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又会伤害学历欠缺但能力强的员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