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的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摘 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各行各业为此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与此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影响者,其自身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此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是当前解决教师培训的重要问题。借助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为研究方向。明晰胜任力及教师培训的相关概念,通过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全面探析当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及现有培训体系及培训制度中有待改进及提升的问题,汇总整理得出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制度建设。培训细则的制度化和培训方案的优化及落实是解决培训体系不完善的基本对策,强化培训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对现有培训机制的创新和升华。结合实际的理论分析,就当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培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技能、优化师资培训队伍配置、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教师培训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及职能部门职责的强化,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关 键 词胜任力模型;教师培训;对策建议AbstractIn the presen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teady into, all walks of life to raised a hot wave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peoples innovation".At the same time, demand for talents is growing.Teacher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directly affect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completion of tasks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ow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optimize th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f teacher training is the current solv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eacher training.By means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building, teacher training in shaanxi 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e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Clear competency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eacher training, through th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hanxi international trade college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training system, the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problem of ascension summary from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targete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ystem construction.Training condition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raining scheme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 is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imperfect train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of the training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novation of existing training mechanism and subli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urrent shaanxi international trade college teacher training has much room to improve.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skills, optimize alloc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team, cultivating cre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s teacher train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ventually.Suggestions on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responsibility, help to enhance the teachers work enthusiasm and stimulate th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innovate.Key word: Competency model ;Teacher training;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1 绪论 1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1研究的目的 11.1.2研究的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内研究现状 21.2.2国外研究现状 2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1.4 主要研究方法 32胜任力和培训的理论概述 42.1胜任力概述 42.1.1胜任力的概念 42.1.2胜任力模型 42.1.3教师胜任力 52.2教师培训的研究概述 52.2.1 教师培训的概述 52.2.2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62.2.3教师培训的实施流程 6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73.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 73.1.1学院概述 73.1.2学院教师培训现状 73.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胜任力模型分析 83.2.1培训需求分析的制定及培训对象的选取 83.2.2培训方案制定与实施 8 3.2.3培训评估的原则 103.2.4教师培训之冰山模型的剖析 10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4.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14.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124.2.1社会资源配置在校际间的不平等划分 124.2.2学院培训体系仍需完善 124.2.3教师个体职业素质差异 135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问题的完善对策 145.1 培训问题的完善对策 145.1.1培训制度应细化、具体 145.1.2 合理调整培训师资队伍结构 145.1.3优化教育资源提升科研能力 145.1.4丰富培训手段及内容 155.2 培训制度完善 155.2.1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供培训保障 155.2.2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职责,优化培训机制 15结 论 16参考文献 17致 谢 191 绪论1.1研究目的与意义1.1.1研究的目的在尊师重教的今天,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使命。教师自身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培训无疑是其获得知识及技能见效最快的手段。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的高校教师培训,从根本上剖析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以及学院教师培训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社会资源在校际间的不合理划分、教师个体的职业素质差异、学院培训体系构建不全面等方面都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阻碍。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原有的培训制度进行改革和重组,从而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通过培训制度的完善和培训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解决当前学院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增强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认同感。1.1.2研究的意义本文全面探讨分析了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体系,通过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以及培训体系的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学院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提供蓝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连接知识和学生的桥梁。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习得社会所需的间接经验,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准确、客观,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由此可见,培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能清晰的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明析自己的不足。不断的行进“充电”及“再教育”,使自己具备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向着研究型和专家型方向发展。分析当前教师培训的体系及现状,制定合理的计划及方案,选取合适的培训方式,依据培训主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使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 “自我更新”,从而真正的体验职业带给自己的乐趣及尊严。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从理论层面确保了教师培训的有序开展。使教师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 “讲授者”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有思想、有能力、有素养的 “智者”形象。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时,结合我国当前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了相关了理论研究,研究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教师法对教师培训做了明确的制度保障,使教师培训上升到了制度的层面。加强教师培训不仅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借鉴国外研究学者的理论成果,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的姚蓉(2008)运用调查法和问卷法构建了高校教师胜任力七维度模型,其中包括个性特征、教学态度、发展特征、教学技能、专业技能、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祁艳朝、于飞等人(2013)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发放具体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得出了4个维度和24个指标体系。四个维度分别包含个人魅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人际沟通。严尧(2016)基于已有的理论成果,对现有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不断进行完善,提出了4个维度和19个指标,其中4大维度包含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动机,下设19个细化的二级指标。1.2.2国外研究现状胜任力的研究及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团队战略目标的有效保障,为此诸多学者对其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戴维·麦克利兰在帮助美国国务院选拔外交官时,发现个体的动机、特质、态度等方面比智力因素更为全面的测量和评价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戴维·麦克利兰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由此“胜任力”便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研究。我们熟悉的胜任力冰山模型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普遍认为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观察,而其他的像在冰面底下,不容易获取。Richard boyatzis归纳出了优秀管理者较为通用的胜任力模型,他明确指出了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秀成绩的潜在特点,凡是与该职位业绩相关的个人特点、素质以及技能都称为胜任力。而这些潜在特点是导致和影响个人在工作上表现出更好、更有效率的工作绩效和成果的基本关键特质。毕斯考夫和格罗伯勒在对高校教师胜任力进行分析之后,总结出了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和教育协作力。美国的丹妮尔斯在2000年提出了胜任力四维度,即计划与准备、教师环境监控、专业责任、教学。Kabilan(2004)总结指出了教师胜任力包含动机、知识技能思想、自我学习、交互能力、及计算机能力五大部分。1.3 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研究内容是学院教师培训现状分析与制度建设。第一部分通过借鉴国内外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全面阐述了胜任力和培训的研究概述。第三部分针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培训进行了现状及原因分析,剖析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全面构建学院教师培训的胜任力模型。第五部分对学院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剔除不合理的条款、设立独立培训部门等建议及制度建设研究。1.4 主要研究方法为了更切合实际的进行理论研究与实际分析,本论文采取了多种的研究方法,包括: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图书、期刊的查找翻阅,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汇编;针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的现状,联系培训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数据的调查分析,从而确保数据和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同时访谈部分教师进行实际培训情况的了解。以上众多的研究方法为构建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研究手段,为论文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依据。2胜任力和培训的理论概述2.1胜任力概述2.1.1胜任力的概念 现阶段麦克利兰和Richard boyatzis对胜任力的理解和运用最为准确。197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首次明确提出“胜任力”这一概念,它用来划分在某一工作当中表现优异者和普通者深层次特征。Richard boyatzis对胜任力的理解是个人所具备的某些潜在特质。而这些潜在特质是导致和影响个人在工作上表现出更好、更有效率的工作绩效和成果的基本关键特质。当前学术界虽然针对胜任力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总体概括来说胜任力所研究的是在特定工作环境和情景中,用来区分优异者和普通者的有效特征,这些特征包含了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要素。2.1.2胜任力模型 企业衡量员工是否符合职位要求的测评工具是什么?绩效考核是一方面,较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胜任力模型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胜任力模型为人才培养、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胜任力模型是指个体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所需具备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现阶段研究较为成熟的是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它能全面分析个体表象的及内隐的深层次特征。麦克利兰借助构建冰山模型,阐述了胜任力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剖析个体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在图2.1中用三角形示意冰山模型,粗线条示意水平面。图中的横线条把把胜任力划分为 “水面上”和 “水面下”两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和技能这两种表象、易观察的特征是在“水面上” ,自我概念、行为动机、特质则是内隐的,不容易观察和测量的。 图2.1冰山模型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构建,能为培训者制定合理的计划,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加准确和科学,有针对性的制定灵活、多样、新颖的培训方式,切合实际去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团队战略目标。2.1.3教师胜任力教师胜任力是戴维·麦克利兰胜任力的一个研究分支,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套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区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个人有效特征,这些特征包含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个性品质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作为“引领者”,是决定教育前进方向的重要因素。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丰富教师的专业积累,又可以为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和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理论指导。2.2教师培训的研究概述2.2.1 教师培训的概述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是对教师胜任力的形象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培训是教师短期内获得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教师的自身发展的职业的特点,得出了教师这一岗位应具备长期性、高效性、创新性的特性。人才塑造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教师培训也遵循这一特点。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更应该具备扑捉新知识的能力。要不断学习,避免与社会“脱节”,因此教师培训是长期的、不断地一个过程;培训不仅注重过程,更为看重的是效果。实现预定的培训效果是一个高效培训过程的体现。采取预定的培训手段使受训者在短期内查漏补缺,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在教学活动中更为直观的体现则是教师能娴熟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培训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制度都有待深层次的去挖掘。立足自身的发展,谋划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清晰的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 2.2.2教师培训的重要性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出教师在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时,自己首先得“不惑”。一开始的专业知识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后期的培训和再学习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代教育要立足长远发展、统筹规划,把培训摆在教师自身发展的头等位置。只有教育者自身完善,对学生的发展才会起到积极作用;学院要不断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师培训体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教师个人理应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具备职业所需素养,充分的认识自己的不足。 2.2.3教师培训的实施流程高效的培训必须有具体的实施流程进行指引。有序合理的培训流程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避免了在培训中的盲目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将培训中的每一流程进行详细的分解,确保培训步骤落实到实处。明确培训目的,制定培训需求分析,充分分析哪些人需要培训?培训什么内容?在选取培训对象之后就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根据学院教师发展现有培训现状,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确保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在考虑培训成本和效果的同时,全面创新培训方式和体制,充分激发教师在培训中的热情。培训效果的评估及反馈也是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根据培训效果对比预先制定的培训目标,全面剖析此次培训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分析3.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3.1.1学院概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位于“中国第一帝都”— 咸阳,是经过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普通民办高校。该学院是步长集团于1997年6月投资创建,2002年经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职院校,2007年6月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升格为本科高校。学院占地面积75.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07万平方米。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教室100余间;图书馆藏书105万册,各种期刊800余种,总宽带2100兆;现代化塑胶操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学院开设25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国际经济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珠宝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所开设的专业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工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学院目前形成了以本、专科教学为主,全日制教育,成人教学等多类型的教育格局。学院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院建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3.1.2学院教师培训现状学院注重教师的长远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正在努力把学校构建成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秀、国际化程度高的民办高等院。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工作的开展。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教师培养培训工程,不断完善和创新培养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校级领导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目前建立了教师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部分培训培养体系。自2012年至2015年以来,学院举办“步长大讲堂”、学术年会、青年教师学术沙龙117场;派出国内外访问学者32人;新教师岗前培训200人;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111人;在职学历提升41人;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在线培训659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86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54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450人次;职业资格培训29人;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3.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现状胜任力模型分析3.2.1培训需求分析的制定及培训对象的选取培训需求的制定和培训对象的选取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良好的培训需求分析能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培训工作的开展,选取合适的培训对象进行培训,是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1)培训需求分析合理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以优秀教师的关键素质为参照,对比现有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培训需求规划。培训需求分析能从根本上明确当前学院哪些教师需要培训?培训什么内容?培训要达到什么效果?结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制度,在确保培训目标能够得到落实的前提下,对培训内容的选取放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方面,突出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点,确保培训内容科学合理。同时根据教师胜任力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师的个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 (2)培训对象的选取选取合适的受训对象是开展培训活动的必要基础。在确保不影响教学进度前提下,对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困惑的教师进行培训,能从根本上弥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在确定培训对象时,采取官网报名和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工作性质、教龄、学科门类来确定培训对象。工作性质的划分可按照教学岗和管理岗的不同来分开进行培训。教龄时间长短的不一,根据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学科门类的划分要从学科设置的特点出发,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3.2.2培训方案制定与实施 (1)胜任力模型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具有导向性、激励性、成果考核的作用,因此选取一个合理的培训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使命,产生工作的源动力。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培训目标的选取和制定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创新培训手段和模式、重组原有培训体系为目标,充分确保培训计划的开展和实施。 (2)胜任力模型的培训内容专业素养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核心的竞争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根据学院教师培训的具体情况,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导向,拓展交叉学科的学习,强化专业学科的创新意识,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动态。在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知识在得到巩固的同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改善,从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教育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不仅依靠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的体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教师培训中还应注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有序的课堂秩序是高品质教学的保障。通过培训教师自身要有统筹全局,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院要强化教学管理,确保课堂严肃性。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科学研究是引领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的有效的途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教师的培训中要不断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合理利用校企结合的优势,及时的进行资源整合。在培训的过程中要让教师清晰的认识到科研与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发挥教师专业领域的特长,根据学科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培训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储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训的方式在考虑教师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选取合理的培训方式对整个培训活动开展至关重要。培训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培训结合当前教师的发展规划,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外出的参观学习、校企合作等培训模式都值得推崇。 (4)培训的成本培训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员工的培训上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它是培训活动的物质保障。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教师培训方面的费用大部分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经费,因此在保证培训效果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培训费用,设立专人进行资金的管理,进出每一笔培训账目都要有详细的记载,杜绝不合理费用的产生。学校的培训费用毕竟是有限的,应该倡导培训费用来源的多元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从而使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3.2.3培训评估的原则培训评估的原则应择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的具体细则相结合,遵循以下原则(1)组织目标与科学事实相结合。考核学院教师的培训是否偏离原有的培训目标,坚持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2)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对教师的培训效果切勿做出“优、良、差”的评价,配合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评分体系下,逐步完善培训效果等级的划分。(3)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评估的主体既可以是上级领导又可以是同事,还可以是学生。上级领导和同事是培训效果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则是教师培训后的受益者。3.2.4教师培训之冰山模型的剖析胜任力模型下冰山模型能较为全面分析现有教师的培训现状,探析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改善问题,指导学院教师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冰面上以上的部分是教师表层的、外显的特征,它包括知识及技能,易于了解和测量。而自我概念、动机、特质则是深层次的、内隐的。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更新培训手段和内容的方法,使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劳动技能不断强化。教学经验的交流,学历和科研成果的提升都有助自教师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师的自我概念就是教师对自我的认识,结合当前教师发展现状,它包含角色定位和反思能力两部分,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明确教师当前的职位特点,同时对教学活动和科研能力要有的开展要有反思的行为是对教师自我概念的基础要求;教师的特质包含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等其他方面;动机是影响教师行为表现的核心因素,正确良好的动机是职业兴趣的来源。学院教师培训对于内隐的,难以测评的这些特质应予以引导,从而充分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走访部分教师,了解到当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教师培训方面培训力度在不断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富有成效,教师培训队伍建设趋于完善。但在实际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改进的问题,现结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出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培训制度条框化本着对教师自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学院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目前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先后修订的《教职工培养培训暂行管理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考评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暂行规定》等文件,规范了教师培养培训的管理。但在教师培训制度内容的制定上,有待具体化和详尽化。教师培训涉及培训纪律、培训考评、培训反馈等方方面面,在教师培训制度方面的制定,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还需细化和完善。(2)教师培训队伍有待强化现有教师培训队伍建设虽然在不断壮大,但仍需完善。学校升本时间相对较短,人才引进的力度主要集中在了硕士层次的青年教师,缺少中年骨干在培训中的传、帮、带效应。培训教师的考核与选用、培训技巧的传授、乃至对外对外师资库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同时高职称教师在学科领域的分布和各个二级学院的分布尚不均匀,很难满足各二级学院教师个性化及专业化的发展,增加了教师培训队伍管理的难度。(3)教师科研能力尚未完全开发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了解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所承担的高层次、高级别的教学科研项目相对较少。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仅有94篇,被重要文献系统收录的仅有15篇。由此可见,学院培养的教学、科研、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储备较少,在今后的教师培养中对教师科研能力方面仍需不断加强。(4)培训形式及内容应趋于多样化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积极调动受训教师的热情。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现有的教师培训形式已经能基本上满足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国内外访学、企业进修、步长大讲堂、科研专题讲座等培训方式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在原有的培训形式下,学校在尊重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可以探索分学科、分领域的教师培训,从而创出一条教师培训的新路子。以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为主的培训内容很难满足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发展需求,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相对较少。4.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4.2.1社会资源配置在校际间的不平等划分当前政府在学校教育资金及资源的配置方面,把主力转向了重点高等院校,对于民办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相对较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目前在教师培训方面虽然有“师资培训百万工程”、“科学研究百万工程”、“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工程”,能从经费方面基本满足目前教师培训培养的条件支持。但由于学院教师培训需求量的增加,培训课程的购置、培训人员的授课费用,及相应的物质激励等方面都需要依靠大量费用的支持。学院在自己解决一部分的同时,政府及校友会等其他相关部门对于民办教育经费的扶持还有待加强。4.2.2学院培训体系仍需完善随着学院教师培训体系的初步形成,目前学院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常抓不懈。培训规则的细化、培训步骤的改进都是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时效性的体现。当前学院教师培训的体系主要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要不断拓展培训发展的新模式,完善教师培训体制保障教师管理体系的健全。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主动参与并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发展中心应及时了解现有教师培训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确保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同时对于教师自身个性化的发展还有待提升和改进,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及不同岗位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培养规划,从而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当前教师培训费用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政策。确保教师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重影响下,获取职业上的突破和进步。4.2.3教师个体职业素质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的,在追求教师共性发展的同时,能有针对性的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教师培训方面一直追求的目标。教师个体的职业素养往往通过教学态度、学历差别、职称差异等方面表现出来。教学态度是决定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性因素,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操守的体现。学院教师的学历和社会背景的不同,直接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解读和认知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会影响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同时教师的教学态度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谦虚的求学态度是对学术工作的认真负责的一种体现。5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问题的完善对策5.1 培训问题的完善对策 5.1.1培训制度应细化、具体详尽、全面的培训制度的能从根本上保证培训步骤的落实,使整个教师培训能向长远化发展。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培训应基于教师自身成长的发展需求,细化培训细则。逐步完善新进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制度。在制定培训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工作岗位和学科门类的差异性、培训程序的有序性、评估体系的及时性等问题。可以借鉴同类高等院校的教师培养体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教师培养体制,从而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体系,以指导整个教师培训活动的顺利展开。5.1.2 合理调整培训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现有培训师资队伍,引进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为整个教师培训储备后续的新生力量。增加学术沙龙、教学专题培训班、名师观摩等学术交流的频次,提升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高素质人才引进方案,解决各二级院内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针对教师建立起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使师资队伍建设日趋完善。制定良好的反馈体系,针对不同教师个性化的需求,配置不同的学科领域带头人,彻底摆脱原有教师的传承者的帽子,想着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发展。5.1.3优化教育资源提升科研能力借助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平台,与各教学单位联合举办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是解决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新途径。加强科学研究,学习教师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探索适应我科研与和教学同步发展的新思路,使产学结合、科教结合的理念深入到培训教师中去,完善各项激励制度,针对学术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的个人和团体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细化各项激励制度的落实。同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5.1.4丰富培训手段及内容丰富培训手段及内容,带动教师培训多元化发展。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革新培训手段时,应持续探索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整合教育资源。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化升级,精品教育课程的建设、知识模块、课件、视频资源的更新仍需不断完善。针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学院要改变原有以学历提升和职称评定培训为主的方式,增大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的内容,开设不同的课程门类,考虑到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的时注重知识的更新。5.2 培训制度完善 5.2.1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供培训保障教师培训制度化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保障。教师培训是一个包含培训目标设定、培训流程实施,以及培训效果反馈的完整系统。针对培训实施的具体流程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须借鉴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同类院校的教师培养制度上结合学院教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学院教师培训的实施规则。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使培训制度能够覆盖流程的各个方面,逐步使教师培训细则规范化。细化相应的考评体系,及时反馈在教师培训中的各种问题。合理的制度保障是推进高校教师改革的和创新的前进动力,切实有效的培训细则能为整个培训过程的实施保驾护航。5.2.2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职责,优化培训机制目前来看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教师培训的具体落实,主要依靠于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来进行教师培训的的整体规划和实施。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成立时间较短,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制定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该中心应明确职责,对整个教师培训体系有明确的规划。在培训的开始阶段做好培训需求计划的统计工作;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做好培训的监督和落实工作;最后的培训结果的反馈收尾工作。对教师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流程,解决教师的培训问题。建立“问责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失职问题的发生,有力的推动教师培训走向从系统化、制度化。结 论本文构建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的胜任力模型,针对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理论成果的研究基础之上,充分结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全面剖析了当前学院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科研能力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平衡、培训体系构建不合理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度建设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细化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职责、优化教育资源提升科研能力等相应的完善对策和解决方案。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明确了优秀教师的个人特征,接受培训的教师在自我学习中进行自我对比,及时查漏补缺,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撰写过程中,由于时间过于紧迫和个人知识储备尚浅,对学术问题的认知和研究不够透彻,因此还需广大学者和人力资源专家针对本文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参考文献[1] 周国平.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培训陕西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高校教师培训 研究现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2] 余德华.西部地方高校教师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陕西理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3] 陈润鹏 .张佩 .杨爱庆.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 教育,2013,(12).[4] 杨元利. 西部高校教师培训中问题及对策研究[M].广西广西大学, 2007.06-01.[5] 侯艳芳.我国高校教师入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05-01.[6] 刘凤英 宋永明 韩玉启.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J].技术经济,2007,(09).[7] 石莹.孙超.基于胜任力理论对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05).[8] 李更生.基于胜任力及其模型构建的教师培训师学习与培训[J].教师培训研究,2014,(18).[9] 张超杰.基于胜任力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以X培训机构为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05-01.[10] 聂凯.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培训[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06).[11] 朱巧英. 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03-30.[12] 涂云海.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13] 徐耀生. 完善高校教师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07).[14] 覃庆甫. G学院教师培训制度优化研究[M]广西广西大学,2012.05-01.[15] 周国平.完善高校教师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5,(24).[16] 张仁平.高校师资培训制度与改革创新探讨[M]江苏大学,2009.12-01.[17] 韦洪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评价[J].苏州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11,(03).[18] 何凤英.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M].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9.05-01.[19] 厉明.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相关研究[M].广东暨南大学,2009.05-08.[20] 黄志明.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M].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4.09-01.[21] 祁艳朝,于飞.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8).[22] 何群.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M].江西南昌大学,2014.02-01.[23] 鲍光德.北京市高校经管类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07-01.[24] 张玉刚. 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以江西某民办高校为例[M].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05-01致 谢时光荏苒,转瞬间大学四年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时的我内心百感交集。在我漫漫的四年求学之路上,我谨向对我人生给予过帮助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框架的构思最后到定稿得到了张胜军老师的指点。在整个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为导师诲人不倦、严谨求学的精神所感染,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最后感谢父母的辛勤培育和同窗好友的支持,谢谢!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4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