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解雇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员工解雇理论的内涵 1
2.1 解雇员工的正当性的理论逻辑 1
2.2 企业解雇理论的缺陷和问题 4
3 企业不当解雇的表现和影响分析 6
3.1 企业不当解雇的表现分析 6
3.2 企业不当解雇的影响分析 7
4 对解决解雇不当问题的思考 8
4.1企业应慎重考虑解雇员工,尽量寻求裁员替代方案 8
4.2 无法避免裁员时,尽量做好充分准备 9
4.3 一旦裁员,必需注意以下问题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企业解雇员工是因为经济萧条,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以及受自己组织结构,内部组织管理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企业行为。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企业解雇员工是一种正常和普遍的现象,企业为了保持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往往会解雇部分员工。企业的优秀和好坏与否和是否解雇员工没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解雇往往有负面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解雇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一些不得不寻求法律的仲裁。对于工作者而言,不和企业对簿公堂,因为寻求法律仲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对双方人员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烦恼和心理伤害。对用人单位来说,与自己的员工在公堂上对峙是会严重损害公司形象的事。解雇问题牵涉的范围很广,包括职工个人本身,家庭,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因此企业解雇问题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项目,深入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助于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摩擦,缓和劳资双方对立的情绪。
2 员工解雇理论的内涵
企业解雇员工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对人力资源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预期希望,单方面的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辞退掉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合的员工,结束雇佣关系的行为。解雇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退出的一种方式,企业为了获得维持企业运营或者保持高速发展的现状往往会采取这种办法。解雇几乎是相伴人类之间雇佣关系而出现的,不只是企业之中,只要有雇佣关系,就会有解雇问题存在。自从法国人权宣言首次规定了雇主有权自由解雇和录用自己的员工以后,解雇员工就一直被企业经营者认为是自己理所应当的一项权利。[1]
2.1 解雇员工的正当性的理论逻辑
首先随着人力资本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普遍认为员工是一种资本,企业录用,培训,投资员工是为了获取利益,一旦这项资本无法给企业带来适当收益,企业会毫不犹豫的辞退他们。员工不在是严格意义上的人,而是企业的资本组成部分,就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当需要的时候就会出售掉一样,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员工,就会被无情的辞退。
其次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企业面对的环境也日益恶劣。为了适应随时变化的新环境,企业应该需要随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甚至是对企业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在这类企业动态的公司战略下,人力资源的削减或者增加也是其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这样随着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未来自身发展会根据需要裁减员工。
再次,一些研究理论日益成熟,比如美国学者卡茨提出企业组织的生命理论从控股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创新的角度,卡茨曲线。该理论表面,在新进职员开始工作的一年半到五年之间这一时间段里, 共同工作的研发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数量是最多的同时水平也是最高的,相应的公司所获得的研发成果和效益也是最多的。而共事不足一年半的同事因为相互之间没有完全熟悉信任,极大的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工作超过5年之间,彼此分享信息已基本完成共享,信息交流越来越少,而且结构和思维模式和团队的知识更多的同质化,严重阻碍企业创新,使企业失去活力。
企业目标假设表明,最好的企业员工数量是最后的员工创造效益等于公司的招聘人员将各种成本;如果就业人数低于拐点的数目,企业将增加就业人数,这将使企业增加利润;如果就业人数高于拐点,企业付出的劳动和管理费用将高于效率,公司利润将减少。[2]
企业再造理论是近年来的一种新观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锤和杰姆斯在1993提出该项理论。这一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业务,管理和企业的经营模式。在设计新的工作流程之时,包括以下准则:①将现有的数项业务流程进行合并;②取消不产生利润不必要的业务流程;③在过程中控制,尽可能减少检查,控制和调整管理。根据这一理论,解雇员工集中在切割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决策与个人无关,只与业务过程。[3]
企业根据这些理论,在公司环境和发展情况有变化的时候,为了公司发展,企业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解雇员工这一方法。解雇员工通常发生在企业大规模扩张之后,企业开始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恶化厚,企业通常都会采用解雇一大批产生效益低下的员工或者非核心部门的员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与需求不适合时,企业必然要进行解雇员工。因此,解雇员工及对解雇员工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解雇员工是企业的一种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的裁员是公司降低机构冗余,降低运营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企业面临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当国家经济处于上升通道时,大多数行业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各种影响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因素往往会被企业所忽视,但一旦经济环境恶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在很多国有企业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即使是在现在,国有企业的员工过剩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15%到30%,大约20000000多名富余职工。而为了养活这些多余人员的花费几乎会吞噬掉企业大部分的利润,个别企业甚至年年亏损。另一项研究显示:无效劳动力不提供任何产品,而且还提供负的产品,因为它的存在,使企业达不到它应该获得的效益。根据正和负的对应原理,根据有效劳动力人均净产值10000元,2000万的无效劳动力每年使社会损失净产值2000亿元左右。所以,企业进行裁员是其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4]
(2)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也应寻求变革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企业变革往往意味着,转型经营战略,变革组织机构和重组生产流程,而几乎企业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在人力资源上有所反映,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解雇员工。因此,解雇员工将是企业适应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3)人均效率低是现在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的人均效率几乎只有竞争对手美孚石油公司的十分之一,因为我们国家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依靠大量资源和人力资源来获得粗暴的增长。未来中国企业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改变发展方式,要从资源消耗型走向资源集约型,而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企业必须解雇部分员工。
4 对解决解雇不当问题的思考
解雇员工是一种组织自身行为,一种非常硬性的人员退出方式,但它同时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的主要方式。企企业面临解雇员工通常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好,需要通过裁员降低劳动成本,挽救困境; 二是企业自身发展良好,需要通过解雇员工来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但无论何种情况,解雇员工涉及到组织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中小企业,如果解雇员工问题处理不好,将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主动积极地应对解雇员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