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大批的人口转移到城镇定居,但农村人口仍占多数,农村仍是农产品的主要供给基地。而如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化极为严重,兼业化和老龄化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证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发展现代农业更加刻不容缓。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分析了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农民素质的现状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了解,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热情,环保意识薄弱等;总结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措施建议提升农民素质,改进培育内容和方式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原因,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综述 1
2.1 新型职业农民基本内涵研究成果 1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1
3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 2
3.1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从业农民的现状 2
3.2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4
3.3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状况 5
4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1 农民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5
4.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面 7
4.3 政府政策方面 8
5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建议 10
5.1 提升农民素质,做好农村教育工作 10
5.2 改进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 10
5.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的人群都转移到城市定居生活与工作。而在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特殊的置业群体。他们懂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先进的思想和管理意识,运用不同于传统农民的经营理念投身于农业发展大计当中。这批同样具备丰富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化素养的农民群体正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综述
2.1 新型职业农民基本内涵研究成果
著名学者朱启臻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以市场为主体,在维持生计的同时还要充分的进入市场,获得最大报酬和较高的收入;二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同时,还要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1]曾雅丽认为新型农民应当是懂经营、追求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发展路子的农民企业家。[2]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2.2.1 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现状研究
郭智奇、齐国认为,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留守化、兼业化”现象严重。留乡农民文化程度主要处于小学初中水平,受教育程度也低于城镇居民,加上农业发展严重缺乏实用性、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新型农民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后备力量薄弱。[3]周应恒指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人才大量外流,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等等,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使农村社会的活力退化。[4]
2.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
张姚林指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面临着培育规模小、覆盖面窄、投入不足、法制保障滞后等问题。[5]周建华、王锡锋认为,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条件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培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设施陈旧和网络宣传载体普及度低,培育人才缺失,培育方法和途径单一。[6]
2.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的研究
李惠认为,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建立农业农民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加大政策立法支持,建立培育职业农民的约束机制。[7]刘西涛认为政府的角色决定了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政府需要履行其责任,进行制度设计与职能重塑,主要包括: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8]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农业职业技能和技巧,还要全面发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拘泥于传统农业的守旧思想,又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作为新型的职业农民,要不断的丰富自身,适应时代发展对农民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生产者。
3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9]但从问卷调查上来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和新型农民培育机构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1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从业农民的现状
根据走访调查,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反应他们主要是依靠大批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来支撑家庭里的主要收入,很少有家庭会单纯的依靠农业来维持家庭的生计。
问卷调查数据中仅有4%的大中专生毕业后选择从事农村农业生产活动,却有超过90%的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到城市二三产业就业。加上如今大批青壮年农民不停地转移就业,导致村里的留乡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表1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去向表
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去向
从事农村农业生产活动
外出到城市二三产业就业
无业或其他
4%
93%
3%
首先,农村务农的劳动者文化水平低。从抽样情况看,在110名从业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34.5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73%,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0.9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82%。
目 录
1 引言 1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综述 1
2.1 新型职业农民基本内涵研究成果 1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1
3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 2
3.1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从业农民的现状 2
3.2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4
3.3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状况 5
4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1 农民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5
4.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面 7
4.3 政府政策方面 8
5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建议 10
5.1 提升农民素质,做好农村教育工作 10
5.2 改进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 10
5.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的人群都转移到城市定居生活与工作。而在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特殊的置业群体。他们懂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先进的思想和管理意识,运用不同于传统农民的经营理念投身于农业发展大计当中。这批同样具备丰富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化素养的农民群体正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综述
2.1 新型职业农民基本内涵研究成果
著名学者朱启臻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以市场为主体,在维持生计的同时还要充分的进入市场,获得最大报酬和较高的收入;二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同时,还要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1]曾雅丽认为新型农民应当是懂经营、追求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发展路子的农民企业家。[2]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2.2.1 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现状研究
郭智奇、齐国认为,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留守化、兼业化”现象严重。留乡农民文化程度主要处于小学初中水平,受教育程度也低于城镇居民,加上农业发展严重缺乏实用性、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新型农民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后备力量薄弱。[3]周应恒指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人才大量外流,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等等,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使农村社会的活力退化。[4]
2.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
张姚林指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面临着培育规模小、覆盖面窄、投入不足、法制保障滞后等问题。[5]周建华、王锡锋认为,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条件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培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设施陈旧和网络宣传载体普及度低,培育人才缺失,培育方法和途径单一。[6]
2.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的研究
李惠认为,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建立农业农民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加大政策立法支持,建立培育职业农民的约束机制。[7]刘西涛认为政府的角色决定了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政府需要履行其责任,进行制度设计与职能重塑,主要包括: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8]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农业职业技能和技巧,还要全面发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拘泥于传统农业的守旧思想,又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作为新型的职业农民,要不断的丰富自身,适应时代发展对农民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生产者。
3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9]但从问卷调查上来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和新型农民培育机构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1 南通市如皋县桃园镇从业农民的现状
根据走访调查,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反应他们主要是依靠大批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来支撑家庭里的主要收入,很少有家庭会单纯的依靠农业来维持家庭的生计。
问卷调查数据中仅有4%的大中专生毕业后选择从事农村农业生产活动,却有超过90%的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到城市二三产业就业。加上如今大批青壮年农民不停地转移就业,导致村里的留乡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表1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去向表
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去向
从事农村农业生产活动
外出到城市二三产业就业
无业或其他
4%
93%
3%
首先,农村务农的劳动者文化水平低。从抽样情况看,在110名从业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34.5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73%,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0.9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8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