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改进研究(附件)【字数:9015】

摘 要摘 要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环节,成功的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考核是提高项目成员水平、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本论文基于绩效考核以及项目管理的理论,通过调研镇江路桥公司的绩效考核实例,发现该企业项目团队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公司绩效流程、落实绩效考核和改进绩效激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关键绩效指标(KPI)及目标管理(MBO)相结合。在研究中结合了现有资料, 采用实证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系统改进公司绩效考核的措施,可为项目管理团队科学实施绩效考核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工程项目管理
目 录
0引言 1
1项目型企业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1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相关概念 4
2镇江路桥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7
2.1公司背景 7
2.2镇江路桥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 8
2.3镇江路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 10
3 镇江路桥公司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12
3.1设定合理的绩效计划 12
3.2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周期 13
3.3认真开展绩效沟通,发挥辅导作用 13
3.4合理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14
3.5加强绩效反馈,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镇江路桥公司员工绩效改进研究
0引言
21 世纪是人才技术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占领上风的核心要素。要想提升这一关键竞争力,核心在于进行有价值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当前,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如何创立并完善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对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支撑地位的土木行业的施工企业而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
镇江路桥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仍然有不完善的方面,绩效考核技术和方法落后,绩效激励薪酬分配也存在问题,这影响到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作性,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影响到企业整个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战略策略的落实。所以对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诊断和改进,对其吸引人才、收集人才、施展人才积极性以及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实现其公司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
1项目型企业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项目管理国外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管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为企业管理人、财、物和时间的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它在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有了跨越性成就。1957年美国路易斯维化工厂里的员工为了便于查验,把查验流程图中存在差异的节点彼此联系起来。在整个检修过程中,若是缩短全部路径中的最长时间,总工期会从之前的125h降为78h。这种项目管理方法被称为“关键路径法”。在此实践上,美国海军在1958年后设计出了更为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计划评审技术”,简称PERT。这种技术基于CPM,提出了灰心时间、乐观时间和最可能时间三种情况来判断估算不确定情况下的工期时间。结果,美国海军用“三时加权”方法来规划编排,比预定时间节约2年达成项目目标[1]。基于这两项技术带来的巨大贡献,项目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门学科。1965年之后,“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和 “美国项目协会”两个国际项目管理组织的建立,也极大的促进了项目管理的成长[1]。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引入和推广海外网络计划技术。在之后40年间,我国项目管理在知识体系上以及实践操作上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首先带来国内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日渐成熟。以PMBOK和ICB的发展为基础,PMRC创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PMRC常务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钱福培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于1993年、1994年获准正式开始“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前提下,PMRC建立了专家小组负责草拟CPMBOK,并于2001年5月正式推广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同时创立了切合中国国情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CPMBOK和CNCB的创立意味着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成熟;其次,项目管理应用范围向多元化生长。我国政府为满足国际交往和项目管理应用的需要,出台了系统的项目管理制度和规范,各行业也都响应,纷纷出台了本行业的项目管理规范。
1.1.2 绩效考核的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决控股公司的业绩评价。绩效考核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七十年代代表了第一阶段,企业主要是单一的考察公司的业绩,考察对象仅仅是利润或者报酬率等财务数据,而且缺少单独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评价体系;八十年代代表第二阶段,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财务指标为主,但是也涵盖一些市场占有率或满意度的非财务指标的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在九十年代进入第三个阶段,须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出现了各种数据衡量工具,顾主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同时各类非财务指标的出现都急切要求企业对绩效考核体系开始革命性的改革。改革的趋势除了更加强调非财务指标的必要性,也更加强调创新和无形资产[2]。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具有当代意义的绩效考核理论。此后,绩效考核理论的研究结果被发达国家的管理学者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用来分析个中的差异,致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绩效。此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项目绩效评估工作。
(2)国内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