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研究(附件)【字数:19457】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中国企业,不仅面临来自全球市场竞争挑战,更是面临着人才竞争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提升员工整体能力和素质,而培训已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套系统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培训相关理论研究,在实地调查后,对于其培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实施、培训评估等方面结合新桥服务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能够为新桥服务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培训方案。关键词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员工培训
目 录
0 引言1
1 培训研究理论基础1
1.1 相关定义1
1.2 培训相关理论研究2
2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现状4
2.1 新桥服务区简介4
2.2 新桥服务区人力资源概况5
2.3 培训现状和培训效果7
3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
3.1 基层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0
3.2 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
4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方案改善15
4.1 培训方案改善的思路15
4.2 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程度17
4.3 健全培训组织和制度保障机制17
4.4 完善培训资源管理18
4.5 培训体系优化设计18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附件: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调查25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流量日益增长,国家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公路网逐渐形成,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高速公路服务区。到2016年底,公路服务区行业已经发展了28年,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已经超过2300对,位居世界首位。预计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接的消费将不止2000亿元,加之巨大的间接消费,由此可见服务区行业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力。
服务区作为交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运输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不仅直接影响着公众出行的需求,而且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长,服务区的发展和建设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社会公众对服务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很多服务区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服务行业对于人才培养不是很重视,比例不超过3%,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服务质量,而且对于服务质量的考核和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这就必然要求服务区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强化服务区的功能,更好的为公众服务的同时,形成特殊的区域经济。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成为当务之急,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服务人员整体能力和素质,为服务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服务区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桥服务区的实地调查,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相关数据,较全面地了解基层员工培训的实施现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的不足,并对其提出改进意见,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相信对于提高新桥服务区及其他服务区的基层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以及绩效改进提升,充分发挥服务区的整体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1 培训研究理论基础
1.1 相关定义
1.1.1 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又可以称为高速公路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重要的配套设施,是为高速公路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停车、加油、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车辆维修等服务的场所 [1]。本文研究的是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属的新桥服务区。
1.1.2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展开业务与培养人才的需求,采用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和训练的一种管理活动[2]。
基层员工培训主要是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提供企业文化、所需技术、技能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培训。
本文主要针对新桥服务区各部门的基层员工的培训现状进行研究。
1.2 培训相关理论研究
1.2.1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也称作培训需求评估,就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活动之前,由主管培训的部门和人员搜集企业战略文化、组织与员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然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与开发的一种活动或过程[3]。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培训需求分析的内涵也有所改变,有的人认为,培训需求分析是由培训专业人员准备制定并实施培训调查工作,汇总意见确认培训需求后,对分析对象的资源进行调整匹配,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培训计划。
20世纪60年代麦格希(W.Me Ghee)、赛耶(P.W.Thayer)提出了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它们共同构成了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组织分析是对组织目标战略、内外部资源以及环境氛围等进行分析,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培训来解决这类问题,从而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任务分析通过对某项工作任务和岗位责任的研究,明确其内容及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4]。人员分析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所在,确定哪些员工是否有培训的需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正因为有了这三个层次,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从企业战略、工作任务和员工绩效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组织整体分析法、任务分析法和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着手,如问卷调查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目 录
0 引言1
1 培训研究理论基础1
1.1 相关定义1
1.2 培训相关理论研究2
2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现状4
2.1 新桥服务区简介4
2.2 新桥服务区人力资源概况5
2.3 培训现状和培训效果7
3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
3.1 基层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0
3.2 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
4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方案改善15
4.1 培训方案改善的思路15
4.2 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程度17
4.3 健全培训组织和制度保障机制17
4.4 完善培训资源管理18
4.5 培训体系优化设计18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附件: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调查25
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流量日益增长,国家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公路网逐渐形成,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高速公路服务区。到2016年底,公路服务区行业已经发展了28年,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已经超过2300对,位居世界首位。预计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接的消费将不止2000亿元,加之巨大的间接消费,由此可见服务区行业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力。
服务区作为交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运输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不仅直接影响着公众出行的需求,而且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长,服务区的发展和建设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社会公众对服务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很多服务区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服务行业对于人才培养不是很重视,比例不超过3%,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服务质量,而且对于服务质量的考核和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这就必然要求服务区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强化服务区的功能,更好的为公众服务的同时,形成特殊的区域经济。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成为当务之急,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服务人员整体能力和素质,为服务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服务区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桥服务区的实地调查,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相关数据,较全面地了解基层员工培训的实施现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新桥服务区基层员工培训的不足,并对其提出改进意见,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相信对于提高新桥服务区及其他服务区的基层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以及绩效改进提升,充分发挥服务区的整体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1 培训研究理论基础
1.1 相关定义
1.1.1 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又可以称为高速公路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重要的配套设施,是为高速公路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停车、加油、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车辆维修等服务的场所 [1]。本文研究的是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属的新桥服务区。
1.1.2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展开业务与培养人才的需求,采用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和训练的一种管理活动[2]。
基层员工培训主要是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提供企业文化、所需技术、技能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培训。
本文主要针对新桥服务区各部门的基层员工的培训现状进行研究。
1.2 培训相关理论研究
1.2.1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也称作培训需求评估,就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活动之前,由主管培训的部门和人员搜集企业战略文化、组织与员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然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与开发的一种活动或过程[3]。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培训需求分析的内涵也有所改变,有的人认为,培训需求分析是由培训专业人员准备制定并实施培训调查工作,汇总意见确认培训需求后,对分析对象的资源进行调整匹配,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培训计划。
20世纪60年代麦格希(W.Me Ghee)、赛耶(P.W.Thayer)提出了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它们共同构成了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组织分析是对组织目标战略、内外部资源以及环境氛围等进行分析,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培训来解决这类问题,从而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任务分析通过对某项工作任务和岗位责任的研究,明确其内容及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4]。人员分析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所在,确定哪些员工是否有培训的需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正因为有了这三个层次,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从企业战略、工作任务和员工绩效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组织整体分析法、任务分析法和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着手,如问卷调查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