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调查
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调查[20191231193217]
在当今,乡镇企业无疑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不少乡镇女性走出家庭,进入乡镇企业中工作。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外部监督力度薄弱以及农村女性法律知识淡薄等各种原因,导致乡镇企业女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乡镇企业女工的满意度并不乐观。加强外部监督力度、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用法律约束企业以及提高农村女性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提高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措施,完善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乡镇企业女工满意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
目 录
1引言1
2 乡镇企业女性职工满意度概述1
2.1员工满意度的含义、影响因素1
2.2相关心理学理论3
2.2.1激励理论及满意度的相关理论3
2.2.2女性心理方面的理论4
3 女性员工满意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
3.1国外研究现状4
3.2国内研究现状6
4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调查及结果分析7
4.1调查基本信息8
4.2调查目的8
4.3调查情况及分析8
5乡镇企业女性员工不满意因素以及提高满意度的措施12
5.1乡镇企业女性员工不满意因素12
5.1.1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签订不合理12
5.1.2工作时间不合理13
5.1.3工资不合理13
5.1.4女工社会保障和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体现14
5.1.5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14
5.1.6缺乏对特殊时期女工的保护14
5.2提高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的措施15
5.2.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15
5.2.2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15
5.2.3组织规范的乡镇企业工会16
5.2.4建立女性维权组织16
5.2.5定期组织女工专栏讲座,提高女工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16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问卷附件21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注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
在中国许多地方地方,顺应时代的发展,女性也从家庭中走出来,投入到各地的乡镇企业中去,女性职工已经成为乡镇企业的半边天。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越发关注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再加上乡镇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管理型人才,因此企业内部相应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弊端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地方,尤其在企业内部女性员工方面,缺少许多管理措施,具体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不合规范、工作时间不符合标准以及女性职工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等方面,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较低。
通过对乡镇企业女职工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她们的相关工作情况,了解她们权益保障情况,在了解了女性职工的这些状况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且改正,在保障女职工权益、提高其满意度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并且使女职工以更加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乡镇企业女性职工满意度概述
2.1员工满意度的含义、影响因素
员工满意度是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也就是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组织成员对其工作特征的认知评价,是员工通过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获得的价值之间的差距后,对工作各方面满足与否的立场和情绪反映[2]。它与工作卷入程度、组织承诺和工作动机等密切相关。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持续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企业可以对自身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进而系统地解决问题,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流失率。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科学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空间质量,即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及环境条件、企业所处地区环境的满意程度;第二,工作作息制度,即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加班制度等;第三,工作配备齐全度,即完成该工作所必须的设备条件以及其他资源是否配备齐全;第四,福利待遇满意度,即对薪资、福利、保险、休假等的满意程度[3]。在乡镇企业中,由于设施不完善,对女性职工在一些工作中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不少乡镇企业没有相应的防尘设备,造成了员工身体健康方面的隐患;除此之外,乡镇企业由于大多是私人开办的,相应的福利制度以及作息时间方面不合理不到位,对于尤其是处于孕期等关键时期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很麻烦的。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决定了女性员工需要特殊的照顾,而乡镇企业却很少对她们给予照顾,这必然会造成她们生理上的痛苦,从而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满意。
2.1.2工作群体
它包含如下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合作和谐度,即上级的信任、支持、指导,同事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以及下属领会意图、完成任务情况,得到尊重;第二,信息开放度,即信息渠道畅通,信息的传播准确高效等。在乡镇企业中,员工与上级之间缺少沟通,厂里的一些信息也无法及时传达给员工,由于女性特殊的敏感性特征,导致某些没有传达的信息会错误的传达到女性员工那边,从而引起女工的不满。
2.1.3工作内容
第一,兴趣相关度,即工作内容与性格兴趣二者相吻合,符合个人发展目标,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幸福;第二,工作强度,即对工作强度的要求和容忍度,一方面是否能满足个人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是否超出了个人承受的负荷量[4]。乡镇企业大多是民办工厂,工厂里的工作大多重复单一,并且比如纺织、服装这类工作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容易造成女职工的工作疲惫感;而类似于油漆厂等化工企业则会有不少超过女性承重范围的工作,这些也导致女工无法坚持工作下去。
2.1.4个人观念
个人观念是指容易引起员工不合理的不满意的个人观念。其中包括:第一,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即对企业各方面情况的理想化期盼和完美主义要求,易走极端,一旦遇到困难变得愤世嫉俗,产生不满意感;第二,消极心态,即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对工作中的困难挫折全部归结于客观原因或外归因,难于沟通,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不满意感;第三,狭隘主义,即过于重视个人的利益,一但与个人利益有冲突,容易产生不满情绪。由于在乡镇企业中很少设置心理辅导机构,或者说在乡镇企业中一般的领导并不重视员工的情绪波动以及相关人际关系,他们只看重员工是否在干活。女性天生性格敏感、脆弱,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开导,很难走出困境,尤其是对于乡镇企业女工这一群体,由于所受教育等方面的局限性,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就差,因此更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
2.2与员工满意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2.2.1激励理论及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1)公平理论
根据该理论,员工与他人比较,或与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比较时,便会对自己的现实工作得出一个判别和态度。对大多数人而言,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报酬、工作本身、提升、管理、工作群体和工作条件。在乡镇企业之中,提升、管理以及工作群体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并不太重要,她们比较关注的是报酬 、工作本身和工作条件。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她们必须有在某些方面区别于男性员工的工作条件。
(2)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心理学家Maslow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5]。根据这一理论,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此同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不能完全套用这个理论。女性职工由于其特殊的敏感性以及细心,从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也很敏感。她们在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他人的需要尊重,只有在获得尊重以及对自身相关保障的前提下,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才会提升。
在当今,乡镇企业无疑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不少乡镇女性走出家庭,进入乡镇企业中工作。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外部监督力度薄弱以及农村女性法律知识淡薄等各种原因,导致乡镇企业女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乡镇企业女工的满意度并不乐观。加强外部监督力度、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用法律约束企业以及提高农村女性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提高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措施,完善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乡镇企业女工满意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
目 录
1引言1
2 乡镇企业女性职工满意度概述1
2.1员工满意度的含义、影响因素1
2.2相关心理学理论3
2.2.1激励理论及满意度的相关理论3
2.2.2女性心理方面的理论4
3 女性员工满意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
3.1国外研究现状4
3.2国内研究现状6
4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调查及结果分析7
4.1调查基本信息8
4.2调查目的8
4.3调查情况及分析8
5乡镇企业女性员工不满意因素以及提高满意度的措施12
5.1乡镇企业女性员工不满意因素12
5.1.1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签订不合理12
5.1.2工作时间不合理13
5.1.3工资不合理13
5.1.4女工社会保障和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体现14
5.1.5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14
5.1.6缺乏对特殊时期女工的保护14
5.2提高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的措施15
5.2.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15
5.2.2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15
5.2.3组织规范的乡镇企业工会16
5.2.4建立女性维权组织16
5.2.5定期组织女工专栏讲座,提高女工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16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问卷附件21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注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
在中国许多地方地方,顺应时代的发展,女性也从家庭中走出来,投入到各地的乡镇企业中去,女性职工已经成为乡镇企业的半边天。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越发关注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再加上乡镇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管理型人才,因此企业内部相应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弊端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地方,尤其在企业内部女性员工方面,缺少许多管理措施,具体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不合规范、工作时间不符合标准以及女性职工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等方面,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乡镇企业女性员工,满意度较低。
通过对乡镇企业女职工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她们的相关工作情况,了解她们权益保障情况,在了解了女性职工的这些状况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且改正,在保障女职工权益、提高其满意度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并且使女职工以更加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乡镇企业女性职工满意度概述
2.1员工满意度的含义、影响因素
员工满意度是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也就是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组织成员对其工作特征的认知评价,是员工通过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获得的价值之间的差距后,对工作各方面满足与否的立场和情绪反映[2]。它与工作卷入程度、组织承诺和工作动机等密切相关。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持续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企业可以对自身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进而系统地解决问题,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流失率。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科学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空间质量,即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及环境条件、企业所处地区环境的满意程度;第二,工作作息制度,即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加班制度等;第三,工作配备齐全度,即完成该工作所必须的设备条件以及其他资源是否配备齐全;第四,福利待遇满意度,即对薪资、福利、保险、休假等的满意程度[3]。在乡镇企业中,由于设施不完善,对女性职工在一些工作中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不少乡镇企业没有相应的防尘设备,造成了员工身体健康方面的隐患;除此之外,乡镇企业由于大多是私人开办的,相应的福利制度以及作息时间方面不合理不到位,对于尤其是处于孕期等关键时期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很麻烦的。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决定了女性员工需要特殊的照顾,而乡镇企业却很少对她们给予照顾,这必然会造成她们生理上的痛苦,从而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满意。
2.1.2工作群体
它包含如下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合作和谐度,即上级的信任、支持、指导,同事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以及下属领会意图、完成任务情况,得到尊重;第二,信息开放度,即信息渠道畅通,信息的传播准确高效等。在乡镇企业中,员工与上级之间缺少沟通,厂里的一些信息也无法及时传达给员工,由于女性特殊的敏感性特征,导致某些没有传达的信息会错误的传达到女性员工那边,从而引起女工的不满。
2.1.3工作内容
第一,兴趣相关度,即工作内容与性格兴趣二者相吻合,符合个人发展目标,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幸福;第二,工作强度,即对工作强度的要求和容忍度,一方面是否能满足个人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是否超出了个人承受的负荷量[4]。乡镇企业大多是民办工厂,工厂里的工作大多重复单一,并且比如纺织、服装这类工作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容易造成女职工的工作疲惫感;而类似于油漆厂等化工企业则会有不少超过女性承重范围的工作,这些也导致女工无法坚持工作下去。
2.1.4个人观念
个人观念是指容易引起员工不合理的不满意的个人观念。其中包括:第一,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即对企业各方面情况的理想化期盼和完美主义要求,易走极端,一旦遇到困难变得愤世嫉俗,产生不满意感;第二,消极心态,即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对工作中的困难挫折全部归结于客观原因或外归因,难于沟通,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不满意感;第三,狭隘主义,即过于重视个人的利益,一但与个人利益有冲突,容易产生不满情绪。由于在乡镇企业中很少设置心理辅导机构,或者说在乡镇企业中一般的领导并不重视员工的情绪波动以及相关人际关系,他们只看重员工是否在干活。女性天生性格敏感、脆弱,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开导,很难走出困境,尤其是对于乡镇企业女工这一群体,由于所受教育等方面的局限性,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就差,因此更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
2.2与员工满意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2.2.1激励理论及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1)公平理论
根据该理论,员工与他人比较,或与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比较时,便会对自己的现实工作得出一个判别和态度。对大多数人而言,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报酬、工作本身、提升、管理、工作群体和工作条件。在乡镇企业之中,提升、管理以及工作群体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并不太重要,她们比较关注的是报酬 、工作本身和工作条件。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她们必须有在某些方面区别于男性员工的工作条件。
(2)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心理学家Maslow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5]。根据这一理论,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此同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不能完全套用这个理论。女性职工由于其特殊的敏感性以及细心,从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也很敏感。她们在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他人的需要尊重,只有在获得尊重以及对自身相关保障的前提下,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才会提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