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迅速增长,该群体中女性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社会资本、主观幸福感作为切入点,在浙江省温州市、义乌市等地展开调研,研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调查和实证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的特别信任因子、权威信任因子、互惠规范、社会网络的规模和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改善目标群体生活福利状态的实践中,必须注重社会资本各维度的作用。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 文献回顾 4
(一)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4
1.社会资本的概念 4
2.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 5
(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5
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测量 5
2.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6
(三)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6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7
1.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资本 7
2.新生代农民工与主观幸福感 8
(五)以往研究的启示和不足 9
1.研究启示 9
2.不足之处 9
三、研究设计 10
(一)概念界定 10
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10
2.社会资本 10
3.主观幸福感 10
(二)研究假设 11
四、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实证检验 12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2
(二)变量说明 13
1.被解释变量 13
2.解释变量 15
(三)模型检验 17
1.模型设计与计量方法 17
2.实证结果 18
五、 结果与讨论 20
(一)结论与建议 20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1
(三)研究展望 22
致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问卷 25
附录2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访谈提纲 27
附录3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模型检验 28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引言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人数逐渐增多,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度我国农民工总人数已经达到28171万人,而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达到总量的49.7%①,数据也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女性数量也呈现着上升趋势。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成为我国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以及男女平等思想的呼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活与福利状态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情况等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则是在既定制度体系下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地位等取得情况的浓缩体现,学者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资本有显著的相关性,较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本课题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表现作分析,是对我国弱势群体生活福利状况的关怀,以求能改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活,促进其城市融合与发展,也为进一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一点贡献。
二、 文献回顾
(一)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1.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产生于社会学,后被经济学家为弥补解释经济增长的资本论拓展至经济学领域。它的主要发展成果和脉络如下表所示:
表1 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脉络
时间
学者
观点
1980年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的概念。他将之定义为: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而言是其在组织中所处位置的价值,对团体来说,是群体的行为及其准则的积蓄[]。
1987年1988年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
他初步定义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当社会结构资源具有个体财产资本属性时,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 而是两种常见要素的各种不同实体。这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无形的并可以互相转换[]。
20 世纪 90 年代
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将社会资本上升到集体层面,它可以通过合作促进和提高社会效率,它不仅仅是个体的资源,而且是整个社群和社会的财富[]。
1992年1998年
法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他认为社会资本建立于社会信任之上,需要整个社团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社团的成员具有一定的美德比如诚信、忠诚等[]。
1992年
Nahapiet 和 Ghoshal
把社会资本区分为三个基本维度: 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
2001年
林南
(Lin Nan)
他认为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具有资本属性,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活动进行投资,以此来获得信息和资源[]。
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概况的规整,可以发现虽然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定论,但大致上可以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的:一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在一定社会结构当中,个体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社会资本投资获得回报,二是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社会网络,是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三是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信任、网络、规范的总和,能够提升整个社会效率和集体竞争力。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 文献回顾 4
(一)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4
1.社会资本的概念 4
2.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 5
(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5
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测量 5
2.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6
(三)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6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7
1.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资本 7
2.新生代农民工与主观幸福感 8
(五)以往研究的启示和不足 9
1.研究启示 9
2.不足之处 9
三、研究设计 10
(一)概念界定 10
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10
2.社会资本 10
3.主观幸福感 10
(二)研究假设 11
四、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实证检验 12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2
(二)变量说明 13
1.被解释变量 13
2.解释变量 15
(三)模型检验 17
1.模型设计与计量方法 17
2.实证结果 18
五、 结果与讨论 20
(一)结论与建议 20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1
(三)研究展望 22
致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问卷 25
附录2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访谈提纲 27
附录3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模型检验 28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引言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人数逐渐增多,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度我国农民工总人数已经达到28171万人,而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达到总量的49.7%①,数据也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女性数量也呈现着上升趋势。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成为我国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以及男女平等思想的呼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活与福利状态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情况等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则是在既定制度体系下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地位等取得情况的浓缩体现,学者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资本有显著的相关性,较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本课题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表现作分析,是对我国弱势群体生活福利状况的关怀,以求能改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活,促进其城市融合与发展,也为进一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一点贡献。
二、 文献回顾
(一)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1.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产生于社会学,后被经济学家为弥补解释经济增长的资本论拓展至经济学领域。它的主要发展成果和脉络如下表所示:
表1 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脉络
时间
学者
观点
1980年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的概念。他将之定义为: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而言是其在组织中所处位置的价值,对团体来说,是群体的行为及其准则的积蓄[]。
1987年1988年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
他初步定义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当社会结构资源具有个体财产资本属性时,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 而是两种常见要素的各种不同实体。这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无形的并可以互相转换[]。
20 世纪 90 年代
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将社会资本上升到集体层面,它可以通过合作促进和提高社会效率,它不仅仅是个体的资源,而且是整个社群和社会的财富[]。
1992年1998年
法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他认为社会资本建立于社会信任之上,需要整个社团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社团的成员具有一定的美德比如诚信、忠诚等[]。
1992年
Nahapiet 和 Ghoshal
把社会资本区分为三个基本维度: 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
2001年
林南
(Lin Nan)
他认为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具有资本属性,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活动进行投资,以此来获得信息和资源[]。
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概况的规整,可以发现虽然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定论,但大致上可以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的:一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在一定社会结构当中,个体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社会资本投资获得回报,二是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社会网络,是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三是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信任、网络、规范的总和,能够提升整个社会效率和集体竞争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