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目 录
ABSTRACT 5
一、绪论 7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7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7
(一)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7
(二)自我认知 7
(三)成就动机 7
(四)问题解决的能力 8
三、外部因素分析 8
(一)政府政策的影响 9
(二)教育机制的影响 9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10
(四)社会因素 10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10
(一)问题 10
(二)对策 11
五、总结 11
致谢 13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且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创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且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伴随着经济体一体化的冲击,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近些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科技带来创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传统产业面临着调整,创业的作用于我国而言更为显著。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但由于社会所需岗位数量的局限性,在就业方面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大学生的创业问题随之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双创”的时代感召下,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系统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可以为评估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提供依据,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可以对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将创业定义为有利机会的存在和有事业心的个体的存在[2]。Low(1988)等人认为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可以为评估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提供依据,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可以对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将创业定义为有利机会的存在和有事业心的个体的存在[2]。Low(1988)等人认为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3]。后来Rauch(2006)等人发现创业者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异,开始脱离单一特质范畴并重视个人认知的影响作用[4]。Holcombe(2003)等人又从社会资本和先前知识等方面研究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5]。
国内方面,与创业相关的学术研究也相对丰富。叶映华(2009)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6]。刘海鹰(2010)采用个体特质因素和环境变量因素来预测大学生的个体创业意向[7]。张云川等(2011)对武汉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8]。
总体而言,以上的研究论述对提高学术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实践作用有限,因此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将以山东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发放问卷总数为87份,有效68份,其中男生39人,女生29人。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没意向中,男生占12.82%,女生占13.79%;比较没意向中,男生占12.82%,女生占17.24%;比较有意向中,男生占46.15%,女生占37.93%;有意向中,男生占10.26%,女生占10.34%。结果显示男女在创业意向上有区别,且男生的创业意向高于女生。
(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况的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察两个部分[9]。一些研究认为个体对创业的态度越积极,其创业意向越强烈[10],个体创业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创业意向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关联[11]。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也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强,能够根据对自身能力的判断来决定是否创业,分析创业的优势和阻碍。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有意向占21.05%,比较没有意向占10.53%,不确定占10.53%,比较有意向占42.11%,有意向占15.79%;对大二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有意向和比较没有意向都为0,不确定占28.57%,比较有意向占42.86%,有意向占28.57%;对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意向占21.43%,比较没意向占7.14%,不确定占28.57%,比较有意向占35.71%,有意向占7.14%;对大四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意向占7.14%,比较没意向占25%,不确定占17.86%,比较有意向占46.43%,有意向占3.57%。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创业的态度也明显不同。
(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12]。关于动机,阿特金森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13]。关于成就动机,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其动机越强烈动机的种类越多其创业的意向也就越强。
(四)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们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为预见力、决策力和执行力三个部分。
预见力:即根据信息进行结果导向的预见能力。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面临怎样解决问题的情况,问题是固定的,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从各种线索中得出最佳方案,那么你就能显著提高成功率。通过面谈法对随机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70%的人都谈到了“前景”“预期”这样的词,而这70%创业的成果明显好于另30%,可见预见能力与创业意向也有一定的关联。
决策力:利用收集的信息中有效的信息对事件迅速做出
ABSTRACT 5
一、绪论 7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7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7
(一)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7
(二)自我认知 7
(三)成就动机 7
(四)问题解决的能力 8
三、外部因素分析 8
(一)政府政策的影响 9
(二)教育机制的影响 9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10
(四)社会因素 10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10
(一)问题 10
(二)对策 11
五、总结 11
致谢 13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且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创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且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伴随着经济体一体化的冲击,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近些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科技带来创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传统产业面临着调整,创业的作用于我国而言更为显著。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但由于社会所需岗位数量的局限性,在就业方面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大学生的创业问题随之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双创”的时代感召下,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系统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可以为评估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提供依据,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可以对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将创业定义为有利机会的存在和有事业心的个体的存在[2]。Low(1988)等人认为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可以为评估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提供依据,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可以对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将创业定义为有利机会的存在和有事业心的个体的存在[2]。Low(1988)等人认为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3]。后来Rauch(2006)等人发现创业者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异,开始脱离单一特质范畴并重视个人认知的影响作用[4]。Holcombe(2003)等人又从社会资本和先前知识等方面研究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5]。
国内方面,与创业相关的学术研究也相对丰富。叶映华(2009)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6]。刘海鹰(2010)采用个体特质因素和环境变量因素来预测大学生的个体创业意向[7]。张云川等(2011)对武汉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8]。
总体而言,以上的研究论述对提高学术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实践作用有限,因此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将以山东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发放问卷总数为87份,有效68份,其中男生39人,女生29人。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没意向中,男生占12.82%,女生占13.79%;比较没意向中,男生占12.82%,女生占17.24%;比较有意向中,男生占46.15%,女生占37.93%;有意向中,男生占10.26%,女生占10.34%。结果显示男女在创业意向上有区别,且男生的创业意向高于女生。
(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况的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察两个部分[9]。一些研究认为个体对创业的态度越积极,其创业意向越强烈[10],个体创业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创业意向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关联[11]。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也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强,能够根据对自身能力的判断来决定是否创业,分析创业的优势和阻碍。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有意向占21.05%,比较没有意向占10.53%,不确定占10.53%,比较有意向占42.11%,有意向占15.79%;对大二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有意向和比较没有意向都为0,不确定占28.57%,比较有意向占42.86%,有意向占28.57%;对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意向占21.43%,比较没意向占7.14%,不确定占28.57%,比较有意向占35.71%,有意向占7.14%;对大四学生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意向占7.14%,比较没意向占25%,不确定占17.86%,比较有意向占46.43%,有意向占3.57%。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创业的态度也明显不同。
(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12]。关于动机,阿特金森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13]。关于成就动机,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其动机越强烈动机的种类越多其创业的意向也就越强。
(四)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们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为预见力、决策力和执行力三个部分。
预见力:即根据信息进行结果导向的预见能力。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面临怎样解决问题的情况,问题是固定的,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从各种线索中得出最佳方案,那么你就能显著提高成功率。通过面谈法对随机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70%的人都谈到了“前景”“预期”这样的词,而这70%创业的成果明显好于另30%,可见预见能力与创业意向也有一定的关联。
决策力:利用收集的信息中有效的信息对事件迅速做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