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家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任人唯亲,而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家族成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聘请族外高管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家族成员与族外高管的信任问题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家族信任和族外高管经营绩效的有关基本理论,以我国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家族信任与族外高管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江苏部分地区调查问卷的结果,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论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键词 家族信任,族外高管,经营绩效
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假设及假设2
2.1 家族信任2
2.2 经营绩效3
2.3 家族信任与经营绩效4
3 研究方法5
3.1 研究对象5
3.2 研究工具6
4 数据分析和结果8
4.1 同源方差分析8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8
4.3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关系8
4.4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9
5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10
5.1 研究结论11
5.2 实践启示11
5.3 研究展望及不足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附录115
1 引言
在我国,每当提起家族企业时,人们通常把它等同于落后的、不符合潮流的企业类型。可是,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 ,家族企业都占据着企业市场的大片江山。中国自改革开放后,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1]。
家族企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家族成员的向心力与团结一致密切相关。家族成员由于血缘关系,彼此之间信任,目标一致,所以能够较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可是,家族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家族成员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企业的脚步,导致企业只能另谋出路,即寻找合适的人才来管理家族企业。于是,族外高管开始在家族企业中发挥作用。但是,族外高管想要融入家族企业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的,家族成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族外高管之间的信任问题也亟待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使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然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市场的运行,或宏观的调节,都不规范,所以中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因此,对家族企业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家”,而家族企业则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之间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依据,形成各自的团体,自然而然地对外来人员有一种排斥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产生隔阂,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而外来管理者也会因为不受组织信任而感到沮丧,对工作丧失热情,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研究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绩效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族成员与族外高管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氛围更加融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组织绩效。
关于信任问题,前人已经研究颇多了。尽管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信任领域还有一些缺点。如:很多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用性还有所欠缺;国内的研究沿用了许多国外的理论,还缺少一些实践,并且与我国的国情并不完全吻合。
而对于绩效,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企业业绩,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2]。而且,大多数的研究都是致力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而并非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当前家族企业的重要地位,以及族外高管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家族企业和族外高管这两个主体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数只是单纯对家族信任或经营绩效进行研究,而基于家族信任来研究族外高管绩效的却很少。
为此,本文将在中国家族企业的背景下,立足于信任理论与绩效理论,研究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经营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包括家族信任与族外高管绩效,对此二者做出有关模拟假设和验证,具体理论研究模板可见下图1。
/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2.1 家族信任
作为信任领域研究的领路人,西美尔(1900)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写到:“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强调了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力量[3]。但是各专家学者对信任的定义都是各执己见,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至今为止学术界都没有能够清晰地给信任做出准确定义,而只是将它按照大家公认的标准划分为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普遍信任是指规则、制度、法律等被大家普遍认同并遵守的信任类型;特殊的信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即“家族信任”。
家族信任是在家族企业中衍生出来的,所以,要想比较准确地懂得家族信任,把家族信任放在具体的家族企业情境中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家族企业。
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1987)认为,家族企业就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的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护最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的现代工商企业[4]”。唐纳利(1964)认为,在一个家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族成员来共同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而且整个家族能够在基于血缘关系的代代相传之间一直保持家族利益、政策及目标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企业才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我国学者曹德骏(2004)认为,所谓的家族企业,就是企业的所有权被一个家族所掌握,并且具有传承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家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亲缘关系、经营权和所有权。
家族信任是从家族企业这个特定的组织中衍生出来的,它的适用范围与实用性都是有限的,主要就是运用于家族企业,它仅仅存在于有亲缘关系的一个团体之中。而家族成员,包括家族管理者与所有权的拥有者都不太可能完全信任族外高管,他们更倾向于信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而能够进入家族企业中,并成为高层管理者,必然也是受到家族成员的认可与部分信任的。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家族成员对族外高管的信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仁慈信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家族信任就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家族成员普遍相信自己人,尤其是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而对外来者有一种排斥的心理。正是这种对外人的低信任度,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2.2 族外高管绩效
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假设及假设2
2.1 家族信任2
2.2 经营绩效3
2.3 家族信任与经营绩效4
3 研究方法5
3.1 研究对象5
3.2 研究工具6
4 数据分析和结果8
4.1 同源方差分析8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8
4.3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关系8
4.4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9
5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10
5.1 研究结论11
5.2 实践启示11
5.3 研究展望及不足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附录115
1 引言
在我国,每当提起家族企业时,人们通常把它等同于落后的、不符合潮流的企业类型。可是,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 ,家族企业都占据着企业市场的大片江山。中国自改革开放后,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1]。
家族企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家族成员的向心力与团结一致密切相关。家族成员由于血缘关系,彼此之间信任,目标一致,所以能够较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可是,家族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家族成员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企业的脚步,导致企业只能另谋出路,即寻找合适的人才来管理家族企业。于是,族外高管开始在家族企业中发挥作用。但是,族外高管想要融入家族企业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的,家族成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族外高管之间的信任问题也亟待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使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然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市场的运行,或宏观的调节,都不规范,所以中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因此,对家族企业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家”,而家族企业则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之间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依据,形成各自的团体,自然而然地对外来人员有一种排斥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产生隔阂,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而外来管理者也会因为不受组织信任而感到沮丧,对工作丧失热情,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研究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绩效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族成员与族外高管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氛围更加融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组织绩效。
关于信任问题,前人已经研究颇多了。尽管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信任领域还有一些缺点。如:很多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用性还有所欠缺;国内的研究沿用了许多国外的理论,还缺少一些实践,并且与我国的国情并不完全吻合。
而对于绩效,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企业业绩,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2]。而且,大多数的研究都是致力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而并非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当前家族企业的重要地位,以及族外高管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家族企业和族外高管这两个主体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数只是单纯对家族信任或经营绩效进行研究,而基于家族信任来研究族外高管绩效的却很少。
为此,本文将在中国家族企业的背景下,立足于信任理论与绩效理论,研究家族信任对族外高管经营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包括家族信任与族外高管绩效,对此二者做出有关模拟假设和验证,具体理论研究模板可见下图1。
/
2 研究理论及假设
2.1 家族信任
作为信任领域研究的领路人,西美尔(1900)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写到:“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强调了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力量[3]。但是各专家学者对信任的定义都是各执己见,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至今为止学术界都没有能够清晰地给信任做出准确定义,而只是将它按照大家公认的标准划分为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普遍信任是指规则、制度、法律等被大家普遍认同并遵守的信任类型;特殊的信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即“家族信任”。
家族信任是在家族企业中衍生出来的,所以,要想比较准确地懂得家族信任,把家族信任放在具体的家族企业情境中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家族企业。
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1987)认为,家族企业就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的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护最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的现代工商企业[4]”。唐纳利(1964)认为,在一个家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族成员来共同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而且整个家族能够在基于血缘关系的代代相传之间一直保持家族利益、政策及目标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企业才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我国学者曹德骏(2004)认为,所谓的家族企业,就是企业的所有权被一个家族所掌握,并且具有传承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家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亲缘关系、经营权和所有权。
家族信任是从家族企业这个特定的组织中衍生出来的,它的适用范围与实用性都是有限的,主要就是运用于家族企业,它仅仅存在于有亲缘关系的一个团体之中。而家族成员,包括家族管理者与所有权的拥有者都不太可能完全信任族外高管,他们更倾向于信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而能够进入家族企业中,并成为高层管理者,必然也是受到家族成员的认可与部分信任的。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家族成员对族外高管的信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仁慈信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家族信任就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家族成员普遍相信自己人,尤其是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而对外来者有一种排斥的心理。正是这种对外人的低信任度,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2.2 族外高管绩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