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流动意向因素实证研究以高校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社会上一直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保持较高关注度,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流动会给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带来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本文将借助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此来研究影响大学毕业生流动的因素。本文首先对“流动”此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分类界定,接着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流动因素划分为五个类别,以此来研究大学毕业生流动意向因素。最后再基于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三)研究内容综述 2
1. 因变量 2
2. 自变量 2
3. 理论依据 2
4. 概念鉴定 2
5. 研究目的 3
二、文献综述 3
(一)文献综述 3
(二)创新点 3
三、调查数据及研究方法 4
(一)调查数据 4
(二)研究方法 4
(三)问卷设计 4
1.构思 4
2.问卷参考 4
(四)大学生流动的统计描述 4
1.流动率 4
2.大学毕业生对毕业后就业地区的选择偏好 5
3.大学生流动的影响因素 5
四、结论 14
五、建议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附件: 17
大学生毕业后流动意向因素实证研究
——以南京高校为例
引言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否愿意留在某个地区就业发展,对该地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影响大学生毕业后流动的影响因素颇多,如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观念、个人喜欢等等。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自改革开放后便在中国受到了普遍的研究与证实,随着户籍制度以及经济的发展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分割对 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动产生了越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越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研究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意向因素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流动状况是什么状态呢?性别对毕业生流动是否有显著差异?大学毕业生是否依旧延续大量涌入一级市场的形势呢?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哪些因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了?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将把流动明确的界定为五个类别,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点,将流动因素分为五个类别,之后进行回归分析、交叉分析,以此得出结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应届大学生毕业规模化且数量增长迅猛,求职人数屡屡创新高:2017年的就业总量将超过1600万,其中包括近800万应届生,以及往届生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时,海外归来的学子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国内就业竞争的压力。
报道上经常用“就业难,招聘难”等关键词形容当前的就业趋势,呈现当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应届生都希望毕业后流动到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这些城市可以给予大学生更高的发展平台、更多的薪资报酬以及更优质的资源,以至于大量毕业生从二级劳动市场流向一级劳动市场。
(二)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流动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了人才分布不均匀、就业难,招工难等现象。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可以有效了解我国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流动状况;探究影响大学生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促使人才分布均匀,更好的带动国家发展。
(三)研究内容综述
因变量
五种流动类型: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不动。
自变量
人口特征变量、经济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稳定性因素、个人发展因素、保障性因素。
理论依据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也被称为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因素方面上呈现收入较高的特征、稳定性因素方面呈现工作稳定性高的特征、工作环境因素方面呈现工作条件好的特征、个人发展因素方面呈现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的特征、保障性因素方面呈现出具备更加完善的保障性福利的特征;而二级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
概念鉴定
(1)流动类型界定
英国学者菲戈安在《区域科学年鉴》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以大学毕业生的人口特征因素、大学毕业生的户口所在地、大学毕业生的学校所在地和期望工作所在地进行组合,最终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流动的情况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继续流动:发生两次流动,具体为大学生从户口所在地流动到求学地,毕业后又从求学地流动回户口所在地和求学地以外的地方就业。2、返回流动:发生两次流动,具体为大学生从户口所在地流动到求学地,毕业后又流动回户口所在地。 3、前期流动:发生一次流动,具体为大学生从户口所在地流动到求学地,之后就留在求学地就业。4、后期流动:发生一次流动,具体为大学生在户口所在地就读大学,毕业后流动到其他地方就业。5、不动:没有发生流动,具体指大学生在户口地上学,毕业后也留在户口地就业【1】。
(2)地区范围界定
①东部地区: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