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安全稳定发展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其中安全是稳定发展的前提。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高校安全稳定问已然成为国家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的问题。做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部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一方面面临全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本人间断性入驻过陕西省六所民办高校从事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三年,从中发现,部分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虽然在学校领导关注的层面上,但是落到实处却效果并不是很好,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日趋明显于社会化现象,由于校区大多高校建于郊区,相应的各大校园及其周边的安全稳定环境日益复杂。民办高校校园日趋复杂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通过调研、个案分析,了解陕西省民办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安全管理者的综合技能素质及体系的不完善;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高校对安全稳定工作不够重视等,针对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学院的安全与稳定管理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丰富和完善陕西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外延,从而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推向深入。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评价 3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 主要研究方法 3
1.4.1文献研究法 3
1.4.2比较研究法 3
1.4.2个案分析法 3
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
2.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安全管理的现状 4
2.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5
2.2.1学校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6
2.2.2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浅薄 7
2.2.3环境因素影响着学校安全稳定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2.2.4学校对安全稳定工作不够重视 9
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3.1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10
3.2学校管理水平与当代大学生宣扬个性发生冲突 11
3.3缺乏具有民办高校特点的机制 11
4创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安全稳定管理机制的建议 13
4.1 完善并科学实施管理机制 13
4.2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效果 13
4.3加强学院内及周边环境的维稳力度 14
4.4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14
5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高校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继承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了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受国家相关政策和实际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在主观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上呈现出了一种被误导的现象,导致高校学生很难快速的融入社会中,适应自己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高校学生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与安全教育问题急需要得到改善。高校的安全稳定建设是国家重中之重的艰巨任务,而校园和谐稳定与否直接取决于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及安全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管理与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通过本课题研究,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剖析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并创新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机制,使其不断完善。从而可以较全面理清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制度结构、组织管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瓶颈或者影响因素,从而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分析及对策指导。
1.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安全稳定管理体制的分析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外延,从而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推向深入。习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安全日中指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高校安全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是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机制办学理念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高校文化逐步开放,同时也暴漏出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大学生活的稳步开展,就必须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大学生安全教育。本文围绕对陕西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体制的分析与研究,就相应的改进策略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管理这个课题的研究,仅限于政府及相关单位安稳工作的具体措施、部署或者总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保卫部门的法律地位、自然灾害事故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及安全教育等方面,对象上尤其侧重于大学生自杀现象、心理或者人格消极的反映、宿舍、食品卫生安全的预防及处理机制上,还没有“大安全”的概念和理论。通过文献检索看出,目前关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研究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支撑。
现阶段研究应该也正在导向于“大安全”理论,高校“大安全”是指由高校统一领导,各部门包括社会共同参与,合理整合可用资源,对造成人、财、物及公共秩序、教学研究秩序的各种危害或威胁因素给予全面、系统的预防和控制的观念。韦焕雨《论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效安全工作的关系》;吴成国、苗国厚《依托高校党建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蒋拥军《大学生社团参与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及发展思路》等,在思路和观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些研究比较分散,没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至于从转型社会冲突与陕西民办高校特殊性结合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的,更是很少。本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作为调查分析的对象,从方法论上看,它是可控的。陕西民办高校因为各种因素的介入,安全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接受与学习属于被动,导致普遍性不是很强。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其内部矛盾更加突出,但它的现状和问题在中国不是特殊性的,而更具有普遍意义。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模式相比较国内而言,还是比较完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禹勇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提到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等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国外高校把学校安全作为学期的第一项任务,在美国政府看来,学校暴力与教育方针是不相容的,保证学校安全与稳定发展是一个庞大而又艰巨的工程。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课本之中,通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重理论实际结合。(2)合作式教学模式。国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在将学生划分成很多小组,实现分组合作、教师和学生合作,达到共同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的目的。由于国外国家教育与政治结合强大政策下,安全教育工作方针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中小学的安全教育上面,而有关大学的安全稳定管理与安全教育方面却很少。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看出,目前关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研究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民办高校保守不变的安全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落后的安全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素质有所欠缺。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机制研究与创新应该是从各个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形成“大安全”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体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4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