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农业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目录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已成为对资源的竞争,其中人才资源的竞争最为激烈,信息、技术等资源的竞争究其根本都是对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中科技创新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如何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科学管理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更需要有农业科技人员传播、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当然,农业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明本身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在管理和开发他们的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步骤。由于农业科技工作具有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性、科研成果价值的滞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评价应有符合其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的特有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多年来,在农业科技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但是,目前仍缺乏一个能够体现出行业特点的、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建设工作仍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往往导致部分科研成果不能被正确地看待,难以形成重大影响,也不利于农业科技人员潜心钻研和开展长期地、系统地深入工作,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本研究基于现状,试图在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确定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计算出各类指标的权重大小,由此构建科技人员评价指标模型,以运用到对科技人员的定量评价中。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农业大国的身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农业科技人员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在书中写过“一个农民如果仅仅是依靠劳动在田间挥洒汗水、埋头耕作,而不会运用相关的农业知识,那么即使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也不一定会获得大丰收。而对于一个拥有并擅于运用丰富农业科学知识的农民来说,在贫瘠的土地上通过运用其自身的知识,也能获得丰收[1],具体包括机械的使用方法、植物的种植技术、动物的养殖手段、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等。”由此看来,即使是在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耕作中,也需要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理论。目前我国大力实施“三农”政策,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政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科技人才,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技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是农业人才工作的主阵地,是实施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才的规模需求不断扩大,对其能力和业绩也有了高标准;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对农业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使农业科技人才结构进一步科学化;三是国际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农业科技人才的质量有所提升,能够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农业科技人员不断强化其自身素质,时刻更新所学的知识[2]。
在深化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指出农业科研院所全面实施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行动即将拉开大幕。农科院是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与追随国家政策方针等大方向、大形势等方面都具有较高地位。为了满足国家农业政策的需要,农科院依据我国形势,发现在农业方面如何为农业上吸收高科技人才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建立完善的现代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并且应用于选拔农科人才的实践当中去势在必行。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急需构建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而人才能力建设作为其中的主要环节,是评价科研院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能够反映科研院所的实际科研水平,所以如何进行良好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员的科研创新水平刻不容缓,这一现实问题是我们眼下最应该重视和解决的。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评价是现代农业科技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合理评价农业科研人才是农业科技评价体系的焦点[4],评价结果可以为科学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次年12月,教育部就科技评价改革问题发布了一些重要文件,主要内容是深化高校改革,这些文件为创立完善的科技评价指明了方向,在针对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等不同工作对象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工作类型方面提出了分类评价的要求,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完备清晰的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包括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学科建设、学风诚信问题等[5]。并于2014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依照改革意见,联合国内高校首次开展了关于科技评价改革的试点活动,在典型地区开展“先行先试”行动。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继出台并加快建立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不管是当前国家政策的实施,还是现行的人才评价方式都需要我们对不同的人才进行分类与处理,构建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做到“专项专精”“精益求精”,更好的进行我国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进而避免了人才流失,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二)研究意义
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和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乃至全世界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我国的兴农政策贡献颇多。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机构,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针[6]。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农业科技人员的激励、开发具有重要的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能够客观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的绩效以及相关政策实施效果,为下一步人员战略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丰富绩效评价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内容,充实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