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高校社团激励机制及优化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同时大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然而,尽管大学生社团数量迅速增加,但大学生社团的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而在社团管理中,社团激励机制作为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尚未有效建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组织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正因为如此,对大学生社团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不仅是理论层面的,也是基于实际的,通过研究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社团发展。本文以大学为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社团激励现状,并运用激励机制相关理论,提出了有效建立激励机制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给学生社团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可行化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应用前景 1
1.2.1国内外研究概况 1
1.2.2高校社团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2
2.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3
2. 1大学生社团的特征分析 3
2.1.1开放性 3
2.1.2自觉性 3
2.1.3独立性 4
2.2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内涵 4
2.2.1诱导因素的集合 4
2.2.2行为导向制度 4
2.2.3行为幅度制度 5
2.2.4行为时空制度 5
2.2.5行为归化制度 5
3.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5
3.1 大学典型性分析 5
3.2大学社团激励状况现状 6
3.2.1大学社团概况 6
3.2.2大学代表性社团激励现状 6
(一)四个社团相似的激励方式 6
(二)四个社团个性化的激励方式 7
3.3大学社团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归纳 8
3.3.1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缺陷阻碍了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8
3.3.2缺乏对社团成员的需求分析,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 8
3.3.3社团目标不甚明确,激励机制缺乏导引性 9
3.3.4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缺乏公平合理性 9
4.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建构及有效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的对策 10
4.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11
4.3加强社团管理制度的建设 11
4.4加大社团资金设施的投入以及资源合理配置 12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高校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及优化研究
——以大学为例
引言
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从当前很多方面的发展来看,我国对于大学生社团的研究方向不断增多,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内容也是不断的深化。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一定的层面进行的,比如,从大学生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社团管理模式等角度来进行探讨研究的。而对农业类大学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的针对性研究很少,尤其是激励和优化等方面。本文以大学社团为例对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激励机制现状和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为高校学生社团建立良好的社团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提供了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义,同时从当前发展的现状来说,大力的推行这种社团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的一些问题,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的优化,这将进一步提升社团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社团良性健康发展,使社团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应用前景
1.2.1国内外研究概况
例如,方建强等人的《江苏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对江苏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江苏省6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方建强等人的研究表明,包括大学在内的高校学生社团存在成员理解不清,活动质量差等问题,联系不足和其他问题,应该进行社会化和系统管理。品牌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真正反映当代教育特点的大学协会。兰亚明在“新世代大学社团的特点,问题及其启示”中指出,在全球化,网络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及所谓的“80后”进入大学校园的趋势,一些新生事物应该在大学和大学生之间传播。但是,他在新时代背景下就社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青年工作提出了建议。
1.2.2高校社团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2.1大学生社团的特征分析
根据学生社团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本文认为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大学生社团的开放性主要指灵活地接受社会信息,多种渠道地开展社团活动。 正是因为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因此,他们在很多的信息以及学习知识方面都是比较开放的。大学社团比较重视彼此信息的交流,一般情况下,大家的言论和知识的学习都是比较开放的,因为只有彼此之间加强交流,才能更加深入的分享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能力,真正的实现在社团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的目的。
2.1.2自觉性
从学生社团组建的一开始,社团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被全体成员认可和接受的行为准则作为整个团体活动的标准。一旦行为规范在社团中形成,在每个社团成员心目中形成共识,就能够保证每一个成员都按照社团规则行事,真正的保证社团各种活动及组织的一致性,实现社团更加良好的发展。
2.1.3独立性
2.2大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内涵
激励机制是综合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实现激发和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机制。而激励是指借助高层次努力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意愿,其实质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根据动机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来了解激励机制的含义:
2.2.1诱导因素的集合
从激励机制的根本层次上来说,激励作用的实现都是基于大量的诱导因素的作用。这些诱导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很多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具有的资源充分的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对于学生社团来说,其诱导因素激励体现在社团经费的提供和社团活动的费用报销,以及对社团管理者的各项激励制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