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以x公司为例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呈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员工绩效管理的问题,于是,许多企业都进行了绩效管理改革。本文以X公司为例,从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考核的实施、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和绩效考核反馈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公司2016至2017年的绩效管理情况。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组织架构和被考核员工的具体情况,从制度和执行两个层面分析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此例来给同类型的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以借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
1.研究目的1
2.研究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1.概念界定2
2.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研究2
(三)研究方法4
1.文献研究法4
2.访谈法4
3.个案分析法4
二、X公司绩效管理基本情况4
(一)X公司概况4
1.X公司背景介绍4
2.X公司组织结构及人员特点4
(二)X公司绩效管理状况5
1.绩效计划的制定 5
2.绩效考核的实施5
3.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6
4.绩效考核反馈7
(三)X公司绩效管理结果分析7
1.X公司绩效管理结果7
2.X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分析及原因9
三、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改革的建议和措施11
(一)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11
1.落实公司发展战略11
2.科学的制定绩效管理制度11
3.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内容11
(二)从执行层面解决问题12
1.从管理层层面看12
2.从基层员工层面看12
四、小结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附表1考核负责人员表13
附表2管理人员绩效计算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表14
附表3呼叫业务个人绩效工资计算依据表14
附表4采集业务个人绩效工资计算依据表15
附件5访谈提纲15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以X公司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查阅文献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资料收集法和访谈调查法,以X公司为例,收集X公司近一年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结果,通过对整个绩效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从而研究X公司绩效管理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也能对该类型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上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研究意义
(1)学术理论意义
有利于丰富学术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应用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普通物力资源的竞争,而逐渐变成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应用,也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使其也面临着更多重的挑战,其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具体来看,员工的效率更是极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从绩效管理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好的找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切入点。许多文献中多研究的是宽泛的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从绩效管理角度切入的较少,本文的绩效管理研究视角可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2)现实意义
给X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分析X公司的一系列的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X公司发现自身管理的缺陷,同时给予一定的管理方法上的建议,让X公司更好的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给与X公司相似的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案例。通过对X公司的研究,本文会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以为其他的中小民营企业做绩效管理决策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1)中小民营企业概念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学者们大都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与其相配套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所指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形态小,投资规模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大企业形态标准来确定。而关于民营企业一词的定义有很多,且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有许多争论。下面来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两类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指企业性质是非公经济的,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体企业均统称为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国有、集体经济而言,是指其投资主体是自然人、私营企业、自然人合伙企业、外资企业等,投资建立的企业,在《公司法》中,是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只要没有国有资本的其他类型企业中,均属民营企业[1]。第二种观点认为,以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资本的企业即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本文采纳的是第一种观点,并且根据7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属于中小民营企业这一现状,所以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就称作中小民营企业[2]。
(2)绩效管理概念界定
“绩效管理”这个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研究者Beer和Run率先提出,他们将绩效管理定义为“管理、度量、改进绩效并且增强发展的潜力”。Boland和Fowler[3]则认为绩效管理应包含绩效测量、绩数指标、绩效评估和质量控制。
国内学者林新奇[4]认为,绩效管理是对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与结果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充分发挥每个员工潜能,提高其绩效水平,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以此改善组织绩效的过程。赵国军[5]认为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以及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