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外包”背景下的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其激励机制探究
摘要:本文以南京L公司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参考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和利科特五点量表法基本原理,将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为职业发展、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组织管理和考评激励5项。每一项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小项,共25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L公司正式员工相比,该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总体满意度较低。其中劳务派遣员工对企业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方面的满意度明显较低。通过问卷分析的结果还可以看出劳务派遣员工以及正式员工对该公司的激励制度满意度均较低。根据研究结果,影响劳务派遣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薪资福利待遇缺乏竞争力以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1.经济形势变化 2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2
3.国家政策支持 2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实践意义 2
(三)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3
1.研究目的 3
2.研究内容 3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3
(五)创新之处 4
二、文献综述 4
(一)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理论研究 4
1.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 4
2.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不足 4
(二)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研究 5
1.员工满意度的概念 5
2.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5
3.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 5
三、研究设计 6
(一)总体构思 6
(二)研究工具 6
(三)研究对象 6
四、数据分析统计 7
(一)被调查者样本分析 7
1.正式员工样本结构分析 7
2.外包员工样本结构分析 7
(二)总体及各因素的满意度得分 8
(三)信度检验 8
(四)效度检验 8
(五)员工不同个体特征满意度差异分析 9
1.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满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的比较分析 9
2.不同性别员工满意度分析 9
3.不同学历员工满意度分析 10
4.不同年龄员工满意度分析 11
5.不同职称员工满意度分析 12
6.不同岗位类别员工满意度分析 13
(六)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4
1.总体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4
2.正式员工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5
3.外包员工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6
4.外包员工不同个体特征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7
五、主要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18
(一)主要结论 18
(二)外包员工激励现状 18
1.保健因素欠缺,激励因素不足 18
2.薪资缺乏竞争性 18
3.激励动力不足 19
4.忽视外包员工福利 19
5.激励不分个体差异 19
6.绩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9
(三)政策建议 19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9
2.激励机制多样化 19
3.实施合理的薪酬制度 19
4.细分激励对象 20
六、结束语 20
(一)本研究的不足 20
1.样本取样 20
2.测量工具 20
3.激励制度 20
(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0
1.测评工具改进 20
2.不同行业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20
3.不同企业性质对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20
4.人力资源服务商对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1
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员工对于外包的接受度 21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1:调研问卷 22
附录2: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维度统计表 24
“人力资源外包”背景下的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其激励机制探究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经济形势变化
据统计,这几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呈现一个趋势: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导致劳动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萎缩,知识型产业日渐兴起。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架起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以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异军突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常,我们将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分为两大类即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合同制和劳务派遣制佣工并存的情况。劳务外包作为一种特殊的佣工方式不仅满足了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的要求,更为我们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提供了潜在动力。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1990年,Gary Hamel和L.K.Prahalad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该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一名词,直译为“外部寻源”,是指组织为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部分交给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公司,以此来创造更大利润的一种商业管理模式。【2】
客户类型的不同导致外包的具体种类也多种多样。早期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由于发展不成熟,仅限于餐饮,保洁、安保等非技术性岗位;后期随着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模式逐渐被更多的行业所接受和使用。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风行使得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员工工作满意度也慢慢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学者对员工满意度这一主题做出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JSS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明尼苏达问卷、员工满意度AHP指标体系等。是以,针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早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根基和研究工具。
3.国家政策支持
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和企业核心人才的竞争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则人力资源外包,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集中人力财力获得核心业务的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规模即将达到800亿美元。【3】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快速膨胀起来,特别是在中国陆续颁布《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后。《劳动合同法》中还特地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一方面使这种模式有了法律法规上的依据,另一方面是国家对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支持的一种表现。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1.经济形势变化 2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2
3.国家政策支持 2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实践意义 2
(三)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3
1.研究目的 3
2.研究内容 3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3
(五)创新之处 4
二、文献综述 4
(一)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理论研究 4
1.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 4
2.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不足 4
(二)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研究 5
1.员工满意度的概念 5
2.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5
3.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 5
三、研究设计 6
(一)总体构思 6
(二)研究工具 6
(三)研究对象 6
四、数据分析统计 7
(一)被调查者样本分析 7
1.正式员工样本结构分析 7
2.外包员工样本结构分析 7
(二)总体及各因素的满意度得分 8
(三)信度检验 8
(四)效度检验 8
(五)员工不同个体特征满意度差异分析 9
1.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满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的比较分析 9
2.不同性别员工满意度分析 9
3.不同学历员工满意度分析 10
4.不同年龄员工满意度分析 11
5.不同职称员工满意度分析 12
6.不同岗位类别员工满意度分析 13
(六)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4
1.总体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4
2.正式员工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5
3.外包员工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6
4.外包员工不同个体特征满意度及各因素分析 17
五、主要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18
(一)主要结论 18
(二)外包员工激励现状 18
1.保健因素欠缺,激励因素不足 18
2.薪资缺乏竞争性 18
3.激励动力不足 19
4.忽视外包员工福利 19
5.激励不分个体差异 19
6.绩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9
(三)政策建议 19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9
2.激励机制多样化 19
3.实施合理的薪酬制度 19
4.细分激励对象 20
六、结束语 20
(一)本研究的不足 20
1.样本取样 20
2.测量工具 20
3.激励制度 20
(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0
1.测评工具改进 20
2.不同行业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20
3.不同企业性质对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20
4.人力资源服务商对外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1
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员工对于外包的接受度 21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1:调研问卷 22
附录2: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维度统计表 24
“人力资源外包”背景下的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其激励机制探究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经济形势变化
据统计,这几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呈现一个趋势: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导致劳动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萎缩,知识型产业日渐兴起。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架起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以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异军突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常,我们将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分为两大类即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合同制和劳务派遣制佣工并存的情况。劳务外包作为一种特殊的佣工方式不仅满足了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的要求,更为我们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提供了潜在动力。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1990年,Gary Hamel和L.K.Prahalad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该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一名词,直译为“外部寻源”,是指组织为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部分交给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公司,以此来创造更大利润的一种商业管理模式。【2】
客户类型的不同导致外包的具体种类也多种多样。早期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由于发展不成熟,仅限于餐饮,保洁、安保等非技术性岗位;后期随着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模式逐渐被更多的行业所接受和使用。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风行使得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员工工作满意度也慢慢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学者对员工满意度这一主题做出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JSS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明尼苏达问卷、员工满意度AHP指标体系等。是以,针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早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根基和研究工具。
3.国家政策支持
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和企业核心人才的竞争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则人力资源外包,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集中人力财力获得核心业务的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规模即将达到800亿美元。【3】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快速膨胀起来,特别是在中国陆续颁布《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后。《劳动合同法》中还特地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一方面使这种模式有了法律法规上的依据,另一方面是国家对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支持的一种表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