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分析及对策
当前,随着创业理念的兴起,小微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与规范完善的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较为突出的就是用工难和高流失率现状的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访谈的方法,对小微企业用工短缺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小微企业用工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管理建议和相关对策。关键词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影响因素,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 文献综述 2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2
2.2 用工短缺的概念2
2.3 国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3
2.4 国内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 4
3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影响因素研究调查与分析 5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5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5
3.3 研究过程6
3.4 访谈的设计与分析6
3.5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影响因素研究 9
4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研究对策及建议 11
4.1 企业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1
4.2 政府层面的对策及建议14
4.3 就业者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5
结 论 17
致 谢18
参 考 文 献19
附录 2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身处21世纪,这个经济社会快速跃进的时代,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地发展,“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动打开市场,采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制度,近年来,随着党十七大的召开,“全面实施就业扩大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选择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小微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成长着,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用工短缺”这个尴尬的局面,不得不承认,与大企业相比,一方面小微企业几乎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什么竞争优势,它们资源匮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议价能力,薪酬福利待遇不如人意,很多择业者很难看到令人心动的发展前景,在某些方面,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灵活多样,但其管理模式单一,管理制度不规范,太过于追逐眼前利益,这是小微企业自身的致命缺陷;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企业用工成本飞速增长,这就缩短的这些小微企业的寿命,宏观上讲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而且减缓了市场资源流通以及重新分配,在微观层面,创业的失利无疑挫伤了创业者的信心,公司的倒闭也会令很多人就此失业,社会保障随之面临更大的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探究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依托当前用工短缺的现状,调查分析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缓解小微企业用工难的状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小微企业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留住更多的人才提供参考[]。
1.2.2 研究的意义
现今,众多小微企业诞生成长,但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是当下他们面临的一大困境,人才的高流失率,不仅严重挫伤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而且不利于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更不利于国民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小微企业用工困境的影响因素,为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改进的方向,使得小微企业成为就业的吸铁石[]。
2 文献综述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
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教授郎咸平的理论定义,小微企业主要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个体户以及作坊式企业,我国对小微企业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资产总额以及所处行业的特点;而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小型企业管理局将全职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定义为中小企业,在这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中小型企业具备着协调经济发展的功能。
2.2用工短缺的概念
用工短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个人口总数多达十几亿的国家,企业的岗位空缺现象却异常严峻。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用工短缺”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替代性极强的廉价低端劳动力,他们的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用工短缺”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早已登上经济舞台,很多学者在20世纪中旬就开始关注这些小型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在“用工短缺”方面,国外学者很少有针对性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现成调查方法也是少之又少,只能借鉴临近理论。而由于我国的经济特性,小微企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走向经济舞台,国内经济学家也只能根据发展中涌现的问题去构思具体的解决对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难问题的研究,学者大多立足于小规模的区域或城市去主抓企业融资问题。
2.3国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
在上世纪,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用工环境(包括客观的工作环境、个人薪酬、社会保障以及人际关系、晋升发展空间等)的好坏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密不可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证明良好的工作氛围,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依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忠诚度;马斯洛(1943)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低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用工环境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能留住人最重要的不仅是优厚的薪酬和较好的晋升机会等保健因素,更要紧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激励,由此他注重培养家文化,提出利润分享和员工购股计划。综上,良好的用工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更能构架和谐的劳动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开发个人潜力,从而快速实现企业长期目标,而工作场所的安全、个人薪酬福利待遇、职业上升渠道以及精神激励等相关方面是影响企业用工或者员工流动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曾在各州专设小微企业局并且颁布相关法律,如《小微企业促进法》、《民法典》、《反限制竞争法》等,为了保护那些自由职业者等特殊职业群体的权利,他们曾专设法律[]。而同一时期的日本,政府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此举完善了企业招工、用工的法律背景,在这段时期,有很多关于企业用工的政策法规,如在1963年颁布的《小微企业基本法》,99年据此法所修改的其他30余部法律。进入2000年后,很多学者有了新的见解和看法,Anonymous认为,小微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方面与大企业或国家机关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更看重的是员工对所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力,而不是例行公事的能力。较之卓越领导力,小微企业更重视新员工对企业的适应性,在招聘政策方面倒是与大型企业相差无几 [];此外,Soonae Park,KyungMin Nam认为虽然传统因素如工资福利和每周工作时间是导致市场对小微企业偏见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沟通的不完全,例如公司缺乏识别潜在员工的能力或者工作描述的不完善以及员工缺乏入职培训的机会等是劳动力缺失趋于恶化的导火索[]。Shaohua Zhan则认为在当前应届毕业生方面,小微企业更希望毕业生能够立刻创造显而易见的短期效应,而大型机构更愿意聘用可塑性强的应届生,会优先培养新入职员工的能力,注重其长期发展,因为他们有充足的资本去培养属于他们本公司的人才[]。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 文献综述 2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2
2.2 用工短缺的概念2
2.3 国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3
2.4 国内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 4
3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影响因素研究调查与分析 5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5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5
3.3 研究过程6
3.4 访谈的设计与分析6
3.5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影响因素研究 9
4 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研究对策及建议 11
4.1 企业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1
4.2 政府层面的对策及建议14
4.3 就业者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5
结 论 17
致 谢18
参 考 文 献19
附录 2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身处21世纪,这个经济社会快速跃进的时代,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地发展,“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动打开市场,采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制度,近年来,随着党十七大的召开,“全面实施就业扩大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选择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小微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成长着,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用工短缺”这个尴尬的局面,不得不承认,与大企业相比,一方面小微企业几乎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什么竞争优势,它们资源匮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议价能力,薪酬福利待遇不如人意,很多择业者很难看到令人心动的发展前景,在某些方面,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灵活多样,但其管理模式单一,管理制度不规范,太过于追逐眼前利益,这是小微企业自身的致命缺陷;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企业用工成本飞速增长,这就缩短的这些小微企业的寿命,宏观上讲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而且减缓了市场资源流通以及重新分配,在微观层面,创业的失利无疑挫伤了创业者的信心,公司的倒闭也会令很多人就此失业,社会保障随之面临更大的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探究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依托当前用工短缺的现状,调查分析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缓解小微企业用工难的状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小微企业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留住更多的人才提供参考[]。
1.2.2 研究的意义
现今,众多小微企业诞生成长,但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是当下他们面临的一大困境,人才的高流失率,不仅严重挫伤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而且不利于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更不利于国民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小微企业用工困境的影响因素,为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改进的方向,使得小微企业成为就业的吸铁石[]。
2 文献综述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
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教授郎咸平的理论定义,小微企业主要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个体户以及作坊式企业,我国对小微企业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资产总额以及所处行业的特点;而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小型企业管理局将全职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定义为中小企业,在这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中小型企业具备着协调经济发展的功能。
2.2用工短缺的概念
用工短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个人口总数多达十几亿的国家,企业的岗位空缺现象却异常严峻。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用工短缺”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替代性极强的廉价低端劳动力,他们的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用工短缺”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早已登上经济舞台,很多学者在20世纪中旬就开始关注这些小型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在“用工短缺”方面,国外学者很少有针对性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现成调查方法也是少之又少,只能借鉴临近理论。而由于我国的经济特性,小微企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走向经济舞台,国内经济学家也只能根据发展中涌现的问题去构思具体的解决对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难问题的研究,学者大多立足于小规模的区域或城市去主抓企业融资问题。
2.3国外关于小微企业用工短缺的研究
在上世纪,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用工环境(包括客观的工作环境、个人薪酬、社会保障以及人际关系、晋升发展空间等)的好坏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密不可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证明良好的工作氛围,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依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忠诚度;马斯洛(1943)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低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用工环境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能留住人最重要的不仅是优厚的薪酬和较好的晋升机会等保健因素,更要紧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激励,由此他注重培养家文化,提出利润分享和员工购股计划。综上,良好的用工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更能构架和谐的劳动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开发个人潜力,从而快速实现企业长期目标,而工作场所的安全、个人薪酬福利待遇、职业上升渠道以及精神激励等相关方面是影响企业用工或者员工流动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曾在各州专设小微企业局并且颁布相关法律,如《小微企业促进法》、《民法典》、《反限制竞争法》等,为了保护那些自由职业者等特殊职业群体的权利,他们曾专设法律[]。而同一时期的日本,政府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此举完善了企业招工、用工的法律背景,在这段时期,有很多关于企业用工的政策法规,如在1963年颁布的《小微企业基本法》,99年据此法所修改的其他30余部法律。进入2000年后,很多学者有了新的见解和看法,Anonymous认为,小微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方面与大企业或国家机关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更看重的是员工对所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力,而不是例行公事的能力。较之卓越领导力,小微企业更重视新员工对企业的适应性,在招聘政策方面倒是与大型企业相差无几 [];此外,Soonae Park,KyungMin Nam认为虽然传统因素如工资福利和每周工作时间是导致市场对小微企业偏见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沟通的不完全,例如公司缺乏识别潜在员工的能力或者工作描述的不完善以及员工缺乏入职培训的机会等是劳动力缺失趋于恶化的导火索[]。Shaohua Zhan则认为在当前应届毕业生方面,小微企业更希望毕业生能够立刻创造显而易见的短期效应,而大型机构更愿意聘用可塑性强的应届生,会优先培养新入职员工的能力,注重其长期发展,因为他们有充足的资本去培养属于他们本公司的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