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 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了“人才储备”战略,中国也不例外。我国人才培育方式正在进行过渡转换,高等教育的不断推广,高校的扩招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也突显出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这其中的一员,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政府对民族问题处理和解决,更有助于带动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学生众多,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除了在学习生活中的关心,学校更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多次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就业意向的调查,还在2015年召开了2015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并表明学校会积极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妥善安排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安置。本文是基于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成果上,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现实实际,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解,阐述清楚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找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也尝试性的对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研究做一些理论性的补充。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3
2.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 3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 3
2.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 4
2.2.2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疏理 4
2.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5
2.3.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去向调查 5
2.3.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6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措施 8
3.1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8
3.2 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9
3.3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策疏理 4
2.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5
2.3.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去向调查 5
2.3.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6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措施 8
3.1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8
3.2 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9
3.3 “校企结合”多途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附录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攀升,每年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注入人才竞争市场,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局面也更为严峻,而作为大学生中的另一支队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之间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如: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综合技能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竞争或选择岗位职业上,处于较为劣势的一方,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是呈下降趋势的。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安定,更有习总书记“四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可见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也是我们兴邦定国的一重要举措[1]。
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除了每年大学生人数的屡创新高,就业单位的各种任职条件之外,也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紧密相关。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仅要考虑外部市场原因,更要根据自己实际条件结合起来的双向选择。虽然说现在的市场自由选择的,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时仍受到种种制约。所以,完善市场制度,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学校、个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与努力之下才能够完成的。本文是基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尤为必要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研究的。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更关乎民族之间的安定与团结。我国现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借助这些专家和学者所提出或做出的研究建议及成果,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尝试性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进行理论性的补充,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2)实际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之一,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缓解或解决社会矛盾。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为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学校召开了关于2015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结合这些实际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2.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自身就业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同样不可避免的面对着这些难题。目前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主要表现:①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逐渐下降,中国教育正面临由“精英式教育”向“普通式教育”的过渡时期,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再向市场提供丰富劳动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与就业压力[2]。事实上,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是逐渐下降的,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更艰巨挑战。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岗位的减少,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拉大,更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因此,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是逐渐下降的;②区域环境选择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开放了许多惠民政策。与此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会把就业区域影响因素考虑进去[3]。例如: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法律保障、资金支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此,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考虑国家对与民族地区的一些政策来进行就业选择、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归属感;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的习俗以及民族的信仰都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着环境的变换而轻易改变,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很难对新的环境产生归属感,无法真正融入外界生活,在选择就业、工作的环境时,选择一个让自己有归属感的就业环境也是他们所会考虑的。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下,立足于本校实际、积极落实各项少数民族就业政策,以下为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解特从这几方面进行:
2.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
既然要从就业能力这个方面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就要先明白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就是指获得和保持一份工作的能力,不仅包括找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良好职业生涯的的能力。每年都会面向社会广泛招生,其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就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除了社会、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的条件之外,我们应该更清楚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虽然每年都在增加,学校也积极安排各种校园招聘会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进行安置,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造成之外,有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升的。不可否认,少数民族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些差距可能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同样就业竞争时,会处于劣势的一方。据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之后,有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返乡就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就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除了自身民族归属感的驱使之外,对于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大部分少数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7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