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未来,影响深远,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结构性失业是导致大学生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和全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相似。本文以西安市大学毕业生为主体,分析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表现形式及原因。探寻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途径。分析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以市场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科学规范劳动力市场,打破阻碍大学生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障碍,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训,并为创业提供制度保障等,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率。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2.1 理论意义 1
1.2.2 实践意义 2
2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3
2.1 经济性结构失业 3
2.2 区域性结构失业 3
2.3 观念性结构失业 4
2.4 层次性结构失业 4
2.5 专业性结构失业 5
2.6 素质结构性失业 5
3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表现 6
3.1 供求不均衡,供求矛盾突出 6
3.2 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失业突出 6
3.3 人才使用错位,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6
3.4 市场机制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困难 7
4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8
4.1 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技术性就业岗位短缺 8
4.2 高校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致使人才供求结构失衡 8
4.3 制度设计不合理,妨碍了劳动力自然流动 8
4.4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岗位选择不能合理定位 9
4.5用人单位歧视现象突出,人才使用错位 9
4.6 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选择成本增加 9
5 解决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10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解经济结构 10
5.2 深化体制改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3 制度设计不合理,妨碍了劳动力自然流动 8
4.4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岗位选择不能合理定位 9
4.5用人单位歧视现象突出,人才使用错位 9
4.6 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选择成本增加 9
5 解决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10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解经济结构 10
5.2 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0
5.3 规范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10
5.4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 11
5.5 加强大学生综合知识结构和实践培养能力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绪论
研究背景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45.6﹪,在之前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力争今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七成,就达成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根据东方网11月21日消息显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余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接下来的过程中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明确表示,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大学生,成为当务之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既不是经济危机造成的也不是周期性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果它属于结构性失业,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产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个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等不匹配而引发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1]”。结构性失业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加了失业问题的难度,而且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隐患,比如诱发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实践意义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比例也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对于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我国劳动力市场来说,大学生失业是一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对于大学生本人以及家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对社会也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寻求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2.1经济性结构失业
经济性结构失业,是指国民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或技术水平低所引发的大学生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劳动力的供给不适合其市场需求变化所引致的失业,如上述的五种结构性失业,但劳动力需求出现问题,如国民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2]”。技术水平低或技术升级慢于科学及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引起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根据著名的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拉动效应,然而我国的现实却是GDP的高速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经济的增长并未带动大学生就业的同步增长。根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依次是地质工程、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前教育、石油工程、医学影像学、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非常明显,只有高技术含量部门与高端服务业领域才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低技术水平的产业结构必然引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区域性结构失业
区域性结构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的区域分布与岗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所造成的失业。“由于历史及其国家政策等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较高,工作生活的基础设施和文化环境较好,并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多的发展机遇[3]”。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生活工作环境较差,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相对有限。同时,“由于区域行政管理、户籍规定等制度性障碍也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造成大学生一旦在农村或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业,要想再进入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就需要支付高昂的转换成本[4]”。因而,一些大学生宁愿在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从事一些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工作,甚至愿意面对暂性时失业也不愿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从事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特长与能力的工作,从而形成较为严重的区域性结构失业。
2.3观念性结构失业
“观念性结构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过高与市场需求现状形成较大反差而出现的失业,或者说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脱离现实而产生无业可就或失业[5]”。一方面,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和读书做官的思想与意识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新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的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人事管理体系对社会就业观念影响巨大。在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2.1 理论意义 1
1.2.2 实践意义 2
2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3
2.1 经济性结构失业 3
2.2 区域性结构失业 3
2.3 观念性结构失业 4
2.4 层次性结构失业 4
2.5 专业性结构失业 5
2.6 素质结构性失业 5
3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表现 6
3.1 供求不均衡,供求矛盾突出 6
3.2 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失业突出 6
3.3 人才使用错位,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6
3.4 市场机制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困难 7
4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8
4.1 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技术性就业岗位短缺 8
4.2 高校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致使人才供求结构失衡 8
4.3 制度设计不合理,妨碍了劳动力自然流动 8
4.4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岗位选择不能合理定位 9
4.5用人单位歧视现象突出,人才使用错位 9
4.6 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选择成本增加 9
5 解决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10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解经济结构 10
5.2 深化体制改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3 制度设计不合理,妨碍了劳动力自然流动 8
4.4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岗位选择不能合理定位 9
4.5用人单位歧视现象突出,人才使用错位 9
4.6 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选择成本增加 9
5 解决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10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解经济结构 10
5.2 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0
5.3 规范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10
5.4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 11
5.5 加强大学生综合知识结构和实践培养能力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绪论
研究背景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45.6﹪,在之前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力争今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七成,就达成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根据东方网11月21日消息显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余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接下来的过程中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明确表示,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大学生,成为当务之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既不是经济危机造成的也不是周期性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果它属于结构性失业,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产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个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等不匹配而引发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1]”。结构性失业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加了失业问题的难度,而且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隐患,比如诱发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实践意义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比例也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对于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我国劳动力市场来说,大学生失业是一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对于大学生本人以及家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对社会也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寻求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西安市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2.1经济性结构失业
经济性结构失业,是指国民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或技术水平低所引发的大学生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劳动力的供给不适合其市场需求变化所引致的失业,如上述的五种结构性失业,但劳动力需求出现问题,如国民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2]”。技术水平低或技术升级慢于科学及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引起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根据著名的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拉动效应,然而我国的现实却是GDP的高速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经济的增长并未带动大学生就业的同步增长。根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依次是地质工程、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前教育、石油工程、医学影像学、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非常明显,只有高技术含量部门与高端服务业领域才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低技术水平的产业结构必然引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区域性结构失业
区域性结构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的区域分布与岗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所造成的失业。“由于历史及其国家政策等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较高,工作生活的基础设施和文化环境较好,并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多的发展机遇[3]”。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生活工作环境较差,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相对有限。同时,“由于区域行政管理、户籍规定等制度性障碍也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造成大学生一旦在农村或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业,要想再进入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就需要支付高昂的转换成本[4]”。因而,一些大学生宁愿在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从事一些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工作,甚至愿意面对暂性时失业也不愿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从事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特长与能力的工作,从而形成较为严重的区域性结构失业。
2.3观念性结构失业
“观念性结构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过高与市场需求现状形成较大反差而出现的失业,或者说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脱离现实而产生无业可就或失业[5]”。一方面,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和读书做官的思想与意识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新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的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人事管理体系对社会就业观念影响巨大。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