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快递业员工激励效果影响(附件)

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我国的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快递行业又迎来了一个黄金期。但是由于地区以及公司规模等原因,我国一些三线城市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快递公司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上的不足,导致这些地区快递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高,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如何激励快递企业的员工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淮安市快递员工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以下几个影响快递员工的激励效果的因素第一、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第二、多元化的福利制度;第三、良好的工作环境;第四、员工参与决策程度;第五、员工在职业晋升时的公平程度。本文认为淮安市的快递企业应当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并完善企业福利制度,积极的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平的选拔人才并让员工参与决策。这样就会提升淮安市快递业员工的激励效果。关键词 快递行业,激励机制,淮安市,激励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2 激励理论概述 2
2.1 激励的含义 2
2.2 激励的基本原理 2
2.3 主要的激励理论 2
3 文献综述 4
4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5
4.1 研究方法 5
4.2 研究假设 5
5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5
5.1 问卷设计 5
5.2 问卷收集 6
6 研究结果分析 6
6.1 样本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6
6.2 薪酬相关激励因素的调查分析 8
6.3 工作内容和环境激励因素的调查分析 10
6.4 个人职业发展的激励因素的调查分析 13
6.5 研究结论 15
7 对策与建议 16
7.1 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 16
7.2 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 16
7.3 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7
7.4 公平的选拔人才并让员工参与决策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快递,简而言之,就是快速送递。快递行业最早兴起于20世纪5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0年代的北美洲和欧洲。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以及新加坡、台湾等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业涌入亚洲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快递公司捷足先登,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尤其是随着阿里巴巴的兴起,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大潮,中国的快递行业在此期间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快递行业在我国经济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截止2015年底,我国快递运送包裹已达20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高达276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快递行业从改革开放至今俨然成了一个大的产业。
在“互联网+”的潮流下,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快递行业又迎来了一个黄金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快递行业已经打破了中国邮政垄断的局面。很多快递企业纷纷开始发展起来。像顺丰、申通、韵达以及天天快递等等一些大的快递企业正在瓜分国内市场。快递企业也开始了相互竞争,抢占市场。这些企业间的竞争很快发展成为人才的竞争。企业想要经久不衰的繁荣就少不了优秀的员工。在当前的形式下,快递企业开始更加注重人才的招募与运用。各种激励措施相机而出,为的就是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剩余价值,让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是由于地区以及公司规模等原因。我国很多快递企业的业务发展以及服务存在许多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些二、三线城市以及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归其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更多的问题是出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上。尤其是缺乏一个长久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导致这些地区快递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高,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快递业员工的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给予员工充分的激励,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员工受到了激励,他们才会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工作、开拓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所以快递企业需要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公司的员工激励制度,并且按要求执行下去。为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激励理论概述
为了更好的研究影响淮安市快递业员工激励的影响因素,在这里有必要先阐述一下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1 激励的含义
激励一词是引进的外来词汇。在英文中是Motivation, 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的激励就是在满足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1]。通俗的说,激励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法不断的满足人的需求来激发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它会让人产生一种长久的兴奋状态。在这种无形的状态下,个体的工作效率会大大的提高。
2.2 激励的基本原理
2.2.1 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都是由的人的动机支配的,动机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动机的起源是需要,需要是指内、外部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这里的刺激既包括个体本身的、内部的,也包括个体外部的[2]。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端产生的,他们都带有一点的目的性。有的行为产生是为了得到内心对于某种需求的满足。有的行为是被未满足的需求所激发产生的。总而言之,人类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需要。
2.2.2 激励的本质
激励的实质就是根据个体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强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方式引导个体的行为的过程[3]。其中动机激发的三要素包括:第一,生理或心理的缺乏;第二,内驱力缺乏;第三,目标满足需要,激励的起点就是为了满足需要。
2.3 主要的激励理论
上个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的激励理论研究开始出现高峰。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4]。这正是符合人心理的基本特性。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以温饱目的,当其身体上最初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寻找其他的需求。管理者正是抓住人的这一心理,所以在不同的时刻给予他们不同的需要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当个体的所有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这种激励对于他们来说就显的苍白无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