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研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严重影响了国人对国产农产品消费的信心。因此,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质农产品营销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苏州市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探索构建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析农户参与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的设想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给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
二、建设太湖大闸蟹市场营销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
(一)必要性 4
(二)可行性 5
三、七都镇太湖大闸蟹养殖历史与产业发展规划 5
(一)养殖历史与传统养殖方法 5
(二)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设进展 6
四、农户参与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6
(一)数据来源 6
(二)样本特征 7
(三)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
(四)小结 12
五、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构想 13
(一)产业组织方式 13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3
(三)养殖基地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14
六、相关对策与建议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1 17
附录2 18
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研究
市场营销111 单玲钰
引言
引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形象。如何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安全生产?如何构建优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如何确保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是安全、健康、放心的农产品?这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本文以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太湖大闸蟹生产基地和生态养殖环境,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析了河蟹养殖户参与河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的构想,以促进七都镇大闸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给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更是迫切。而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假冒伪劣的农产品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国人对国产农产品质量和消费的信心。“劣币逐良币”,劣质农产品的猖獗横行,反过来,又严重打击了优质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因此,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势在必行。
2、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探索构建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析河蟹养殖户参与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七都镇太湖大闸蟹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想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给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3、研究意义
在消费者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日趋强烈的背景下,探讨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仅对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指导作用,而且可以示范带动整个太湖流域乃至全国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并对指导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
张秋林(2012)认为,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繁荣城乡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和产业基础。
沈建国,沈佳坤(2015)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人力资本、依托高校技术支持,并建立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常颖(2015)从农业管理体制角度,提出加强对各类农民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等对策。陈伟民,陈艳霞(2015)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注重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途径,张克俊,张泽梅(2015)认为可以从搞好农业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考虑。
2、农业产业化
对于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因素,Poole etal.(1998)通过对西班牙柑橘农户营销渠道选择的研究,发现正式合同可以减少价格与支付的不确定性。De Bruynetal.(2001)通过对纳米比亚北部地区肉牛养殖户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发现,种植规模、到销售点距离、获取市场信息难易程度和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合同交易具有显著影响。Vakis et al.(2003)和Maltsoglou and TanyeriAbur(2005)研究了秘鲁小规模马铃薯种植户的市场协作程度发现,获取价格信息的难易程度、谈判成本、运输成本、协调监督成本及农户知识、买家信誉对农户参与程度均具有较显著影响。Lu(2006)运用价格法考查了交易费用与南京西红柿种植户销售的影响,发现交易费用占农户销售额比重较大,尤其是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很高。
苏昕(2009)认为渔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从经营方式上把渔业生产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将渔业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范龙昌,范永忠(2011)通过对“公司+农户”模式的经济学分析,认为保障农户的利益需要从合同、利益主体及外部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
二、建设太湖大闸蟹市场营销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
(一)必要性 4
(二)可行性 5
三、七都镇太湖大闸蟹养殖历史与产业发展规划 5
(一)养殖历史与传统养殖方法 5
(二)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设进展 6
四、农户参与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6
(一)数据来源 6
(二)样本特征 7
(三)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
(四)小结 12
五、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构想 13
(一)产业组织方式 13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3
(三)养殖基地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14
六、相关对策与建议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1 17
附录2 18
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研究
市场营销111 单玲钰
引言
引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形象。如何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安全生产?如何构建优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如何确保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是安全、健康、放心的农产品?这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本文以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太湖大闸蟹生产基地和生态养殖环境,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析了河蟹养殖户参与河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的构想,以促进七都镇大闸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给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更是迫切。而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假冒伪劣的农产品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国人对国产农产品质量和消费的信心。“劣币逐良币”,劣质农产品的猖獗横行,反过来,又严重打击了优质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因此,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势在必行。
2、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探索构建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析河蟹养殖户参与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建设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七都镇太湖大闸蟹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想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给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3、研究意义
在消费者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日趋强烈的背景下,探讨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仅对七都镇太湖大闸蟹营销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指导作用,而且可以示范带动整个太湖流域乃至全国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并对指导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
张秋林(2012)认为,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繁荣城乡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和产业基础。
沈建国,沈佳坤(2015)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人力资本、依托高校技术支持,并建立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常颖(2015)从农业管理体制角度,提出加强对各类农民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等对策。陈伟民,陈艳霞(2015)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注重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途径,张克俊,张泽梅(2015)认为可以从搞好农业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考虑。
2、农业产业化
对于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因素,Poole etal.(1998)通过对西班牙柑橘农户营销渠道选择的研究,发现正式合同可以减少价格与支付的不确定性。De Bruynetal.(2001)通过对纳米比亚北部地区肉牛养殖户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发现,种植规模、到销售点距离、获取市场信息难易程度和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合同交易具有显著影响。Vakis et al.(2003)和Maltsoglou and TanyeriAbur(2005)研究了秘鲁小规模马铃薯种植户的市场协作程度发现,获取价格信息的难易程度、谈判成本、运输成本、协调监督成本及农户知识、买家信誉对农户参与程度均具有较显著影响。Lu(2006)运用价格法考查了交易费用与南京西红柿种植户销售的影响,发现交易费用占农户销售额比重较大,尤其是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很高。
苏昕(2009)认为渔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从经营方式上把渔业生产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将渔业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范龙昌,范永忠(2011)通过对“公司+农户”模式的经济学分析,认为保障农户的利益需要从合同、利益主体及外部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