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研究以如皋长江镇为例(附件)【字数:1056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形成的村镇化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素质转型升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村镇化建设水平较高的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为例进行探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长江镇村镇化推进过程中,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转型升级存在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投入明显不足和创业意识不强等主要问题,并根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完善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等推进村镇化背景加快农村劳动力素质转型升级的有效对策,供长江镇加快推进农村人力资源转型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作参考。关键词村镇化;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对策
目 录
0 引言 1
1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1相关概念界定 2
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
1.3终身学习理论 3
1.4人力资本理论 4
2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经验介绍 4
2.1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介绍 4
2.2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介绍 5
3 如皋市长江镇村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6
3.1如皋市长江镇简介 6
3.2长江镇村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6
4 如皋市长江镇村镇化后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8
4.1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8
4.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年龄偏大 8
4.3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投入明显不足 9
4.4 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落后 9
4.5 农村劳动力创业意识不强 9
5 推进如皋市长江镇村镇化后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有效对策 10
5.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农村劳动力传统落后的理念 10
5.2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转型升级的投入 10
5.3构建完善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加强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开发 11
5.4依托优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政策,吸纳优秀人才 12
5.5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3
5.6积极推进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和服务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研究
——以如皋市长江镇为例
0 引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力资源逐渐从土地中剥离出来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伴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规模上不断扩大,质量上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获得了极大提升,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就是数以亿计的原农业从业劳动力转移至其他非农产业的过程,是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但我国城镇化水平尤其是实际城镇化水平并不高。为此,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我国要继续推进城镇化,要以城市的形态和布局,来积极稳妥地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1]。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56.1%,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总体而言,我国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与我国人均收入相差不大的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达到了60%的城镇化水平,“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可见,我国的城镇化任重而道远。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的发展史和城市的进化史是人类文明史发展进程的缩影。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可以从它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城镇化过程的特征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具体有人的地理位置转移、改变职业和伴随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演变,除了可见的实际表象,还有思想精神、文化品味方面的隐形转变!在有着庞大农民数量的中国,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就是一条便捷且直接的途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即将或已经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在我国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下推进城镇化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社会性变革,是史无前例的。十三五规划就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我们要抓住机遇,发现、整理、处理、总结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但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各地差异大,即使按照目前的人口计算,如果未来城镇化65%,仍然有近5亿人口在农村。应当承认,随着我国内需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深受城镇化水平低下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加快城镇化的推进也是国家调整 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切实需求。不仅如此,城镇化给农村和城镇带来的却是不平衡的发展,如劳动力的流向大多是农村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劳动人口的转移导致农村老龄化速度比城镇快,甚至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内,农村将大部分以老人为主,年轻劳动力将成为稀有资源,而直接影响农村的生产活动和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也常常遇到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并由此产生的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险、福利待遇、户籍、住房和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2]。而且,在我们如此大的国家,全面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也是不现实的,推进农村村镇化是重要选择。农村镇化后必然会带来农业大型机械化推进使用,农村闲置人口增多,加上滞留农村的人员年龄较大,素质偏低,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农村村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就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正在积极推进村镇化建设的江苏省如皋市大镇长江镇为例进行探讨。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如皋市长江镇村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如皋市长江镇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对策,供长江镇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素质作决策参考。
1研究的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界定
1.1.1 村镇化
所谓村镇化就是农村居民由迁移集中居住形成像城镇一样的聚集地,其文化、医疗和教育等服务配套设施相对齐全。推进村镇化有利于节约农村土地,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