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政服务员工素质培训(附件)

摘 要对一个企业来说,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近年来,一些施工企业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和难如人意的职业技能状况,越来越成为其打造世界一流工程企业的突出矛盾。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形势,企业如何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被企业界广泛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它所侧重的是员工潜能挖掘和培训,只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企业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本文以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咸阳阳光家政服务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员工素质及员工的培训有一个系统的分析,找出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新的培训体系。从企业员工培训的不足出发,提出应从提升员工的素质入手来为企业赢取优势。重视员工的素质培训,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忽视员工素质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理念偏离的问题,有些企业不鼓励员工参加一些诸如学历教育之类的素质培训,只注重一些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而没有看到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
1.3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2 家政服务行业相关理论概述 3
2.1家政服务行业的概念 3
2. 2家政服务行业的行业特征 4
3 家政服务行业关于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现状 5
3.1研究对象简介 5
3.2家政服务行业关于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现状分析 7
4 家政服务行业对于员工素质培训存在的问题 8
4.1部分家政服务公司规模小 8
4.2家政公司的服务管理机制不规范 8
4.3家政公司监督机制缺失 8
4.4家政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不足 8
5.家政服务行业对于员工素质培训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8
5.1家政服务公司规模小,就业人员的素质低 8
5.2管理机制不规范,导致信息对接不畅,供需矛盾突出 9
5.3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从业人员服务不规范 9
5.4培训不够,员工的诚信不足 9
6.关于家政服务行业员工素质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9
6.1成立家政服务行业协会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2建立健全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9
6.3成立专属家政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9
6.4家政服务公司加大对于员工的培训力度 10
7 结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为提高咸阳阳光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为提高后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通过素质培训考核,提高了对后勤员工的工作认识,增加了后勤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了专业操作技能,对促进其为家政服务员工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服务、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是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的核心就是职业化水平的竞争。服务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第三大产业,因此对员工的个人服务及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员工的素质培训显的尤为重要。本文以咸阳市阳光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他家政服务的员工培训模式及文献综述进行分析,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研究咸阳市阳光家政服务行业员工个人服务及素质培训存在的问题。
研究意义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支撑,其中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知识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新世纪高校后勤员工应该具备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思想素质,具体主要包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价值趋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永葆正确的政治本色;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取心,锐意开拓创新。
提高员工的素质,以适应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企业不断对员工(包括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现代企业忽视或放松对员工的培训,尤其是素质培训,无疑是放弃发展、放弃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将葬送整个企业。因此,搞好员工素质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后勤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竞争的成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关系到学校整体形象和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也关系到后勤集团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利益。
1.3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早期关于家政的研究很丰富,侧重点在于家政的定义和定位、家政学科的教育、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服务内容的优化等方面。例如,Rose E. Steidl以家政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情感认知等因素来分析家政服务业的复杂性,并得出了家政服务业有“高认知度”和“低认知度”的区别,以此来帮助家政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产品(1975);Helen S. Farmer认为家政教育应从初中高中就开始,并提倡学生们将家政作为未来职业的选择方向之一,强调学以致用(1983);Smethers J. Steven;Jolliffe Lee两人论述了无线电服务是如何帮助完善家政服务的,并且它开始改变了家政服务的发展方向、加快了家政新内容的出现(19981999);Terada Shinichi从创建家政服务中心和家政服务的供求途径角度提出了规范化家政服务业的建议(2002)。
国外近期关于家政的研究则更倾向于家政的新义、智能家政的开发、家政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家政的发展等方面。例如Dowling Robyn和Mee Kathleen两位学者共同撰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卓越家政服务业(2007),并展示了从“家”到“家政”的演变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Sisson Carmen K.描述了美国的妇女们然后选修大学的家政课程,以帮助她们更好地管理家务和顺服丈夫,并有效减少离婚率,而这些家政课程,都是切合现代生活的内容,她们能够立即受用(2007);Fulkerson, Mary McClintock以撒玛利亚人的家政服务为对象,研究得出家政服务最重要的六种活动(2007)。
国内研究现状在“家政服务现状与问题”层面,尹航、夏凡两位学者描述了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特征:与家庭政务有关,服务内容在向外延伸,需求多元化和服务对象多样化、劳动密集型(2011)。李艳梅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即:社会不够重视;服务员缺口较大而且技能不高,雇主需求在不断提高;服务合同缺失或者不规范;雇主和家政服务员之间难以和平相处;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很难保障;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险很难落实;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纠纷责任不明确(2008)。杨辉认为,家政服务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城镇下岗女工;(2)因家贫而辍学的未成年人;(3)农村妇女。并创新性地提出要“培训男保姆”的新思路(2010)。杨秀玉、王立荣、郭燕颖、张宝环和苏旭认为,造成雇主与家政服务员之间矛盾纠纷不断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家政服务员的健康安全及身份核查(2010)。贾子倩和马艳华认为,一方面“侍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打击了人们从事家政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黑中介、管理不规范的小家政公司也让雇主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从而严重影响了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200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4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