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方言中称谓语与称呼语的调查研究(附件)

摘 要方言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是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周至方言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进行描写,和与普通话相比,归纳其特点。周至方言的亲属称谓语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亲属称谓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保留了方言语音形式,此外在背称和面称和普通话的亲属称谓语有较大的差异。在称呼语上,则受普通话的影响,向其靠拢,即称呼语与普通话的差异要比亲属称谓的差异小得多。本文在简单谈论称谓语和称呼语时,侧重在亲属称谓上的差异,了解该区方言。 研究方言的同时也可以知道该区域的风土人情。通过本文,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丰富的方言文化,以及周至方言的精髓。 3
目 录
Abstract 4
1.概述 6
1.1周至县概况——地理、历史、人口和方言 6
1.2称谓语和称呼语 6
2.周至县方言中称谓语系统 7
2.1社会称谓 7
2.2 亲属称谓 8
3.周至县方言中称呼语系统 10
3.1 亲属称呼 10
3.2 姓名称呼 10
4. 周至县方言中称谓语与称呼语的特点 13
4.1 周至方言称谓语的特点 13
4.2 周至方言亲属称呼语和普通话称呼语的差别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概述
1.1周至县概况——地理、历史、人口和方言
周至县地理位置处于陕西省西安市关中西部的秦岭与渭水之间,距离陕西省会西安市区仅有不到70公里,是关中平原有名的农业大县,同时也是陕西省中最古老的县城之一。
关于周至县的历史,最早的记录追溯到约前24世纪是尧时代。相传周至地属骆国,古称盩厔县,有盩山厔水之美称。1949年5月30日盩厔县解放,1964年将“盩厔”简化为周至。西安市周至县中的方言系统属于中原官话系统范围内的关中片区方言。但是,即便是周至县这么一个小的区域,它的方言也是不尽相同的。周至县境内的方言可以分为东乡话、西乡话、方言狭岛、山里话,具体又以二曲镇、终南镇、富仁乡、板房子为特色的方言代表,构成了周至县方言的主要部分。周至的方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既保留了上古音和中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音的有些特色,同时也因为近代外来人口方言的影响,加上普通话的推广影响,也有着近代的风采内容。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周至县方言可以分为南区、北区方言。北区周至方言的主要部分由浅山和平原组成,占据周至县总面积的70%。自然、人口也占据了全县。同时,也是作为周至县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北区中的方言属于北方西北次方言的“关中话”。在黑河两边,黑河东边的方言话语与关中话的东府话非常接近,又称是东乡话。经过历史洪流以及人口的变迁,虽然从历史遗传下来区域的划分,但是周至方言话语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而又紧密的联系,当然,同时也又有着一定情况的不同。
1.2称谓语和称呼语
我们所说的称谓语是表示人们与人们互相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和他们在其社会领域上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一种称谓系统,同时也是指人称的一种常见称谓文化现象在话语中的系统反映,是有系统性有层次性的。
称呼语主要表现在双方见面直接打招呼用的用词,是一种常见的文化交流现象。虽然称呼语与称谓语有相关的联系,在关系上有一定的相互交错,但相对而言,称呼语其系统性较弱,称谓语的系统性较强。称谓语有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两者相同性与差异性共存。称呼语分为亲属、社会、姓名称呼语三种。
称谓语与称呼语的三种不同性:①称谓语系统性、稳定性的特征是其静态词汇的象征;而称呼语的非系统性、灵活性又是其动态的词汇体现。②称谓语在特定的区域里会同时存在社会性、全民性的双重特点,在这时使用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定视情况而使用,不能由着自己的行为语言性子来使用。因为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化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每个人对称谓的理解程度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方言的影响而或多或少带有个人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变化。③简单来说就称谓语而言,在日常使用中称谓语的使用一般表现在书写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书面语,而称呼语则不同,因为称呼语的使用是非常的直接,在人们日常平时交流上就体现出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语,由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
在方言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是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体现部分,是对周至方言整体语言文化的一个反映。之所以有复杂多变的社会称谓语,因为周至县的地理,周至方言在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是属于一种重点方言,因此研究这一地域的方言对研究中国方言的结构以及保护中国方言的自由发展与逐渐受到影响而存在的方言有很重要的意义,存在的研究价值是迫在眉睫的,无论是哪里的方言都算的是我国文化语言血液中的分支。因此本文以二曲镇方言为代表的西乡话作为该地区称谓语与称呼语的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时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归纳法,举典型例子等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作为研究周至方言,确保对方言中的称谓语与称呼语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研究调查。
2.周至县方言中称谓语系统
2.1社会称谓
人们在社会交往时需要彼此称谓,称谓语在人们交往中提供方便。称谓语因语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研究称谓语,对人类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称谓语就是每个人每种职业在这个集体社会上所代表的工作或者角色的一种称谓。比如说一般指的都是职业(警察、医生)、职称(售票员、门卫)、职务(国家主席、国足教练员)、身份关系(父子、母子)等一系列。在职业称谓语里,还可以细分为背称和面称两类,顾名思义,背称就是‘背后’的一种称谓用语,面称就是当面对面时打招呼所用的称谓语。这个背称的使用和用途在社会上的多个行业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这多个职业每一个都有其对称的职业背称称谓语。比如:教师、医生、警察、售票员、编辑、学者、文艺工作者、职工、公务员等。
2.2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语在现代汉语称谓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和庞大的部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亲属关系可以分为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
直系亲属也就是人们关系直接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比如说家庭当中父母,儿女等;旁系亲属就是除过直系血统以外的或者是从直系分支下来的血统,比如兄妹、叔伯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划分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不用来当面称呼的是“直系亲属背称称谓语”。比如:父亲、母亲、外祖母、祖父、等。用于当面问候的是“直系亲属面称称谓语”。比如说:舅舅、姑姑等。
当然,如果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来分旁系亲属称谓语的话也可分为旁系背称与面称。旁系背称主要是:舅爷、舅婆、伯父、姨夫、姑父等。旁系面称主要有:姑奶、舅公等。
常用称谓如下表所示:
亲属称谓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