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的比较研究
内容《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作为中西方复仇文学中极有影响力的作品,在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主题和作品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人物形象方面,主人公的命运都是家破人亡,性格都是爱憎分明,但二者的复仇意志与人生追求呈现出差别,赵氏孤儿复仇意志坚定狠绝,最终追求名利,基督山伯爵复仇中出现犹豫,最终追求自由与爱情。艺术特色方面,两部作品都取材于真实记载,表达都较为通俗,但写作风格和叙事口吻存在差异,《赵氏孤儿》为现实主义作品,第一人称居多,《基督山伯爵》为浪漫主义作品,第三人称居多。创作主题方面,主要围绕复仇主题和家国主题展开,都宣扬惩恶扬善、表达爱国情感,却有不同的主体价值取向和救国态度,《赵氏孤儿》追求的是社会价值,救国态度积极,《基督山伯爵》追求的是个人价值,救国态度有些消极。作品影响方面,两部作品都为扛鼎之作,情节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不小影响,但却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和意蕴演变,《赵氏孤儿》展示了悲剧美,后世作品丰富了意蕴,《基督山伯爵》呈现光怪陆离的法国图景,缩减了作品意蕴。
目 录
一、引言 1
二、人物形象比较 1
(一)人物命运比较 2
1.相仿的悲惨遭遇 2
2.不同的人生追求 2
(二)人物性格比较 3
1.相仿的爱憎取向 3
2.异样的复仇意志 4
三、艺术特色比较 5
(一)创作方法比较 5
1.相似的取材途径 5
2.不同的写作风格 6
(二)语言风格比较 7
1.相像的通俗表达 7
2.不同的叙事口吻 8
四、创作主题比较 8
(一)复仇主题比较 9
1.相同的惩恶扬善思想 9
2.不同的主题价值取向 9
(二)家国主题比较 10
1.相似的忧国意识 10
2.相异的救国态度 11
五、作品影响比较 12
(一)文学史地位比较 12
1.相似的扛鼎地位 12
2.不同的美学价值 13
(二)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比较 13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相似的情节启发 14
2.不同的意蕴演变 14
六、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的比较研究
一、引言
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为少数民族,汉人便处于社会的底层,由汉族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科举制度中断了七八十年,汉族文人难以科举入仕,又被蒙古贵族排挤打压,许多汉族文人纷纷进行文学创作来抒发心中愤懑,纪君祥就是其中一位。他从《左传》、《史记》等史料取材,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创作出了悲剧《赵氏孤儿》这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例如坚定复仇的赵武、奸诈残忍的屠岸贾和大义凛然的公孙杵臼等,作者通过刻画这些或忠或奸的人物,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激烈冲突,还影射了朝政不明,官场黑暗的社会现实。
与《赵氏孤儿》相似,《基督山伯爵》也是黑暗现实的产物。1814年,拿破仑帝国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势力为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疯狂镇压革命势力。但大仲马却是共和信仰的坚定拥趸,他早年饱经磨难,见识到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困境,所以积极投身反封建的革命浪潮。虽然资产阶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建立起七月王朝,可是这个政权仍与大仲马的理想社会相去甚远,操控权力的金融贵族生活豪奢。大仲马想创作一部反映这种现实的作品,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基督山岛,想起阅读过的警察局档案保管员的回忆录,创作灵感便迸发而出,《基督山伯爵》面世了。这部作品也塑造了一系列丰满出彩的人物,例如天真善良,被逼复仇的爱德蒙,利欲熏心的邓格拉司,一心晋升的维尔福等。此外,作者还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上流社会的奢靡,正是影射了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都是享誉文坛的作品,学者们也对两部作品分别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二者结合起来比较的论文还很少。其实同为复仇题材的作品,二者是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它们之间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作者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二者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就从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主题和作品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对两部作品进行一个比较。
二、人物形象比较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都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此部分主要将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赵氏孤儿赵武和爱德蒙?邓蒂斯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他们在命运与性格方面的异同。
(一)人物命运比较
一定程度上来说,两位主人公的遭遇都可以汇成四个字,家破人亡,虽然经历的过程存有差异,悲惨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催使他们复仇的直接动机之一都是家毁人亡的血海深仇。在取得复仇的绝对胜利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赵武和爱德蒙?邓蒂斯作出了不同的人生抉择。
1.相近的悲惨遭遇
赵武一族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起源于奸佞屠岸贾和赵武祖父赵盾的不和。戏文开篇屠岸贾上场便唱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屠岸贾以虎自比,丝毫不掩饰对赵氏一族的迫害之心。为此他养“神獒”,施歹计,借晋灵公之手诛杀赵家三百口人。赵武尚在母亲腹中之时,作为驸马的父亲便已被威逼自刎,及至襁褓,忍辱负重的母亲为绝程婴后顾之忧也自缢身亡,可谓“襁褓之间父母违”。数月之间,除却被各路义士保下的赵氏孤儿,煊赫的赵氏一族满门被屠,家破人亡。只是一小小婴孩的赵武还未出生,便已经背负了报家破人亡这一血海深仇的重担。后来机缘巧合,赵武成为屠岸贾养子。十数年间不知真相,一朝时机成熟,程婴吐露实情,赵氏孤儿毅然走上复仇之路。
至亲惨死,家毁人亡,十数年间不知真相,爱德蒙?邓蒂斯与赵氏孤儿的悲惨遭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着不小的相似性。但是比起赵氏孤儿,爱德蒙?邓蒂斯家破人亡的起因稍显复杂。情敌弗南对他未婚妻美茜蒂丝常怀觊觎之心,同事邓格拉司又对他升迁抱有嫉恨之意。二人便联合起来诬陷邓蒂斯是拿破仑的眼线,证据即为邓蒂斯为拿破仑所送之信,将他送上法庭。审理此案的检察官维尔福一看收件人正是自己的父亲,为保前途,将邓蒂斯送上了孤岛的死牢。整整十四年,邓蒂斯在暗无天日的牢中与世隔绝,天真地期待着法律还他一个清白。及至法里亚神甫点拨才明了入狱真相。费力出狱,面对的却是未婚妻成为情敌之妇,家中老父饥饿而死的痛苦局面。一个本该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场恶意的算计分崩离析,家破人亡。
2.不同的人生追求
赵氏家族并不是普通的大家族,而是世代盘踞晋国上流社会的门阀世家,累世累代辅佐君王处理朝政,祖先享有封地之供和谥号之尊。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赵氏家族的子弟多是以维护和传承家族荣耀为首要任务的,更不用说是家主赵盾,驸马赵朔一脉的嫡系子孙赵武了。倘使赵家不灭,继续传承,毫无疑问,带领赵家继续前行的必然是赵武,这是他还未出生就已定下的人生轨迹。大仇得报,赵武便要回归他既定的人生轨迹上去了,复兴家族,为官做宰。一代代先祖用功勋累积起来的底蕴,赵武必须将它继续传承和壮大下去,所以“袭父祖拜卿相”是赵武自己的必然选择和追求。除此之外,赵武还存有扬名立万之心,他立志“誓捐生在战场,着邻邦并归向。落的个史册上标名,留与后人讲。”可以看出赵武骨子里有着士大夫的思想,希望扬名立万,标榜青史。
目 录
一、引言 1
二、人物形象比较 1
(一)人物命运比较 2
1.相仿的悲惨遭遇 2
2.不同的人生追求 2
(二)人物性格比较 3
1.相仿的爱憎取向 3
2.异样的复仇意志 4
三、艺术特色比较 5
(一)创作方法比较 5
1.相似的取材途径 5
2.不同的写作风格 6
(二)语言风格比较 7
1.相像的通俗表达 7
2.不同的叙事口吻 8
四、创作主题比较 8
(一)复仇主题比较 9
1.相同的惩恶扬善思想 9
2.不同的主题价值取向 9
(二)家国主题比较 10
1.相似的忧国意识 10
2.相异的救国态度 11
五、作品影响比较 12
(一)文学史地位比较 12
1.相似的扛鼎地位 12
2.不同的美学价值 13
(二)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比较 13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相似的情节启发 14
2.不同的意蕴演变 14
六、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的比较研究
一、引言
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为少数民族,汉人便处于社会的底层,由汉族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科举制度中断了七八十年,汉族文人难以科举入仕,又被蒙古贵族排挤打压,许多汉族文人纷纷进行文学创作来抒发心中愤懑,纪君祥就是其中一位。他从《左传》、《史记》等史料取材,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创作出了悲剧《赵氏孤儿》这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例如坚定复仇的赵武、奸诈残忍的屠岸贾和大义凛然的公孙杵臼等,作者通过刻画这些或忠或奸的人物,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激烈冲突,还影射了朝政不明,官场黑暗的社会现实。
与《赵氏孤儿》相似,《基督山伯爵》也是黑暗现实的产物。1814年,拿破仑帝国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势力为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疯狂镇压革命势力。但大仲马却是共和信仰的坚定拥趸,他早年饱经磨难,见识到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困境,所以积极投身反封建的革命浪潮。虽然资产阶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建立起七月王朝,可是这个政权仍与大仲马的理想社会相去甚远,操控权力的金融贵族生活豪奢。大仲马想创作一部反映这种现实的作品,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基督山岛,想起阅读过的警察局档案保管员的回忆录,创作灵感便迸发而出,《基督山伯爵》面世了。这部作品也塑造了一系列丰满出彩的人物,例如天真善良,被逼复仇的爱德蒙,利欲熏心的邓格拉司,一心晋升的维尔福等。此外,作者还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上流社会的奢靡,正是影射了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都是享誉文坛的作品,学者们也对两部作品分别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二者结合起来比较的论文还很少。其实同为复仇题材的作品,二者是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它们之间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作者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二者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就从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主题和作品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对两部作品进行一个比较。
二、人物形象比较
《赵氏孤儿》与《基督山伯爵》都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此部分主要将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赵氏孤儿赵武和爱德蒙?邓蒂斯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他们在命运与性格方面的异同。
(一)人物命运比较
一定程度上来说,两位主人公的遭遇都可以汇成四个字,家破人亡,虽然经历的过程存有差异,悲惨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催使他们复仇的直接动机之一都是家毁人亡的血海深仇。在取得复仇的绝对胜利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赵武和爱德蒙?邓蒂斯作出了不同的人生抉择。
1.相近的悲惨遭遇
赵武一族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起源于奸佞屠岸贾和赵武祖父赵盾的不和。戏文开篇屠岸贾上场便唱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屠岸贾以虎自比,丝毫不掩饰对赵氏一族的迫害之心。为此他养“神獒”,施歹计,借晋灵公之手诛杀赵家三百口人。赵武尚在母亲腹中之时,作为驸马的父亲便已被威逼自刎,及至襁褓,忍辱负重的母亲为绝程婴后顾之忧也自缢身亡,可谓“襁褓之间父母违”。数月之间,除却被各路义士保下的赵氏孤儿,煊赫的赵氏一族满门被屠,家破人亡。只是一小小婴孩的赵武还未出生,便已经背负了报家破人亡这一血海深仇的重担。后来机缘巧合,赵武成为屠岸贾养子。十数年间不知真相,一朝时机成熟,程婴吐露实情,赵氏孤儿毅然走上复仇之路。
至亲惨死,家毁人亡,十数年间不知真相,爱德蒙?邓蒂斯与赵氏孤儿的悲惨遭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着不小的相似性。但是比起赵氏孤儿,爱德蒙?邓蒂斯家破人亡的起因稍显复杂。情敌弗南对他未婚妻美茜蒂丝常怀觊觎之心,同事邓格拉司又对他升迁抱有嫉恨之意。二人便联合起来诬陷邓蒂斯是拿破仑的眼线,证据即为邓蒂斯为拿破仑所送之信,将他送上法庭。审理此案的检察官维尔福一看收件人正是自己的父亲,为保前途,将邓蒂斯送上了孤岛的死牢。整整十四年,邓蒂斯在暗无天日的牢中与世隔绝,天真地期待着法律还他一个清白。及至法里亚神甫点拨才明了入狱真相。费力出狱,面对的却是未婚妻成为情敌之妇,家中老父饥饿而死的痛苦局面。一个本该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场恶意的算计分崩离析,家破人亡。
2.不同的人生追求
赵氏家族并不是普通的大家族,而是世代盘踞晋国上流社会的门阀世家,累世累代辅佐君王处理朝政,祖先享有封地之供和谥号之尊。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赵氏家族的子弟多是以维护和传承家族荣耀为首要任务的,更不用说是家主赵盾,驸马赵朔一脉的嫡系子孙赵武了。倘使赵家不灭,继续传承,毫无疑问,带领赵家继续前行的必然是赵武,这是他还未出生就已定下的人生轨迹。大仇得报,赵武便要回归他既定的人生轨迹上去了,复兴家族,为官做宰。一代代先祖用功勋累积起来的底蕴,赵武必须将它继续传承和壮大下去,所以“袭父祖拜卿相”是赵武自己的必然选择和追求。除此之外,赵武还存有扬名立万之心,他立志“誓捐生在战场,着邻邦并归向。落的个史册上标名,留与后人讲。”可以看出赵武骨子里有着士大夫的思想,希望扬名立万,标榜青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