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附件)
摘 要张爱玲的《金锁记》刻画了一个由单纯善良的女孩变为心狠手辣的妇人——曹七巧的一生。在人情炎凉、爱情戏弄、姜府蔑视、旧社会对女性压抑等条件的束缚下,她不仅不能做一个完整的女人,更不能做一个正常的女人。面对新婚伊始瘫痪的丈夫、面对小叔子姜季泽的戏弄、面对种种磨难,她被世间的丑态所征服,最终沉沦于疯癫之中。目 录
引言 1
1 曹七巧性格变异的历程 2
1.1 婚恋生活的失望 2
1.2 金钱欲望的膨胀 3
1.3 对儿子幸福的嫉妒 3
1.4 对女儿婚恋的破坏 4
2 曹七巧性格形成的原因 6
2.1 人情世态的炎凉 6
2.2 爱情生活的戏弄 6
2.3 姜府上下的轻蔑 6
2.4 封建社会的压抑 7
3 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意义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写作历程来看,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其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在文坛掀起两次“张爱玲热”,更以《金锁记》堪称其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上海为背景,描写男女情恋的发展与沦落。张爱玲以凄凉的笔头触及人性的深处,剖析人性恶的一面。主人公曹七巧也是内涵挖掘及艺术创造较为深刻的典型形象。本文拟从《金锁记》中女主人公——曹七巧的性格特征及变异过程,分析其的变态的性格及形成,探讨曹七巧悲惨命运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曹七巧这一凋零、变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一步挖掘小说的其主题思想、艺术价值。
1 曹七巧性格变异的历程
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好情人,她——不是一个儿媳,她——不是一个好妯娌,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这样的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了,我们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好人,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女人。她连最基本的母亲的形象都没有了。
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灵魂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人格。这就是曹七巧,一个在张爱玲笔下沦落的不幸女人。这个不幸的女人之所以如此,有着自己精神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不是一个好妻子,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好情人,她——不是一个儿媳,她——不是一个好妯娌,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这样的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了,我们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好人,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女人。她连最基本的母亲的形象都没有了。
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灵魂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人格。这就是曹七巧,一个在张爱玲笔下沦落的不幸女人。这个不幸的女人之所以如此,有着自己精神下的不幸、社会给于的不幸、家庭的不幸,正是这些种种的不幸,才使得她沦为一个人性的疯子。
30多年来,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进不来,她出不去。一个人承受着这终年的孤独。其实,这孤独寂寞原本也不属于她,开始她是幸福的,她的生活中有老公、有儿子、有女儿,说什么也是齐全的一家人。可曹七巧并没有没有满足之心,有一家人却不懂“珍惜”二字,硬生生的毁灭了原本完整的一家人。曹七巧最终也沦落为一个人性的疯子,半人半鬼地苟活于世。
1.1 婚恋生活的失望
谁也不能想象,心狠手辣的曹七巧,18岁时也曾是天真烂漫,那时没有任何心计,单纯得只想着怎么玩。每天站在柜台上,望着过往的行人,打量着他们的心思,揣测着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不是名门望族,可小市民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曹七巧年轻时虽说不是貂蝉、西施,可爱慕她的人也不少,书中也曾说道:“当年如果选择的不是姜家,而选择门当户对的一个人,也不必要现在遭受这份苦难。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正如书中所写:“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1]P37正直年芳,爱情会冲昏头脑。当年的曹七巧也是如此,不顾一切嫁给了姜二少爷。可这却不是为了姜二少爷,而是为了姜季泽。
“季泽花心,朝三暮四,花街柳巷。到处招惹女人,可他的宗旨是不惹自己家里人,何况像七巧这样的女人,嘴巴这样敞,脾气又暴躁,又没人缘,府上上下都没人会包容她。”[2]P7所以季泽也说:“我虽年纪小,可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1]P7所以曹七巧生活在失望中。
1.2 金钱欲望的膨胀
姜家分家时,曹七巧凭借着一切手段获得了不菲的家产,从此离开了她厌恶的姜家。这份家产来之不易,是用七巧的青春换取的,当她拿到这笔金钱时,她忘记了以前所受的种种委屈,反而感受到莫大的满足。之后便和大伙分道扬镳。许久没有联系。隔了几个月后,季泽忽然上门,虽谈论的不是钱,可她处处想的是季泽为了钱财才来找她的,所以说话带刺,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她在青春的路上摔了一个跟头,爱情也跟着摔了跟头,并且惨不忍睹。她爱季泽,又不愿付出,爱情本是不计较那么多的回报,可她不一样,她不信任季泽,哪怕他不是为钱而来,只远远躲着季泽,就算他有求于自己,也是避而不见,就像一个被钱困住、套上枷锁的囚犯。自己想走却走不出去,外人想进又进不来。《金锁记》中说到:“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1]P14此时的她不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疯狂的敛财者。性格和心灵的扭曲使曹七巧不但猜疑曾经爱过的人,而且对儿女的幸福也产生了嫉妒。
1.3 对儿子幸福的嫉妒
她一生有三个男人,第一个是姜季泽——她喜欢的人,第二个是姜二少爷——她老公,第三个是长白——她儿子。
她喜欢的人得不到,从开始嫁入姜家就是奔着季泽去的,可是几十过去,物是人非,季泽还是季泽,她还是她,没有任何接触,只有利益的权衡。姜二少爷是她一生的依靠,可他却是软骨病人。“对于曹七巧这样一个从小就缺乏爱的女子来说,被迫嫁入姜家时已经失去了一次爱的机会。当她面对身患绝症、残废的丈夫,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时,她便失去了第二次爱的机会。”[3]P5七巧好命不长,姜二爷早早就远离人世,她一辈子唯一的依靠也没有了。留在身边的只有儿子长白,这也是她下半辈子唯一的依靠,所以她必须留住长白,留住自己的下半生。
长白新婚第二天,七巧就向他打听房事儿。这时一种强烈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她羡慕儿媳芝寿可以拥有男人,而她这一生却只能半拥有。拥有半个丈夫——残废的姜二爷、拥有自己爱的人——儿子长白——最终却成了别人的丈夫。前个她已经失去,最后就只有长白了,所以她不愿意儿媳芝寿抢走她这辈子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
她想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不想让别人占有他。所以在长白婚后,她起了嫉妒之心,她嫉妒儿媳房里夜夜的欢笑,她有不甘,凭什么儿媳能得到男人的宠爱?自己却不能?随着儿子留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儿子的幸福她就恨在心里。为了知道儿子和媳妇房中之事,她引诱自己的儿子吸食大烟。第二天便大肆宣扬,使得儿媳无脸见人。她还将儿子捆在自己身边,让儿媳独守空房,寂寞而过。正因如此,两个儿媳先后自杀。儿子从此也断了再娶的念头。
引言 1
1 曹七巧性格变异的历程 2
1.1 婚恋生活的失望 2
1.2 金钱欲望的膨胀 3
1.3 对儿子幸福的嫉妒 3
1.4 对女儿婚恋的破坏 4
2 曹七巧性格形成的原因 6
2.1 人情世态的炎凉 6
2.2 爱情生活的戏弄 6
2.3 姜府上下的轻蔑 6
2.4 封建社会的压抑 7
3 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意义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写作历程来看,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其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在文坛掀起两次“张爱玲热”,更以《金锁记》堪称其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上海为背景,描写男女情恋的发展与沦落。张爱玲以凄凉的笔头触及人性的深处,剖析人性恶的一面。主人公曹七巧也是内涵挖掘及艺术创造较为深刻的典型形象。本文拟从《金锁记》中女主人公——曹七巧的性格特征及变异过程,分析其的变态的性格及形成,探讨曹七巧悲惨命运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曹七巧这一凋零、变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一步挖掘小说的其主题思想、艺术价值。
1 曹七巧性格变异的历程
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好情人,她——不是一个儿媳,她——不是一个好妯娌,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这样的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了,我们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好人,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女人。她连最基本的母亲的形象都没有了。
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灵魂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人格。这就是曹七巧,一个在张爱玲笔下沦落的不幸女人。这个不幸的女人之所以如此,有着自己精神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不是一个好妻子,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好情人,她——不是一个儿媳,她——不是一个好妯娌,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这样的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了,我们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好人,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女人。她连最基本的母亲的形象都没有了。
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灵魂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人格。这就是曹七巧,一个在张爱玲笔下沦落的不幸女人。这个不幸的女人之所以如此,有着自己精神下的不幸、社会给于的不幸、家庭的不幸,正是这些种种的不幸,才使得她沦为一个人性的疯子。
30多年来,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进不来,她出不去。一个人承受着这终年的孤独。其实,这孤独寂寞原本也不属于她,开始她是幸福的,她的生活中有老公、有儿子、有女儿,说什么也是齐全的一家人。可曹七巧并没有没有满足之心,有一家人却不懂“珍惜”二字,硬生生的毁灭了原本完整的一家人。曹七巧最终也沦落为一个人性的疯子,半人半鬼地苟活于世。
1.1 婚恋生活的失望
谁也不能想象,心狠手辣的曹七巧,18岁时也曾是天真烂漫,那时没有任何心计,单纯得只想着怎么玩。每天站在柜台上,望着过往的行人,打量着他们的心思,揣测着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不是名门望族,可小市民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曹七巧年轻时虽说不是貂蝉、西施,可爱慕她的人也不少,书中也曾说道:“当年如果选择的不是姜家,而选择门当户对的一个人,也不必要现在遭受这份苦难。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正如书中所写:“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1]P37正直年芳,爱情会冲昏头脑。当年的曹七巧也是如此,不顾一切嫁给了姜二少爷。可这却不是为了姜二少爷,而是为了姜季泽。
“季泽花心,朝三暮四,花街柳巷。到处招惹女人,可他的宗旨是不惹自己家里人,何况像七巧这样的女人,嘴巴这样敞,脾气又暴躁,又没人缘,府上上下都没人会包容她。”[2]P7所以季泽也说:“我虽年纪小,可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1]P7所以曹七巧生活在失望中。
1.2 金钱欲望的膨胀
姜家分家时,曹七巧凭借着一切手段获得了不菲的家产,从此离开了她厌恶的姜家。这份家产来之不易,是用七巧的青春换取的,当她拿到这笔金钱时,她忘记了以前所受的种种委屈,反而感受到莫大的满足。之后便和大伙分道扬镳。许久没有联系。隔了几个月后,季泽忽然上门,虽谈论的不是钱,可她处处想的是季泽为了钱财才来找她的,所以说话带刺,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她在青春的路上摔了一个跟头,爱情也跟着摔了跟头,并且惨不忍睹。她爱季泽,又不愿付出,爱情本是不计较那么多的回报,可她不一样,她不信任季泽,哪怕他不是为钱而来,只远远躲着季泽,就算他有求于自己,也是避而不见,就像一个被钱困住、套上枷锁的囚犯。自己想走却走不出去,外人想进又进不来。《金锁记》中说到:“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1]P14此时的她不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疯狂的敛财者。性格和心灵的扭曲使曹七巧不但猜疑曾经爱过的人,而且对儿女的幸福也产生了嫉妒。
1.3 对儿子幸福的嫉妒
她一生有三个男人,第一个是姜季泽——她喜欢的人,第二个是姜二少爷——她老公,第三个是长白——她儿子。
她喜欢的人得不到,从开始嫁入姜家就是奔着季泽去的,可是几十过去,物是人非,季泽还是季泽,她还是她,没有任何接触,只有利益的权衡。姜二少爷是她一生的依靠,可他却是软骨病人。“对于曹七巧这样一个从小就缺乏爱的女子来说,被迫嫁入姜家时已经失去了一次爱的机会。当她面对身患绝症、残废的丈夫,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时,她便失去了第二次爱的机会。”[3]P5七巧好命不长,姜二爷早早就远离人世,她一辈子唯一的依靠也没有了。留在身边的只有儿子长白,这也是她下半辈子唯一的依靠,所以她必须留住长白,留住自己的下半生。
长白新婚第二天,七巧就向他打听房事儿。这时一种强烈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她羡慕儿媳芝寿可以拥有男人,而她这一生却只能半拥有。拥有半个丈夫——残废的姜二爷、拥有自己爱的人——儿子长白——最终却成了别人的丈夫。前个她已经失去,最后就只有长白了,所以她不愿意儿媳芝寿抢走她这辈子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
她想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不想让别人占有他。所以在长白婚后,她起了嫉妒之心,她嫉妒儿媳房里夜夜的欢笑,她有不甘,凭什么儿媳能得到男人的宠爱?自己却不能?随着儿子留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儿子的幸福她就恨在心里。为了知道儿子和媳妇房中之事,她引诱自己的儿子吸食大烟。第二天便大肆宣扬,使得儿媳无脸见人。她还将儿子捆在自己身边,让儿媳独守空房,寂寞而过。正因如此,两个儿媳先后自杀。儿子从此也断了再娶的念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