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矛盾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摘 要茅盾《子夜》1933年1月出版,当时就有非常高的文学成就。其出版后就得到了批评界和文学史著作给予的很高评价。直到上世纪80年代,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进行销售,得到了文学界的一致好评。笔者认为,吴荪甫作为《子夜》的主人公,对他的形象进行细致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从三个部分对吴荪甫形象进行重点分析。第一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吴荪甫的双重性格以及吴荪甫形象的形成原因。在分析吴荪甫形象时,主要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在形成原因分析中,重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第二章是本文探究的基础,主要阐述了吴荪甫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因此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吴荪甫这一形象。本文通过梳理《子夜》的故事发展情节,在熟悉作品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吴荪甫和赵泊韬等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来描写他的性格和命运,以及吴荪甫的形象引起了我们对历史、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Key words:WuSunFu; Midnight; character;目 录
引 言 1
1 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2
1.1 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 2
1.2 吴荪甫性格的反动性 2
2 吴荪甫形象的表现手法 4
2.1 动作描写展示人物风采 4
2.2 心理描写显示人物走向 5
2.3 细节描写闪现人物本质 6
3 吴荪甫形象的形成原因 8
3.1 时代环境的耳濡目染 8
3.2 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8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引 言
目前,我国对矛盾作品的研究非常多,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矛盾先生的创作风格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研究上。而对其作品《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的形象分析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作品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部作品中:
2011年尹静,李国辉在《试析吴荪甫的形象》中写到:“主人公吴荪甫充满野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但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影响,最终导致破产。并对他的形象进行了分析。”[1]P12
2015年金成在《吴荪甫的人物分析》中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道:“吴荪甫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在我们的现代小说中,他是成功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吴荪甫的性格非常矛盾。这个角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既有资产阶级的弱点,又有唯利是图的矛盾,他是个不愿意轻言放弃的人。”[2]P5
而笔者把视角聚焦在矛盾小说《子夜》所体现的主人公吴荪甫的细节描写上,通过吴荪甫同赵伯韬等人的矛盾和斗争来对其作品进行全面整体的梳理,从中更加清晰的知道当今时代中的“吴荪甫”突破自我形象的积极性。
1 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吴荪甫性格的两面性主要通过他的进步性与反动性表现出来。一方面他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他又贪婪狠毒、虚伪。以下便是对他作为民族资本家所具有的两面性的详细分析。
1.1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
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他是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要和倾销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吴荪甫不仅敢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而且敢于反对赵泊韬所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他受到唐云山的鼓励。为此,他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甫一起建立起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梦想有一天在他控制下的益中公司“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是贯串全书的主线。吴荪甫敢于和赵伯韬斗,并用自己坚强的自信和乐观的精神团结和鼓舞孙吉人和王实甫,把益中公司办成了与赵伯韬进行斗争的大本营。他的所有行动都有其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他与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有矛盾。他有强烈的企图,抵抗帝国主义和中国的经济控制。他不仅反对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而且反对政府的统治。在文章中他说:“只要国家像一个国家,政府就像一个政府,中国工业必须充满希望。”[3]P89另一方面,他又渴望一个光明的政府以及他对政治黑暗的厌恶之情。
虽然当时的上海也是一片狼藉,吴荪甫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发展和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他不仅创办了益忠信托公司,而且在上海设立了裕华丝绸厂。随着成本的越来越多,他把营销范围也扩大了不少,他的许多工厂里的产品销行全国,甚至深入穷乡僻壤。他以放款给同业为手段做成圈套,一口气并吞了八个生产轻工日用品的厂,主要生产其他产业,如灯泡、阳伞、热水瓶、橡胶鞋、肥皂等。他的理论是要把那些平庸的企业家毫无怜悯地打倒,把他们的企业掌握到他的铁腕中来,以实现他的资本主义王国的美梦,这一切都充分的表现了他的野心、魄力、冒险精神和竞争中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当时的中国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影响。很显然,民族产业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但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国情,在那个时候,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
吴荪甫曾经去过欧洲和美国,他有雄厚的财力,很有才干,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他是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知识的工业资本家。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建立起一个美妙的资产阶级王国,他在双桥镇,也就是他的家乡农村开设了电厂、油坊、钱庄、米厂、当铺等,来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发展民族工业。即使他的理想最终失败了,但是他所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封建制度改革的努力和尝试。
1.2吴荪甫性格的反动性
吴荪甫痛恨工人和农民的运动,他压迫农民以及剥削工人。当面对经济危机时,他把一切归因于生意上的损失和投机的失败、为此他减少工资,要求工农赔偿。他的不道德行为,肯定是会引起工人罢工的,或是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或是为了生活的权利等原因。文中写到面对工人罢工的状况时。吴荪甫的“脸色突然变了”[4]p13等等一些言语和举动都说明他在面对社会最底层的工农群众时,他就是一副资产阶级的嘴脸,同时也说明了他的反动的一面。
吴荪甫是一个标准的资产阶级,他的一切行为举动更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考虑,他是非常自私的。为此他不仅收购了朱吟秋和陈君宜的丝厂和绸厂,还乘人之危,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君子处理问题的方式。他运用阴谋诡计,吞了八个中小工厂,主要是日用品的生产流通。他口中所说的所谓发展民族工业,其实质也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他的经济实力。他决心反对金融投机,与买办势力进行斗争。然而为了牟取暴利,他把所谓的理想放在一边,而后与赵伯韬勾结,投入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虽然经历了如此波折,可最后还是以破产告终。吴荪甫失败的结局说明,它是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摆制度与军阀会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得他落入了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其命运必然的悲剧结局。
2 吴荪甫形象的表现手法
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将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Key words:WuSunFu; Midnight; character;目 录
引 言 1
1 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2
1.1 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 2
1.2 吴荪甫性格的反动性 2
2 吴荪甫形象的表现手法 4
2.1 动作描写展示人物风采 4
2.2 心理描写显示人物走向 5
2.3 细节描写闪现人物本质 6
3 吴荪甫形象的形成原因 8
3.1 时代环境的耳濡目染 8
3.2 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8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引 言
目前,我国对矛盾作品的研究非常多,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矛盾先生的创作风格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研究上。而对其作品《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的形象分析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作品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部作品中:
2011年尹静,李国辉在《试析吴荪甫的形象》中写到:“主人公吴荪甫充满野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但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影响,最终导致破产。并对他的形象进行了分析。”[1]P12
2015年金成在《吴荪甫的人物分析》中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道:“吴荪甫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在我们的现代小说中,他是成功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吴荪甫的性格非常矛盾。这个角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既有资产阶级的弱点,又有唯利是图的矛盾,他是个不愿意轻言放弃的人。”[2]P5
而笔者把视角聚焦在矛盾小说《子夜》所体现的主人公吴荪甫的细节描写上,通过吴荪甫同赵伯韬等人的矛盾和斗争来对其作品进行全面整体的梳理,从中更加清晰的知道当今时代中的“吴荪甫”突破自我形象的积极性。
1 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吴荪甫性格的两面性主要通过他的进步性与反动性表现出来。一方面他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他又贪婪狠毒、虚伪。以下便是对他作为民族资本家所具有的两面性的详细分析。
1.1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
吴荪甫性格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他是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要和倾销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吴荪甫不仅敢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而且敢于反对赵泊韬所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他受到唐云山的鼓励。为此,他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甫一起建立起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梦想有一天在他控制下的益中公司“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是贯串全书的主线。吴荪甫敢于和赵伯韬斗,并用自己坚强的自信和乐观的精神团结和鼓舞孙吉人和王实甫,把益中公司办成了与赵伯韬进行斗争的大本营。他的所有行动都有其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他与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有矛盾。他有强烈的企图,抵抗帝国主义和中国的经济控制。他不仅反对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而且反对政府的统治。在文章中他说:“只要国家像一个国家,政府就像一个政府,中国工业必须充满希望。”[3]P89另一方面,他又渴望一个光明的政府以及他对政治黑暗的厌恶之情。
虽然当时的上海也是一片狼藉,吴荪甫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发展和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他不仅创办了益忠信托公司,而且在上海设立了裕华丝绸厂。随着成本的越来越多,他把营销范围也扩大了不少,他的许多工厂里的产品销行全国,甚至深入穷乡僻壤。他以放款给同业为手段做成圈套,一口气并吞了八个生产轻工日用品的厂,主要生产其他产业,如灯泡、阳伞、热水瓶、橡胶鞋、肥皂等。他的理论是要把那些平庸的企业家毫无怜悯地打倒,把他们的企业掌握到他的铁腕中来,以实现他的资本主义王国的美梦,这一切都充分的表现了他的野心、魄力、冒险精神和竞争中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当时的中国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影响。很显然,民族产业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但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国情,在那个时候,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
吴荪甫曾经去过欧洲和美国,他有雄厚的财力,很有才干,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他是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知识的工业资本家。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建立起一个美妙的资产阶级王国,他在双桥镇,也就是他的家乡农村开设了电厂、油坊、钱庄、米厂、当铺等,来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发展民族工业。即使他的理想最终失败了,但是他所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封建制度改革的努力和尝试。
1.2吴荪甫性格的反动性
吴荪甫痛恨工人和农民的运动,他压迫农民以及剥削工人。当面对经济危机时,他把一切归因于生意上的损失和投机的失败、为此他减少工资,要求工农赔偿。他的不道德行为,肯定是会引起工人罢工的,或是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或是为了生活的权利等原因。文中写到面对工人罢工的状况时。吴荪甫的“脸色突然变了”[4]p13等等一些言语和举动都说明他在面对社会最底层的工农群众时,他就是一副资产阶级的嘴脸,同时也说明了他的反动的一面。
吴荪甫是一个标准的资产阶级,他的一切行为举动更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考虑,他是非常自私的。为此他不仅收购了朱吟秋和陈君宜的丝厂和绸厂,还乘人之危,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君子处理问题的方式。他运用阴谋诡计,吞了八个中小工厂,主要是日用品的生产流通。他口中所说的所谓发展民族工业,其实质也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他的经济实力。他决心反对金融投机,与买办势力进行斗争。然而为了牟取暴利,他把所谓的理想放在一边,而后与赵伯韬勾结,投入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虽然经历了如此波折,可最后还是以破产告终。吴荪甫失败的结局说明,它是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摆制度与军阀会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得他落入了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其命运必然的悲剧结局。
2 吴荪甫形象的表现手法
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将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