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根鸟的成长主题
摘 要曹文轩是一位追求古典主义美学的作家,他的小说充满浪漫与现实色彩。作品《根鸟》中,作者采用双线的叙述模式,形象的向我们展现了少年根鸟充满奇幻的成长经历,成功的揭示了在大背景下儿童成长的主题。主人公在梦的牵引下,离家西行,历经磨难,实现成长的故事,不仅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借鉴意义,更加让他们对苦难有了深刻的体悟。
目 录
引言 1
1《根鸟》中成长的表现 2
1.1与孤独的斗争 2
1.2 磨难后的重生 3
1.3欲望的挣脱 4
2《根鸟》成长主题的叙事 5
3《根鸟》成长主题的价值 7
3.1文学史价值 7
3.2现实价值 8
3.21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借鉴 8
3.22对苦难的审美体悟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引言
曹文轩在儿童文学领域,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一系列成长小说更是让他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曾大力提倡“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根鸟》作为曹文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在学术领域内大家争相研究,且研究成果颇多,但大多是围绕内容与艺术层面展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根鸟》的成长主题,并以此来揭示《根鸟》的创作价值,相信这必将可以为正在处于少年时期向成年时期过渡的孩子提供一个值可以得借鉴的成长范本。
在《根鸟》一书中,曹文轩运用细腻的文笔、深刻的主题,刻画少年根鸟成长中的苦痛经历。作品采用以根鸟为主线,板金为辅线的双线叙事模式,抒写少年主人公根鸟以梦为马,历经磨难,最终走向成长的故事。整部作品中,对苦难的抒写,并没有使我们感觉到灰心、失望。反之,苦难中所表现出的的爱与美、人性的坚强与高贵愈显其价值。小说借助主人公身处困境时所展现出的特有的坚韧、强悍、硬气、自尊,在无形之中影响每一位读者。这不仅是对人生悲剧的不断反抗,更是对在苦难中走向成长根鸟的独特致敬,这种成长是儿童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对《根鸟》成长主题的继续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根鸟》中成长的表现
人的成长可以分为外部成长与内部成长两个部分,外部成长主要是指身体的成长;而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部成长则区别于外部成长,它不仅包括情感的成长,还应包括精神的成长。所谓精神、情感的成长,就是强调人内部的自我发展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它更加趋向于以一种更为成熟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伟大的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首先是精神的成长,其次是科学获知。可见精神成长对人发展的的重要性。曹文轩先生在作品《根鸟》中也强调到了精神成长与情感的成长的重要性。
《根鸟》一书中作者主要从主人公的的精神成长、情感成长两个方面着手来展现主人公成长的历程。少年根鸟所经历的一切都充满着暗示,从旅途中如影随形的孤独到苦难的鬼谷以及沉沦的莺店,每一个空间领域的转换都象征着生命状态的转变。火焚家园是对亲情羁绊的摆脱,离开莺店是对欲望的挣脱,一路西行则是对追梦苦旅的认同。少年根鸟在历经一切磨难后,心志走向成熟,并以巍然的形象站在我们面前,证明着自己的成长。
十四岁的根鸟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意外获得了一只白鹰,并从白鹰的身上找到了一根神秘白布条。从此以后根鸟便开始做一个美丽的梦,梦里有充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成群的白鹰和一个名叫紫烟的美丽女孩。为了这个扑朔迷离的梦,在秋天即将结束,山野显得一派苍茫时,根鸟决定离开菊坡。[1]P34从此开始了以梦为马,长达三年的出走、流浪、成长的历程。在旅途中根鸟不断的与社会的黑暗、自我人性的弱点以及自然的艰险苦苦相拼,虽然总是在暴露自己的少年本质,但也在不断的强化自我的成人意识。当他坚定自己的梦想,在自己流浪的终点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后,当他的成人意识以及与之而来的责任意识在得到明确和坚定后,根鸟已经跨入了成人的世界,有了一种成人的归属感,所有的一切都为他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
1.1与孤独的斗争
人的成长中离不开自由,但追求自由的过程势必将伴随着孤独,而孤独是生存的必然体验。所以,根鸟对于梦境的追逐必将伴随着与孤独的抗争,在不断的抗争中,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恐惧向无畏转换。
在西行的旅途中主人公根鸟无时无刻不在与孤独作斗争,我们说他是孤独的远征者,一点也不为过。[3]P2书中场景、人物、情节都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几乎在每一章节,作者都有对主人公孤独的描述。例如在青塔一节中,“根鸟却是不停的加快步伐,渴望见到人的心情,就像一只飞行了数天饥饿难熬的野鸽子渴望见到清水一般”。在“莺店”一节中,板金死后,根鸟重新踏上了西行的路,在这里作者是这样描绘孤独的,“实在觉得寂寞时,他就在群山间大喊大叫,叫喊声在山间撞来撞去,好像有无数个人在喊叫”。[1]P193离开米溪后,“根鸟的眼前又空大起来了,他总又一种悲壮感。荒漠上,他愿意去忍受寂寞与孤独,而现在,他却是有点厌恶这种寂寞与孤独。”[1]P155作品中关于孤独的描述,不在此详细列举了。如影随形的孤独使根鸟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们这才使看到了一个虽然有缺陷但更加真实的主人公形象。然而,作者又是追求完美的,所以,根鸟必将战胜孤独,战胜自我,从而走向成长。最终由初出社会的毛头小子不断改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大男人。
1.2 磨难后的重生
根鸟的寻梦之旅,仔细咀嚼一番,会发现有点类似于《西游记》中的唐僧等人的西天取经的故事,二者不同在于《根鸟》中,作者将重重磨难放置到14岁的少年根鸟身上,而《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都是身怀绝技,神功了得的人物。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取得成功。其实寻梦的过程也正是象征着一个深刻的人生主题——如何超越自我,去追寻梦想。
以青塔和鬼谷为例,在这里, 根鸟体验了生命的艰难与残酷 ,因为轻信他人,导致根鸟受骗。黄毛以兄弟相称,却设局在酒后偷走了根鸟在青塔辛苦背木头赚来的血汗钱,执着的根鸟在失望后仍然相信会相逢美好。但是现实的残酷狠狠的给他一记耳光。阴险且虚伪的长脚得到根鸟的信任后,将他带到了矿里,在这里根鸟精神与肉体都倍受煎熬,值得幸运的是,根鸟在这里遇到了独眼老人,他看透了根鸟的心思,并不断暗示根鸟不要吃红果子,最后根鸟在恰当的时机烧掉果园,成功逃脱。[4]P45此时根鸟更像一个勇猛的战士,作者赋予了他无限的力量,他不在单纯的为自己而战,他更是在为像他一样受苦受难的弱势力群体而战。作者为根鸟的成长披上了英雄色彩,只是最终年幼的青壶没能获救,独眼老人也在大火中被活活烧死。
目 录
引言 1
1《根鸟》中成长的表现 2
1.1与孤独的斗争 2
1.2 磨难后的重生 3
1.3欲望的挣脱 4
2《根鸟》成长主题的叙事 5
3《根鸟》成长主题的价值 7
3.1文学史价值 7
3.2现实价值 8
3.21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借鉴 8
3.22对苦难的审美体悟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引言
曹文轩在儿童文学领域,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一系列成长小说更是让他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曾大力提倡“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根鸟》作为曹文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在学术领域内大家争相研究,且研究成果颇多,但大多是围绕内容与艺术层面展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根鸟》的成长主题,并以此来揭示《根鸟》的创作价值,相信这必将可以为正在处于少年时期向成年时期过渡的孩子提供一个值可以得借鉴的成长范本。
在《根鸟》一书中,曹文轩运用细腻的文笔、深刻的主题,刻画少年根鸟成长中的苦痛经历。作品采用以根鸟为主线,板金为辅线的双线叙事模式,抒写少年主人公根鸟以梦为马,历经磨难,最终走向成长的故事。整部作品中,对苦难的抒写,并没有使我们感觉到灰心、失望。反之,苦难中所表现出的的爱与美、人性的坚强与高贵愈显其价值。小说借助主人公身处困境时所展现出的特有的坚韧、强悍、硬气、自尊,在无形之中影响每一位读者。这不仅是对人生悲剧的不断反抗,更是对在苦难中走向成长根鸟的独特致敬,这种成长是儿童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对《根鸟》成长主题的继续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根鸟》中成长的表现
人的成长可以分为外部成长与内部成长两个部分,外部成长主要是指身体的成长;而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部成长则区别于外部成长,它不仅包括情感的成长,还应包括精神的成长。所谓精神、情感的成长,就是强调人内部的自我发展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它更加趋向于以一种更为成熟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伟大的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首先是精神的成长,其次是科学获知。可见精神成长对人发展的的重要性。曹文轩先生在作品《根鸟》中也强调到了精神成长与情感的成长的重要性。
《根鸟》一书中作者主要从主人公的的精神成长、情感成长两个方面着手来展现主人公成长的历程。少年根鸟所经历的一切都充满着暗示,从旅途中如影随形的孤独到苦难的鬼谷以及沉沦的莺店,每一个空间领域的转换都象征着生命状态的转变。火焚家园是对亲情羁绊的摆脱,离开莺店是对欲望的挣脱,一路西行则是对追梦苦旅的认同。少年根鸟在历经一切磨难后,心志走向成熟,并以巍然的形象站在我们面前,证明着自己的成长。
十四岁的根鸟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意外获得了一只白鹰,并从白鹰的身上找到了一根神秘白布条。从此以后根鸟便开始做一个美丽的梦,梦里有充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成群的白鹰和一个名叫紫烟的美丽女孩。为了这个扑朔迷离的梦,在秋天即将结束,山野显得一派苍茫时,根鸟决定离开菊坡。[1]P34从此开始了以梦为马,长达三年的出走、流浪、成长的历程。在旅途中根鸟不断的与社会的黑暗、自我人性的弱点以及自然的艰险苦苦相拼,虽然总是在暴露自己的少年本质,但也在不断的强化自我的成人意识。当他坚定自己的梦想,在自己流浪的终点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后,当他的成人意识以及与之而来的责任意识在得到明确和坚定后,根鸟已经跨入了成人的世界,有了一种成人的归属感,所有的一切都为他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
1.1与孤独的斗争
人的成长中离不开自由,但追求自由的过程势必将伴随着孤独,而孤独是生存的必然体验。所以,根鸟对于梦境的追逐必将伴随着与孤独的抗争,在不断的抗争中,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恐惧向无畏转换。
在西行的旅途中主人公根鸟无时无刻不在与孤独作斗争,我们说他是孤独的远征者,一点也不为过。[3]P2书中场景、人物、情节都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几乎在每一章节,作者都有对主人公孤独的描述。例如在青塔一节中,“根鸟却是不停的加快步伐,渴望见到人的心情,就像一只飞行了数天饥饿难熬的野鸽子渴望见到清水一般”。在“莺店”一节中,板金死后,根鸟重新踏上了西行的路,在这里作者是这样描绘孤独的,“实在觉得寂寞时,他就在群山间大喊大叫,叫喊声在山间撞来撞去,好像有无数个人在喊叫”。[1]P193离开米溪后,“根鸟的眼前又空大起来了,他总又一种悲壮感。荒漠上,他愿意去忍受寂寞与孤独,而现在,他却是有点厌恶这种寂寞与孤独。”[1]P155作品中关于孤独的描述,不在此详细列举了。如影随形的孤独使根鸟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们这才使看到了一个虽然有缺陷但更加真实的主人公形象。然而,作者又是追求完美的,所以,根鸟必将战胜孤独,战胜自我,从而走向成长。最终由初出社会的毛头小子不断改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大男人。
1.2 磨难后的重生
根鸟的寻梦之旅,仔细咀嚼一番,会发现有点类似于《西游记》中的唐僧等人的西天取经的故事,二者不同在于《根鸟》中,作者将重重磨难放置到14岁的少年根鸟身上,而《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都是身怀绝技,神功了得的人物。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取得成功。其实寻梦的过程也正是象征着一个深刻的人生主题——如何超越自我,去追寻梦想。
以青塔和鬼谷为例,在这里, 根鸟体验了生命的艰难与残酷 ,因为轻信他人,导致根鸟受骗。黄毛以兄弟相称,却设局在酒后偷走了根鸟在青塔辛苦背木头赚来的血汗钱,执着的根鸟在失望后仍然相信会相逢美好。但是现实的残酷狠狠的给他一记耳光。阴险且虚伪的长脚得到根鸟的信任后,将他带到了矿里,在这里根鸟精神与肉体都倍受煎熬,值得幸运的是,根鸟在这里遇到了独眼老人,他看透了根鸟的心思,并不断暗示根鸟不要吃红果子,最后根鸟在恰当的时机烧掉果园,成功逃脱。[4]P45此时根鸟更像一个勇猛的战士,作者赋予了他无限的力量,他不在单纯的为自己而战,他更是在为像他一样受苦受难的弱势力群体而战。作者为根鸟的成长披上了英雄色彩,只是最终年幼的青壶没能获救,独眼老人也在大火中被活活烧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