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在社区中的联动研究以情暖夕阳项目为例

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志愿服务开始迅速发展。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如今,国家在动员和利用各种力量进行社会管理的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落实社会政策、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参与志愿服务,对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丰富志愿活动内容、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志愿服务的发展又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淮安市城西社区中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联动进行研究,结合国内现有经验,以情暖夕阳项目为例,探析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合作方式、内容、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社区,联动机制
目 录
1 引言1
2 城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1
2.1 志愿者组织建设情况2
2.2 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管理和运行情况2
2.3 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开展情况3
2.4 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4
3 情暖夕阳项目中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联动5
3.1 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联动的现有经验和模式5
3.2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服务的方式6
3.3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服务的内容7
3.4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服务的效果8
4 社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联动的路径9
4.1 政府政策方面9
4.2 社区管理方面9
4.3 社会工作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方面10
4.4 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方面11
结论13
致谢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服务,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志愿服务获得了长足发展。而社会工作是一种遵循专业伦理规范,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实施,以助人自助为宗旨,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群体的助人服务活动。现如今,政府在发掘和运用各种资源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了的不能缺少的核心部分。这两者在落实社会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丰富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在国内外都有清晰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江汛清(2002)认为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是出于自愿,不计回报地付出个人的心力与时间,以人类更好的前景为考量,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并提高人民所能得到的福利而提供的服务,都可以称之为志愿服务[1]。王思斌(2006)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实施,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前者更偏重专业服务,包括发掘与整合社区资源、解决个案与群体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等,促使个人、群体和居住的社区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后者主要是通过志愿者在社区的工作,帮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社区的生态与人文环境,让社区居民产生归属感,热爱社区并共同创建更好的社区。
就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纪文晓(2010)认为,两者从历史渊源来说,一脉相承;从社会功能来看,互相补充[3]。戴艳(2009)指出,在我国,许多社区都建立起了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志愿者为辅助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机制,通过整合这两者的人力资源,进而实现两工联动,获得双赢局面[4]。此外,谭建光(2013)指出,社工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的联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社工机构为志愿者组织提供专业指导与组织协调,另一方面是志愿者组织为社工机构提供人力资源与相关支持[5]。事实上,在我国社区中,社志联动就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联动的具体方式,核心是社工,基础在于志愿者。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在过程中指导志愿者协助开展具体服务,服务结束后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估;而志愿者在专业社工的引领下,为社工提供相关支持,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的是参与和协助的角色。
2 城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2.1 志愿者组织建设情况
淮安市城西社区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属于老城区,辖区内有16家生活大院,6个居民小区,拥有约3800名住户,人口约10300人。近年来,城西社区大力整治社区问题,不断改善社区环境状况,逐渐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为构建和谐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志愿者组织建设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城西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一方面,社区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培育“老年义务城管队”、“夕阳红巡逻队”、“民生民情观察队”、“我爱我邻志愿者队”、“城西京剧队”、“俏夕阳舞蹈队”以及“城西诗社”等志愿者队伍,发展和壮大城西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队伍。另一方面,社区不断加强对志愿资源与居民的需求进行对接,建立社区志愿者协会,凝聚一批积极向上、工作规范、社会影响良好、专业能力强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构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事实上,城西社区只是淮安市乃至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对于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补齐政府短板,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友爱,架起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共同进步与相互帮助的桥梁,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志愿者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志愿者组织蓬勃发展,在城市文明、扶危济困、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代社区建设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2.2 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运行和管理情况
淮安市城西社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志愿服务工作管理体制。首先,保持充沛的志愿服务资源。城西社区拥有众多的志愿者队伍,这得益于社区拥有大量退休与留守老人。社区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志愿服务资源,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真正实现夕阳红。与此同时,社区也发动区域内党员和热心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提高服务质量。除此之外,社区还和多家淮安本地院校合作,包括、淮安财经学院等大专院校,通过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和开展志愿者活动,使更广大的社会志愿资源纳入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相比社区里的老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更强,服务质量更高。其次,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城西社区通过多样的方式,围绕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短板,面向社区内失能老人、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每个季度、每月甚至每周,城西社区都会有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经常制定志愿服务计划,组织志愿者参加活动,让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习惯这样的志愿模式,从而使志愿服务常态化。与此同时,社区也在每次志愿活动前联系志愿者,从中协调志愿活动遇到的问题,保障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最后,创新新媒体动员和交流机制。综合运用QQ、微信、城西社区居委会微博等途径和平台,充分发挥多种新媒体的作用,与志愿者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增强对志愿者和潜在群体的有效覆盖和凝聚。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志愿活动的信息,甚至在新媒体平台招募志愿者、征集志愿服务方案,在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情况,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本社区的志愿活动。通过在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与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