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题材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附件)

摘 要莫泊桑是19世纪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其中,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题材的小说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甚至可以说是这个阶层在文学上的代表。带着对本阶级的爱和恨,对自身生活的困惑与求索,他以一系列中短篇对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作了多方面的描写,为法国文学展现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图景。这方面出色的短篇有《项链》、《珠宝》、《一家人》、《初雪》、《伞》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明的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形象,更把其中的女性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鉴于学术上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其中的名篇上,因此本论文将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莫泊桑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等方面对其笔下的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题材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加以研究。力求通过对这一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窥见这一类女性形象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折射出当时法国社会的状况,同时探讨莫泊桑创作作品的特点及理念。
目 录
引言 1
1 女性的形象和特点 3
1.1金钱的奴隶 3
1.2命运的悲剧 5
2 创作的动机 7
2.1 社会因素 7
2.2 个人因素 7
3 产生的影响 9
总 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期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与契诃夫、欧亨利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虽然他只活了短短43年,却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短篇小说约300篇,此外还有6部长篇小说、1部诗集、3部游记和4个剧本,在报纸专栏上撰写的文章有三大卷之多。”[1]P4161880年,“梅塘集团”的一员莫泊桑凭借着《羊脂球》成为法国文坛上耀眼的新星。
莫泊桑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他所创作的短篇小说最负盛名,按照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关于普法战争的。在这一类小说中他着重表现的是巴黎下层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以及巴黎上流社会体面人的无耻与自私。《羊脂球》中就鲜明的表现了这种观点,妓女羊脂球肯牺牲自己救助、保护他人,可最后去受到她帮助的那帮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排挤与轻视,作品将法国上层社会的所谓的正派人士丑恶的嘴脸表达地淋漓尽致。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米龙老爹》、《女疯子》、《两个朋友》等。
第二,关于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的。在这一类作品中,莫泊桑主要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生活的庸俗、无趣,及对金钱无上的渴望,展现了他们爱慕虚荣、小气猥琐的面目。《项链》讲述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参加宴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后来却把钻石项链弄丢了,只能牺牲自己的十年光阴去赔偿的悲剧。当然,这类作品是我们将要进行细致的赏析的,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我的叔叔于勒》、《烧伞记》、《一家人》、《珠宝》、《项链》、《初雪》等。
第三,关于乡村生活的。莫泊桑从小生活在法国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切实的体验和认知,因此能够逼真地刻画其中的人和事。《西蒙的爸爸》中铁匠西蒙非常的善良慈爱,看到西蒙被村里的孩子嘲笑,他愿意挺身而出去保护她,并且也愿意照顾孩子的妈妈,一个失足的少女,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温暖。《图瓦》则讲述了另类的乡村生活,患病瘫痪在床的老人图瓦,不仅没有得到的妻子的用心照顾,相反地,妻子还逼迫他孵鸡蛋,可怜的图瓦酷热难耐却不能动弹,因为如果他把鸡蛋碰破 ,妻子会给他好果子吃的,最后,极具讽刺性的是图瓦竟然真的孵出来了小鸡,并且对他们产生了母爱,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山鹬》、《小罗克》、《老人》等。
第四,关于怪诞故事的。莫泊桑晚年被多种病痛折磨,“病痛和药物使莫泊桑常常产生一些幻觉和特殊的感受,他把他们化为小说。” [1]P419《一个疯子的信》讲述了一个看不见的人偷走了他镜子中的影像,从此感到有鬼怪在自己脑子里的故事,十分的怪诞和荒谬。《剥皮的手》则讲述的是一只被剥了皮的手想要复仇杀死砍掉他的人,而是十分的怪异。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谁知道呢?》、《奥尔拉》、《疯子》等。
第五,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修软椅的女人》写的是一个修软椅的女人暗恋了一个药剂师男人五十五年,但是药剂师去无动于衷,最后还厚颜无耻地接受女人的遗产和车子的故事。《在一个春天的夜晚》讲述的是老处女莉丝看到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非常的相爱而感到十分的羡慕,表现莉丝对于爱情的渴望。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月光》、《伙计》、《遗产》等。
当然,上述的很多作品的分类是不绝对的,很多作品都是兼具两种甚至多种题材特征的。在莫泊桑创作的这五类短篇小说中,在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的这类小说中的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鲜活而生动,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笔者将针对小说中的这一类型的人物进行细致的研究。
1 女性的形象和特点
莫泊桑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关于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莫泊桑的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他是莫泊桑对现实生活的再创作,这一类的小说主要有:《我的叔叔于勒》、《烧伞记》、《一家人》、《珠宝》、《项链》、《初雪》等为代表。
1.1金钱的奴隶
《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们热爱金钱,奉行“有奶便是娘”的人际交往守则,当他们收到于勒的来信,得知他发了点财,“一旦事业有成,即将返回故里” [2]P193他们就日夜期盼于勒能早日回来,“他这封信成了家里的福音书,一有机会,我们就拿出来念念,碰见熟人,就拿出来展示展示。” [2]P193可是,当他们真的在船上看到了于勒,但他却完全不是信中写的那样,而是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皱纹的老水手,菲利普夫妇则大骂于勒是个骗子,是个无赖,生怕于勒拖累他们。[3]P122可以看出,在这对小市民夫妇的眼中,没有一丝温情,有的只是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无限欲望。
《烧伞记》中的奥莱依太太“讲求节俭,凡事都精打细算。”她和葛朗台还有阿巴贡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守财奴,他们不能更不懂享受生活,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对奥莱依太太来说,眼见白花花的银币从手里流出去,那就是一种天大的痛苦,无异于从她身上挖掉一块肉。”[2]P225在丈夫的逼迫下,奥莱依太太不得已给他买了一把绸面伞,这对她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所以她时刻关心这把伞的情况,丈夫第一天下班,她就仔细地检查,没想到伞面上竟然有一个窟窿,她怒不可遏,“她朝丈夫扑过去,气势汹汹,就像要揍他一顿,并把伞上的小圆窟窿,恶狠狠地杵到他鼻子前。” [2]P227“扑”、“气势汹汹”、“恶狠狠”、“杵”这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将奥莱依太太这种小气、愤怒、视财如命的状态表现地淋漓尽致。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第二天,奥莱依先生下班,伞上布满了小窟窿,根本就没有办法缝补,还好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决定要去找保险公司赔偿,但“她一到人前就容易怯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羞红了脸,跟陌生人说话打交道,总是不知所措。” [2]P230可是一想到十八法郎的损失,她就什么也顾不得了,鼓起勇气进了保险公司,当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询问她时,她不惜编造谎言,只是为了得到一把伞的赔偿。[4]P46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奥莱依太太对金钱的热爱是多么狂热,她又是多么地小气和吝啬。
《一家人》中卡拉望太太矮小、干瘦而且丑陋,一天晚上,婆婆旧病复发,被自认为非常有经验的舍奈大夫诊断为死亡,卡拉望先生悲痛欲绝,卡拉望太太假装啜泣,心里则在盘算婆婆的遗产,并且在当天晚上就把值钱的座钟和五屉柜搬到了自己房间,令她出乎意料地是第二天晚上婆婆又清醒过来了,受到当头棒喝的她因为得不到遗产而被气得对她的小姑子破口大骂。作品名为“一家人”,而实际上在这一家人之间,却没有丝毫的温情,有的只是为了金钱和利益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