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清婉的男儿泪纳兰性德词泪意象分析
摘 要清词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词坛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特殊身份及凄婉的情感历程对他的词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感伤是他创作的源泉,因感伤而独树一帜”[1]P217-218。纳兰词中有许多不同的意象,意象对其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纳兰词中的“泪”意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纳兰词中的“泪”意象的表现,主要用景和物的对比来写男儿泪,并将纳兰词中形成“泪”意象的原因及内涵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他在词中的“泪”意象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思妻、念友、怀古和思乡,通过对“泪”意象的深刻分析,着重把握“泪”意象下的不同情感内涵。纳兰词中“泪”意象细腻而自然的特点及艺术价值,结合他情真自然、凄婉幽怨的词风,更加深入的研究纳兰词出现“泪”意象的渊源,分析“泪”这个特殊意象对其风格形成的影响,有助于整体把握纳兰词清新自然、哀感婉约的创作特点,为读者展示纳兰性德这个独具特色、纤弱善感的词人形象。
目 录
引 言 1
1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表现 2
1.1 泪与景的对比 2
1.2 泪与情感的融合 3
1.3 以景写泪 4
1.4 物泪传情 4
1.5 泪抒胸臆 5
2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内涵 6
2.1 柔柔情长断人肠的思妻之泪 6
2.2 辗转反侧不能眠的思乡之泪 7
2.3 山高水长不相见的念友之泪 8
2.4 历史悠悠不闻见的怀古之泪 9
3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11
3.1 男儿泪中的细腻美 11
3.2 情真自然的内涵美 12
3.3 时空交错的意境美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随着清朝的统治,汉文化逐渐被满族贵族接受,纳兰性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许多诗人词人都在写有关“泪”意象的作品,有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的“欲语泪先流”,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有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不同的词人诗人笔下的“泪”意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赋予着不同的情感。同样是在写“泪”这个意象,纳兰的男儿泪却和李商隐的泪有所不同,纳兰泪直接自然,是直接的情感的爆发;李商隐的泪却是委婉含蓄的,他们不同的身世就造成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泪”意象带给纳兰的是身体上真正的流泪和心理上的悲伤,双重悲伤显得“泪”意象更加特殊,也使纳兰的泪词更为真实感人,“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P88这是王国维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诸多纳兰词意象研究中,研究“泪”意象的文章不少,但是研究纳兰笔下男儿泪的特殊之处,以及男儿泪的特点、艺术价值的文章则比较少。文章通过纳兰的男儿泪来具体分析男儿泪产生的原因和内涵,对更好的理解纳兰泪词所传达的情感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其词来感受纳兰纤弱善感、至情至性的词人形象,以及“泪”意象下纳兰词情真自然、凄婉哀怨的词风。作为清词的代表人物,纳兰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成就了“泪”在其词创作中的典型意象,“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可是在纳兰笔下,泪却显得无比脆弱,感人至深。
1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表现
在纳兰性德300多首传世词作品中,“泪”作为具体物,被纳兰性德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在众多泪词中,思妻之泪是最明显的,妻子早逝对纳兰整个人生有很大影响,短暂的幸福更是让纳兰苦上加苦。相爱却不能相守,这对于纳兰性德来说是最大的悲哀,他的“泪”词中大部分是在写对妻子的思念,这种思念超越了生死,于是纳兰巧妙地将景融入自己的词中来表现对妻子的思念之深,以景来写泪,以物和景的结合来传达凄婉幽怨的情感。纳兰的情感不仅表现在思念妻子,还表现在对自己际遇的无奈,出生贵族的他一心想游走于山水,与好友共谱诗词佳作,却无奈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这使他流泪。同时与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相隔甚远,使他对家乡产生了无限的思念,因此他将这些泪表现的很细腻。
1.1 泪与景的对比
泪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泪出现在文学创作中仅仅表现的是人悲伤的情绪,因为泪本身没有情感程度的含义,所以人们常常在泪前加入一定的形容词来增加或者具体化情感。纳兰性德在扩大泪或者具体化泪的表达,采用了泪与景对比的方式来增加泪意象的情感内涵。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南乡子烟暖雨初收》)[3]P177
这首词描写情人离别相思之情,所以泪是对离别的伤感,但在写泪之前,纳兰性德却描写了一幅春雨过后幽静小院的清新画面,“暖”“繁”“红”等形容词表现了当时小院虽然经过春雨清洗,景色虽然不热闹但很清新,另外这幅小院雨后图成功唤起了词人对情人的回忆。本该是美好的画面,但因为情人已经逝去,回忆变成了“泪”。纳兰性德男性情感中的景悲伤,泪更悲伤。更能突出表现男儿情感的细腻。这首词通过写景色艳丽、热闹的场景反衬出纳兰性德内心的悲戚,无论是美好的景,还是凄凉的景,都可以衬托纳兰内心的起伏。泪是抽象的,而景是具体的,看到红豆想要去摘,低下头却想到了和妻子已经是阴阳相隔,乐景与悲泪的对比,来突出纳兰对妻子的无比思念和再也无法和妻子欣赏美景,一起择红豆的幽怨之情。
纳兰性德词中泪与景色的对比主要利用了泪所代表的情感,美好的景色所反映出的却是相反的情感,景是热闹的、美好的,但是情感却是悲伤的、心酸的,通过美景的描绘来衬托悲伤的情感内涵,这也是纳兰词“泪”的细腻之处。
1.2 泪与情感的融合
在泪与景色对比表现泪意象中,纳兰运用热闹繁华的和凄凉暗淡的两种相反的景物来写“泪”意象下的伤感情绪,用景色这种自然画面来带动人物的情感和情绪。除此之外,纳兰性德的泪意象另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利用泪和情感的融合。
由于泪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所以纳兰性德词中泪与情感的融合就会显出两个特点,一个是泪与其他情感相同,都是为了倾诉衷肠。纳兰性德的“泪”是为了突出其中一个情感而将另一个情感融入其中,用来增加情感程度之深。如:
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金缕曲寄梁汾》)[3]P230
前一句先直接写出了所见之景,景色带给人的情感是萧条的,是悲凉的。下一句直接将词人对顾贞观的不舍表现了出来,友谊再深厚也抵不过时空的距离,透露着词人的寂寞之感。词中以“我”的角度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悲伤就在此刻此景中,景色带来的悲凉伤感,最终都凝结在词人的眼泪中。
另一个特点则是利用不同的情绪进行融合,增加词人情感的复杂性,增加情感的生动性。
绿叶成阴春去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里泪,贮作玉壶冰。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临江仙谢饷樱桃》)[3]P56
整首词写的是纳兰得到座师徐乾学馈赠的樱桃,所以填词以示答谢,起句以白描表明时序,春去夏来、绿叶成荫,守宫砂一般的樱桃星星密布。樱桃鲜嫩水灵,红艳的色泽慰藉“我”;那水灵灵的樱桃分明是千滴泪水,化作的浓香醇酒。这里的泪是感动的泪水,表达的是喜悦之情,所以在泪意象之前,词人用了较大的篇幅作情感的铺垫,“绿叶成阴”“护”“慰”等字的运用多代表喜悦的心情,由此将泪的情感融入喜悦的元素,并成功将泪意象的内涵转变为积极的情绪。
目 录
引 言 1
1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表现 2
1.1 泪与景的对比 2
1.2 泪与情感的融合 3
1.3 以景写泪 4
1.4 物泪传情 4
1.5 泪抒胸臆 5
2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内涵 6
2.1 柔柔情长断人肠的思妻之泪 6
2.2 辗转反侧不能眠的思乡之泪 7
2.3 山高水长不相见的念友之泪 8
2.4 历史悠悠不闻见的怀古之泪 9
3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11
3.1 男儿泪中的细腻美 11
3.2 情真自然的内涵美 12
3.3 时空交错的意境美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随着清朝的统治,汉文化逐渐被满族贵族接受,纳兰性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许多诗人词人都在写有关“泪”意象的作品,有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的“欲语泪先流”,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有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不同的词人诗人笔下的“泪”意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赋予着不同的情感。同样是在写“泪”这个意象,纳兰的男儿泪却和李商隐的泪有所不同,纳兰泪直接自然,是直接的情感的爆发;李商隐的泪却是委婉含蓄的,他们不同的身世就造成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泪”意象带给纳兰的是身体上真正的流泪和心理上的悲伤,双重悲伤显得“泪”意象更加特殊,也使纳兰的泪词更为真实感人,“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P88这是王国维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诸多纳兰词意象研究中,研究“泪”意象的文章不少,但是研究纳兰笔下男儿泪的特殊之处,以及男儿泪的特点、艺术价值的文章则比较少。文章通过纳兰的男儿泪来具体分析男儿泪产生的原因和内涵,对更好的理解纳兰泪词所传达的情感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其词来感受纳兰纤弱善感、至情至性的词人形象,以及“泪”意象下纳兰词情真自然、凄婉哀怨的词风。作为清词的代表人物,纳兰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成就了“泪”在其词创作中的典型意象,“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可是在纳兰笔下,泪却显得无比脆弱,感人至深。
1 纳兰性德词中“泪”意象的表现
在纳兰性德300多首传世词作品中,“泪”作为具体物,被纳兰性德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在众多泪词中,思妻之泪是最明显的,妻子早逝对纳兰整个人生有很大影响,短暂的幸福更是让纳兰苦上加苦。相爱却不能相守,这对于纳兰性德来说是最大的悲哀,他的“泪”词中大部分是在写对妻子的思念,这种思念超越了生死,于是纳兰巧妙地将景融入自己的词中来表现对妻子的思念之深,以景来写泪,以物和景的结合来传达凄婉幽怨的情感。纳兰的情感不仅表现在思念妻子,还表现在对自己际遇的无奈,出生贵族的他一心想游走于山水,与好友共谱诗词佳作,却无奈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这使他流泪。同时与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相隔甚远,使他对家乡产生了无限的思念,因此他将这些泪表现的很细腻。
1.1 泪与景的对比
泪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泪出现在文学创作中仅仅表现的是人悲伤的情绪,因为泪本身没有情感程度的含义,所以人们常常在泪前加入一定的形容词来增加或者具体化情感。纳兰性德在扩大泪或者具体化泪的表达,采用了泪与景对比的方式来增加泪意象的情感内涵。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南乡子烟暖雨初收》)[3]P177
这首词描写情人离别相思之情,所以泪是对离别的伤感,但在写泪之前,纳兰性德却描写了一幅春雨过后幽静小院的清新画面,“暖”“繁”“红”等形容词表现了当时小院虽然经过春雨清洗,景色虽然不热闹但很清新,另外这幅小院雨后图成功唤起了词人对情人的回忆。本该是美好的画面,但因为情人已经逝去,回忆变成了“泪”。纳兰性德男性情感中的景悲伤,泪更悲伤。更能突出表现男儿情感的细腻。这首词通过写景色艳丽、热闹的场景反衬出纳兰性德内心的悲戚,无论是美好的景,还是凄凉的景,都可以衬托纳兰内心的起伏。泪是抽象的,而景是具体的,看到红豆想要去摘,低下头却想到了和妻子已经是阴阳相隔,乐景与悲泪的对比,来突出纳兰对妻子的无比思念和再也无法和妻子欣赏美景,一起择红豆的幽怨之情。
纳兰性德词中泪与景色的对比主要利用了泪所代表的情感,美好的景色所反映出的却是相反的情感,景是热闹的、美好的,但是情感却是悲伤的、心酸的,通过美景的描绘来衬托悲伤的情感内涵,这也是纳兰词“泪”的细腻之处。
1.2 泪与情感的融合
在泪与景色对比表现泪意象中,纳兰运用热闹繁华的和凄凉暗淡的两种相反的景物来写“泪”意象下的伤感情绪,用景色这种自然画面来带动人物的情感和情绪。除此之外,纳兰性德的泪意象另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利用泪和情感的融合。
由于泪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所以纳兰性德词中泪与情感的融合就会显出两个特点,一个是泪与其他情感相同,都是为了倾诉衷肠。纳兰性德的“泪”是为了突出其中一个情感而将另一个情感融入其中,用来增加情感程度之深。如:
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金缕曲寄梁汾》)[3]P230
前一句先直接写出了所见之景,景色带给人的情感是萧条的,是悲凉的。下一句直接将词人对顾贞观的不舍表现了出来,友谊再深厚也抵不过时空的距离,透露着词人的寂寞之感。词中以“我”的角度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悲伤就在此刻此景中,景色带来的悲凉伤感,最终都凝结在词人的眼泪中。
另一个特点则是利用不同的情绪进行融合,增加词人情感的复杂性,增加情感的生动性。
绿叶成阴春去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里泪,贮作玉壶冰。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临江仙谢饷樱桃》)[3]P56
整首词写的是纳兰得到座师徐乾学馈赠的樱桃,所以填词以示答谢,起句以白描表明时序,春去夏来、绿叶成荫,守宫砂一般的樱桃星星密布。樱桃鲜嫩水灵,红艳的色泽慰藉“我”;那水灵灵的樱桃分明是千滴泪水,化作的浓香醇酒。这里的泪是感动的泪水,表达的是喜悦之情,所以在泪意象之前,词人用了较大的篇幅作情感的铺垫,“绿叶成阴”“护”“慰”等字的运用多代表喜悦的心情,由此将泪的情感融入喜悦的元素,并成功将泪意象的内涵转变为积极的情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