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附件)
青年白领作为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要活跃于工作职场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很多问题。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淮安市中央新亚百货公司的102名员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冲突体验程度处于一般水平,青年女性白领普遍更倾向于关注家庭。在情感情绪低落,组织矛盾冲突加剧,人际关系不协调三个冲突表现方面,女性白领普遍认可,在工作效率低下和家庭矛盾频发则不认可。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对工作家庭冲突影响较小,工作角色、工作投入度、工作时间要求和工作价值观对冲突体验影响较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理念可介入企业,实现工作家庭平衡或相互促进。关键词 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冲突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设计1
2.1 概念界定2
2.2 调查对象情况2
2.3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3
3 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现状4
3.1 情感情绪低落4
3.2 组织矛盾冲突加剧4
3.3 工作效率低下5
3.4 人际关系不协调5
3.5 家庭矛盾频发6
4 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7
4.1 工作价值观与工作—家庭冲突7
4.2 工作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8
4.3 工作投入度与工作—家庭冲突9
4.4 工作时间要求与工作—家庭冲突9
4.5 工作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10
5 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平衡11
5.1 个案工作方法11
5.2 小组工作方法12
5.3 员工帮助计划(EAP)12
5.4 社区工作方法13
结论 13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 调查量表 19
1 引言
青年白领作为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要活跃于工作职场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很多问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指出,40%甚至78%的职业父母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工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5.4 社区工作方法13
结论 13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 调查量表 19
1 引言
青年白领作为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要活跃于工作职场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很多问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指出,40%甚至78%的职业父母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工作—家庭冲突问题(Knunenn,2003)[1]。相关研究发现,女性青年更容易受到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所困扰,从而影响工作生产和身心健康。她们往往在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无法抉择,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无法排解。在中国特殊的关系社会中,一个人的问题往往会演变为很多人的问题,尤其是职场青年女性白领。青年白领女性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关注青年女性白领的工作和家庭问题, 对促进女性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当代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共同研究,由于双向影响分析工作难度大不适宜做调查统计分析,因此本文只从工作影响方面单向来看工作—家庭冲突,从研究结果,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视角给出一定的理论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女性白领的工作和家庭幸福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白领(white-collar worker),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1987)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中产阶级的“白领”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新中产阶级”。从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白领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知识分子和处于边缘地位的人文分子组成。职场白领也被称为专业人士(Women professionals),通常在职场中存在于金领和蓝领之间。根据文献可以得知国外对于白领有以下标准: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并从事脑力劳动月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一定自我发展需要的人。判定白领并没有固定的标准,Jawahar(2012)将白领的标准定为年薪8万美元以上并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职场女性。唐美玲(2009)将女性白领定义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高学历和较好收入,以办公室为主要场所,年龄在35岁以下的城市在职青年[2]。林晓兰(2013)认为白领是具有较高学历、受过专业化训练、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工作、以工资薪金谋生、对社会公共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强调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月收入2000以上的人员[3]。在中国,对白领的定义比较笼统,囊括了很多的职业属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如林晓兰所述,月收入3000—10000的即为白领。
在工作—家庭冲突方面,在国外,对于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非常多,但大多数都将工作—家庭冲突作为一个变量,将之与其他因素作对比来研究。Kahn和Wolfe(1964)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工作和家庭领域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相容,从而造成角色间的冲突和压力[1]。Greenhaus和Beutell(2007)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工作和家庭要求相互作用的一种角色间的冲突不相容的形式,两者的领域需求获得满足比较困难的一种状态”,即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两者相冲突,两者扮演的角色也相互冲突[1]。Karatepe 和 Tekinkus(2006)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往往是一个严重的压力因素导致各种消极的工作,包括幸福的内受损。即指二者冲突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心理情绪。二者一个从纵向上概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内部相互作用形式,即冲突。一个则是从横向上概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和结果,即压力。在国内,邓子鹃(2015)在宏观上叙述了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演变与发展,从本质上三个方面(前因,后因,干预方式)来论述了家庭冲突的研究现状。她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一种角色内冲突”,即个体因承担工作角色或家庭角色而使另一个角色的承担变得困难。
2.2 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从江苏中央新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选取102名白领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随机从一楼到五楼楼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管理层包括店柜人员(店长,部分店员),由江苏中央新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表明,该企业女性员工工资收入均超过3000,在收入上符合标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30岁以上俗称为“大龄青年”。被调查者年龄普遍在于26-40岁之间,在二十世纪初便被定义为白领,因此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控制在中专以上(包括中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收回问卷102份,收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93.1
1 引言1
2 研究设计1
2.1 概念界定2
2.2 调查对象情况2
2.3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3
3 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现状4
3.1 情感情绪低落4
3.2 组织矛盾冲突加剧4
3.3 工作效率低下5
3.4 人际关系不协调5
3.5 家庭矛盾频发6
4 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7
4.1 工作价值观与工作—家庭冲突7
4.2 工作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8
4.3 工作投入度与工作—家庭冲突9
4.4 工作时间要求与工作—家庭冲突9
4.5 工作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10
5 青年女性白领工作—家庭平衡11
5.1 个案工作方法11
5.2 小组工作方法12
5.3 员工帮助计划(EAP)12
5.4 社区工作方法13
结论 13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 调查量表 19
1 引言
青年白领作为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要活跃于工作职场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很多问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指出,40%甚至78%的职业父母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工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5.4 社区工作方法13
结论 13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 调查量表 19
1 引言
青年白领作为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要活跃于工作职场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很多问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指出,40%甚至78%的职业父母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工作—家庭冲突问题(Knunenn,2003)[1]。相关研究发现,女性青年更容易受到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所困扰,从而影响工作生产和身心健康。她们往往在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无法抉择,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无法排解。在中国特殊的关系社会中,一个人的问题往往会演变为很多人的问题,尤其是职场青年女性白领。青年白领女性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关注青年女性白领的工作和家庭问题, 对促进女性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当代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共同研究,由于双向影响分析工作难度大不适宜做调查统计分析,因此本文只从工作影响方面单向来看工作—家庭冲突,从研究结果,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视角给出一定的理论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女性白领的工作和家庭幸福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白领(white-collar worker),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1987)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中产阶级的“白领”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新中产阶级”。从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白领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知识分子和处于边缘地位的人文分子组成。职场白领也被称为专业人士(Women professionals),通常在职场中存在于金领和蓝领之间。根据文献可以得知国外对于白领有以下标准: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并从事脑力劳动月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一定自我发展需要的人。判定白领并没有固定的标准,Jawahar(2012)将白领的标准定为年薪8万美元以上并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职场女性。唐美玲(2009)将女性白领定义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高学历和较好收入,以办公室为主要场所,年龄在35岁以下的城市在职青年[2]。林晓兰(2013)认为白领是具有较高学历、受过专业化训练、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工作、以工资薪金谋生、对社会公共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强调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月收入2000以上的人员[3]。在中国,对白领的定义比较笼统,囊括了很多的职业属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如林晓兰所述,月收入3000—10000的即为白领。
在工作—家庭冲突方面,在国外,对于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非常多,但大多数都将工作—家庭冲突作为一个变量,将之与其他因素作对比来研究。Kahn和Wolfe(1964)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工作和家庭领域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相容,从而造成角色间的冲突和压力[1]。Greenhaus和Beutell(2007)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工作和家庭要求相互作用的一种角色间的冲突不相容的形式,两者的领域需求获得满足比较困难的一种状态”,即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两者相冲突,两者扮演的角色也相互冲突[1]。Karatepe 和 Tekinkus(2006)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往往是一个严重的压力因素导致各种消极的工作,包括幸福的内受损。即指二者冲突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心理情绪。二者一个从纵向上概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内部相互作用形式,即冲突。一个则是从横向上概述了工作—家庭冲突的表现和结果,即压力。在国内,邓子鹃(2015)在宏观上叙述了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演变与发展,从本质上三个方面(前因,后因,干预方式)来论述了家庭冲突的研究现状。她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一种角色内冲突”,即个体因承担工作角色或家庭角色而使另一个角色的承担变得困难。
2.2 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从江苏中央新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选取102名白领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随机从一楼到五楼楼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管理层包括店柜人员(店长,部分店员),由江苏中央新亚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表明,该企业女性员工工资收入均超过3000,在收入上符合标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30岁以上俗称为“大龄青年”。被调查者年龄普遍在于26-40岁之间,在二十世纪初便被定义为白领,因此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控制在中专以上(包括中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收回问卷102份,收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93.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