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比较研究(附件)

摘 要老舍和沈从文同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他们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部分是以社会最底层人们羞于谈起的妓女为写作对象的。本文尝试借助两位作家作品的中不同妓女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和对比,来归纳总结出这些妓女形象的不同和特点老舍是以关怀的眼光写出了一批深陷社会泥淖却无法自救的悲惨妓女形象,沈从文则以“乡下人”的视角写出了一群敢爱敢恨、自然豪放的富有生命野性的妓女形象。通过研究,最终得到二者笔下不同妓女形象的塑造和他们的生活背景与人生态度息息相关,从而为现当代文学史上同类妓女形象的研究提供参照和启示意义。
目 录
引言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二)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一、 老舍和沈从文笔下妓女形象的个案分析 3
(一)老舍笔下的底层妓女形象 3
(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妓女形象 5
二、老舍和沈从文笔下妓女形象的不同特点 7
(一)不同的性情 7
(二)不同的人生观 8
三、造成两位作家笔下妓女形象不同的原因分析 11
(一)作家的不同生活背景 11
(二)作家的不同人生态度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妓女”在文学史中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但其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又是不可避免所需提及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的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人们开始关注个性解放和人权问题,纷纷举起旗帜,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在此之下,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人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将关注目光放在社会解放、个性解放、人性解放和妇女解放等问题上。作家们开始将眼光转到底层人群身上,试图通过对他们凄惨生活状况的抒写,来完成对人性的的解放。老舍和沈从文将目光放到妓女这一特殊群体上,由于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们笔下的妓女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她们不再是单纯的享乐模式下的妓女,而是变成了对各种社会问题揭示和批判的承载体。
国内关于妓女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单独选取老舍和沈从文这两个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进行研究比较可以说寥寥无几,譬如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玉梅发表在期刊上的《老舍和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比较——以〈月牙儿〉和〈柏子〉为例》、何光玲和刘玉平的《地狱里的“圣女”——浅论老舍和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以及郑占兵的《老舍与沈从文对妓女题材的不同处理——兼谈中西方文学传统的差异》,其他的都是拿出单个作家来进行分析。国外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
(二)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的黑暗和无情让人们苦不堪言,救济民众、改变现状已然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想法。当时的人们都在寻找方法去改变这一切,和大多数作家一样,老舍和沈从文选择拿起纸笔,用最具有抨击力度的语言描绘出当时的黑暗状况,引导和激励人们去改变现实。而妓女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所以有很多作家都选取了妓女作为叙述对象,对她们的书写也褒贬不一,主要是通过对她们的叙述来对社会进行批判。
本文主要选取老舍和沈从文这两个作家,以他们为个案,探究他们笔下妓女形象的魅力。老舍和沈从文处于同一年代且都位于京城,正是在这种写作环境下,两人笔下的妓女形象却截然不同,这不由得引人深思。本文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去着重分析两位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有哪些不同,并去探究文本中的她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去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主要从二人的生活背景和对人生的态度着手。社会制度的不公和黑暗让底层民众苦不堪言,老舍和沈从文对这一切怀着深深地同情感,从他们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但其侧重点不同。老舍和沈从文作品中关于妓女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是很多,但却都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当时社会的态度,通过研究分析他们笔下的妓女形象,从妓女这一小角色入手可以深入挖掘出三十年代的黑暗社会对人们,尤其是底层人民的摧残。
老舍和沈从文笔下妓女形象的个案分析
妓女,一直以来都处于社会的阴暗面,不被大众所接受。在古代社会中,由于妓女不需要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思想和行动上都比较开放,再加上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文人志士来说,妓女更多的带给他们的是心灵上的慰藉。故而妓女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被相应的美化,是当时果断追求爱情的先锋,反抗封建的武器,在他们笔下,妓女文雅精致、色艺双馨,是作诗吟唱中的重要题材。而到了现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文解放思潮的影响,妓女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依旧是“不堪”的代表,但不再是以文人抚慰者的形象出现,而是变成了揭露社会黑暗和解放人性的工具,用她们来完成对社会、人性的抨击。
老舍笔下的底层妓女形象
老舍出生于北京的小羊圈胡同里,家境贫寒,作为一名从大杂院走出来的贫民作家,他对市民小人物的悲哀和痛苦尤为了解,对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怜悯和同情。受到五四运动人文解放思潮的影响,老舍选择将目光放到了妓女这一特殊群体上,通过对她们的凄惨生活和悲苦命运的展示,来控诉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老舍所构建的这一系列妓女形象,她们都出身悲惨,却并不是贪图钱财或肉欲的自甘堕落者,而是在生活的逼迫下流落风尘之中,迫于无奈走上妓女这条道路。并且老舍还在其中注入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 以及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1.挣扎中灭亡的“我”
在《月牙儿》中,老舍用最直白、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在男权社会的藩篱下,城市中最没有经济保障的妇女,在资本主义的腐蚀下,被抹杀掉最初的理想,一步步沦为赤条条的经济商品被人玩弄。少女“我”七岁丧父,父亲的离开将她的母亲一步步推向“暗娼”这个行业,母亲也曾挣扎过,她典当衣物、洗过袜子,直到找了一个“新爸”,日子才渐渐有了起色,可是随着新家里唯一男性的离开,一切又变成了之前的模样,母亲被迫成为“暗娼”来养活“我”。不难看出,男性是这个社会的支柱,妇女完全依靠男性而生存,要想实现妇女解放,就必须让妇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让妇女实现经济独立。
少女“我”受过一定的教育,在学校受到了西方人文新思潮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想“不依赖任何人,我要自己挣饭吃,”“我”不想重复母亲的“老路”,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毅然离开母亲并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一份正当的职业,但是“我”想要“自力更生”的乌托邦之梦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碎,又开始一步步的重蹈母亲的覆辙。“我”也曾经对生活有过幻想,甚至一味地恨这个职业,也有过微小但坚定地抗争,也曾迷茫过,但是后来生活的无奈、社会的腐朽,一步步地将“我”逼到了这个地步,可是“我”心里还是有着无法泯灭的“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忘不掉自己的母亲,甚至母亲在“我”最困难无奈时找上门的时候,还是毫无犹豫的收养了她。曾经善良的母亲也被金钱所腐蚀,只知道伸手向女儿要钱,只知道怎么去夺取嫖客的钱财,已经丢掉了人最宝贵的尊严。黑暗社会的无情打击让“我”彻底绝望了,在被送到狱中之后,“我”甚至感到了解脱“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这时候之前倔强、正直、向上、孤单、不幸的少女“我”似乎又重新回到读者眼前,母女二人竭力想避免的道路,却都在社会的逼迫下不可避免的踏入,沉痛地控诉了社会的罪恶。这一切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到妓女的苦难和挣扎,了解到社会的黑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