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情转薄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看其情感态度(附件)
摘 要纳兰性德在清词坛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占其词数量三分之一的爱情词,是以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五位女子为对象,情系词中,篇篇幽怨。纳兰性德情起于表妹雪梅,深于卢氏、沈宛,薄于官氏与颜氏。他以自然、深挚、朴实之笔,写下了众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爱情词章,以词解人,句句真情。目 录
绪论 1
1 情起——初恋 2
2 情深——卢氏 4
2.1 幸福甜蜜词 4
2.2 血泪悼亡词 5
3 情浓——沈宛 7
4 情浅——颜氏 8
5 情薄——官氏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绪论
纳兰性德,出生在裘马轻肥的钟鸣鼎食之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大宰相纳兰明珠。他虽是名门之后,且常年陪伴在同龄皇帝康熙左右,却丝毫没有沾染纨绔之气。但谁曾料想天妒英才,只给了他三十一个春秋。纳兰性德用他短暂的生命轨迹,谱写了清代词坛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界对纳兰性德评价极高,晚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他“所为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自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1]p161并称纳兰性德是“国初第一词人” [1]p121。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述道:“纳兰容若以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p217,称其词为“清词之冠冕”。之所以能授之称号,是因为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易于感发,极富诗人气质,他的词与情感、经历相融合,其爱情词创作别具凄婉之气。
纳兰性德的词约有三百多首,内容涉及爱情 、友谊 、边塞 、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但他的爱情词成就最高,数量最多,将近一百余首。在纳兰性德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仕途上虽风光无限,爱情却充满了不幸与忧伤。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五个的女人,通过品读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既能看出他对五位女子有不同的感情层次,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
1 情起——初恋
清代笔记《凭庑剩笔》载: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一百余首。在纳兰性德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仕途上虽风光无限,爱情却充满了不幸与忧伤。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五个的女人,通过品读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既能看出他对五位女子有不同的感情层次,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
1 情起——初恋
清代笔记《凭庑剩笔》载: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室,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3]P78
纳兰性德曾有一个表妹,叫舒穆禄雪梅。两人青梅竹马,后来雪梅按例参选宫女,被选入皇宫。清末姚鹏图在《饮水诗词集跋》中提到纳兰性德表妹舒穆禄雪梅入宫这个事实。纳兰性德悲痛成疾,卧病在床数月,终日郁郁寡欢。时任刑部尚书的徐乾学曾回顾当时,说纳兰性德:“闭门扫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则避匿。”[4]P27
对于表妹雪梅入宫还存在另一种说法,在刘徳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中称:“不赞成纳兰性德所恋女子入宫之说,但并不否认性德生前有过恋人,恰恰相反,从性德对异性情意绸缪、一往情深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写的爱情诗词来看,他是个自由婚恋的热烈追求者,可以肯定他生前有过甜蜜的初恋,并且这个恋人不是后来的发妻卢氏,而是纳兰家一个后来出家的侍女,使他饱尝了失恋的痛苦。”[5]P43这种说法是刘徳鸿先生从纳兰性德的词中归纳而来。由于纳兰性德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他的感情世界只能从他的词来窥探。纳兰性德在《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中这样写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6]P331
词的副标题“决绝”一词,相传出自卓文君写给情变的司马相如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纳兰选用“决绝”这个副标题,并不是想要表明与表妹分手。全词虽以一个被抛弃的女子口吻谴责负心锦衣郎,却读出纳兰性德的悔恨与自责。“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的初见就定格在见到表妹的第一眼上。“何事秋风悲画扇”,扇子是驱暑热,秋天就扔到一边,古诗中用它来比喻被冷落,被抛弃的女性。负心汉配痴情女于古诗词常见,表妹痛哭埋怨着纳兰性德是负心汉。其实,纳兰性德并不是负心汉,而是多情种。只不过在当时,十多岁的他没有办法主宰自己命运。后来纳兰性德在《山花子》中“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表明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多情,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薄情和草率,后悔自己太年轻,不能给自己心爱的恋人幸福。
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初恋对纳兰性德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他在诗词中才会有“十一年前梦一场”这样的佳句。但是初恋未果的伤痛在他心中久久不能痊愈,直到一位佳人的出现,才让他渐渐走出痛苦深渊。
2 情深——卢氏
2.1 幸福甜蜜词
在初恋情人入宫不久后,纳兰性德听从家里的安排,迎娶卢氏为妻。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7]P416纳兰性德是一个孝子,可以接受父母包办婚姻,但他生性叛逆,他不可能接受一个他在情感上无法融合在一起的妻子。但卢氏有她独特的魅力却使纳兰性德发自肺腑地感慨“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记录了与卢氏生活的点点滴滴,可看出纳兰对卢氏感情至深。两人新婚之际,纳兰性德写下《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6]P74
整首词洋溢着甜蜜幸福的气息,首句点明“我”已十八岁,在俗世飘荡多年,平时素爱“吹花嚼蕊”甚而“弄冰弦,”只可惜总是孤独一人,因此发出“多情情寄阿谁边”的感慨。下片描写新婚之景动人心魄,妻子头戴紫玉钗,美艳动人,她的容貌神态与举手投足间都显得那么迷人,恰到好处。在摇摆不定的灯影之中,倚靠在枕函旁,这画面美不胜收。整首词流露出纳兰性德对妻子赞赏与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他众多作品中难得的喜悦之作。
纳兰性德很少有喜悦之作,原因在于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像这种安逸的日子实在太少了。对于家庭,他不满父亲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对于个人仕途,他反感官场的黑暗,尔虞我诈层出不穷;“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金缕曲赠梁汾》)注正是由于对金钱权势的蔑视,与对实际生活的不满,他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卢氏身上。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谁念西风》)、“丁宁休曝旧罗衫,忆素手为余缝绽”(《鹊桥仙七夕》)、“红药栏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四犯令麦浪翻晴》)“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外,同倚斜阳”(《沁园春瞬息浮生》)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纳兰对卢氏的喜爱深入骨髓,连这些与卢氏生活细节都写在词里,一方面感受到卢氏的温柔体贴,另一方面表现出二人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在此期间,卢氏疗好了纳兰因初恋未果所受的情伤,激发了纳兰所有的爱情理想,使他爱情词创作走
绪论 1
1 情起——初恋 2
2 情深——卢氏 4
2.1 幸福甜蜜词 4
2.2 血泪悼亡词 5
3 情浓——沈宛 7
4 情浅——颜氏 8
5 情薄——官氏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绪论
纳兰性德,出生在裘马轻肥的钟鸣鼎食之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大宰相纳兰明珠。他虽是名门之后,且常年陪伴在同龄皇帝康熙左右,却丝毫没有沾染纨绔之气。但谁曾料想天妒英才,只给了他三十一个春秋。纳兰性德用他短暂的生命轨迹,谱写了清代词坛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界对纳兰性德评价极高,晚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他“所为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自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1]p161并称纳兰性德是“国初第一词人” [1]p121。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述道:“纳兰容若以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p217,称其词为“清词之冠冕”。之所以能授之称号,是因为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易于感发,极富诗人气质,他的词与情感、经历相融合,其爱情词创作别具凄婉之气。
纳兰性德的词约有三百多首,内容涉及爱情 、友谊 、边塞 、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但他的爱情词成就最高,数量最多,将近一百余首。在纳兰性德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仕途上虽风光无限,爱情却充满了不幸与忧伤。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五个的女人,通过品读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既能看出他对五位女子有不同的感情层次,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
1 情起——初恋
清代笔记《凭庑剩笔》载: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一百余首。在纳兰性德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仕途上虽风光无限,爱情却充满了不幸与忧伤。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五个的女人,通过品读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既能看出他对五位女子有不同的感情层次,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
1 情起——初恋
清代笔记《凭庑剩笔》载: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室,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3]P78
纳兰性德曾有一个表妹,叫舒穆禄雪梅。两人青梅竹马,后来雪梅按例参选宫女,被选入皇宫。清末姚鹏图在《饮水诗词集跋》中提到纳兰性德表妹舒穆禄雪梅入宫这个事实。纳兰性德悲痛成疾,卧病在床数月,终日郁郁寡欢。时任刑部尚书的徐乾学曾回顾当时,说纳兰性德:“闭门扫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则避匿。”[4]P27
对于表妹雪梅入宫还存在另一种说法,在刘徳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中称:“不赞成纳兰性德所恋女子入宫之说,但并不否认性德生前有过恋人,恰恰相反,从性德对异性情意绸缪、一往情深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写的爱情诗词来看,他是个自由婚恋的热烈追求者,可以肯定他生前有过甜蜜的初恋,并且这个恋人不是后来的发妻卢氏,而是纳兰家一个后来出家的侍女,使他饱尝了失恋的痛苦。”[5]P43这种说法是刘徳鸿先生从纳兰性德的词中归纳而来。由于纳兰性德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他的感情世界只能从他的词来窥探。纳兰性德在《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中这样写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6]P331
词的副标题“决绝”一词,相传出自卓文君写给情变的司马相如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纳兰选用“决绝”这个副标题,并不是想要表明与表妹分手。全词虽以一个被抛弃的女子口吻谴责负心锦衣郎,却读出纳兰性德的悔恨与自责。“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的初见就定格在见到表妹的第一眼上。“何事秋风悲画扇”,扇子是驱暑热,秋天就扔到一边,古诗中用它来比喻被冷落,被抛弃的女性。负心汉配痴情女于古诗词常见,表妹痛哭埋怨着纳兰性德是负心汉。其实,纳兰性德并不是负心汉,而是多情种。只不过在当时,十多岁的他没有办法主宰自己命运。后来纳兰性德在《山花子》中“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表明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多情,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薄情和草率,后悔自己太年轻,不能给自己心爱的恋人幸福。
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初恋对纳兰性德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他在诗词中才会有“十一年前梦一场”这样的佳句。但是初恋未果的伤痛在他心中久久不能痊愈,直到一位佳人的出现,才让他渐渐走出痛苦深渊。
2 情深——卢氏
2.1 幸福甜蜜词
在初恋情人入宫不久后,纳兰性德听从家里的安排,迎娶卢氏为妻。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7]P416纳兰性德是一个孝子,可以接受父母包办婚姻,但他生性叛逆,他不可能接受一个他在情感上无法融合在一起的妻子。但卢氏有她独特的魅力却使纳兰性德发自肺腑地感慨“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记录了与卢氏生活的点点滴滴,可看出纳兰对卢氏感情至深。两人新婚之际,纳兰性德写下《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6]P74
整首词洋溢着甜蜜幸福的气息,首句点明“我”已十八岁,在俗世飘荡多年,平时素爱“吹花嚼蕊”甚而“弄冰弦,”只可惜总是孤独一人,因此发出“多情情寄阿谁边”的感慨。下片描写新婚之景动人心魄,妻子头戴紫玉钗,美艳动人,她的容貌神态与举手投足间都显得那么迷人,恰到好处。在摇摆不定的灯影之中,倚靠在枕函旁,这画面美不胜收。整首词流露出纳兰性德对妻子赞赏与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他众多作品中难得的喜悦之作。
纳兰性德很少有喜悦之作,原因在于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像这种安逸的日子实在太少了。对于家庭,他不满父亲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对于个人仕途,他反感官场的黑暗,尔虞我诈层出不穷;“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金缕曲赠梁汾》)注正是由于对金钱权势的蔑视,与对实际生活的不满,他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卢氏身上。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谁念西风》)、“丁宁休曝旧罗衫,忆素手为余缝绽”(《鹊桥仙七夕》)、“红药栏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四犯令麦浪翻晴》)“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外,同倚斜阳”(《沁园春瞬息浮生》)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纳兰对卢氏的喜爱深入骨髓,连这些与卢氏生活细节都写在词里,一方面感受到卢氏的温柔体贴,另一方面表现出二人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在此期间,卢氏疗好了纳兰因初恋未果所受的情伤,激发了纳兰所有的爱情理想,使他爱情词创作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