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尘埃落定的叙事特色及思想内涵(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尘埃落定》是阿来的获奖代表作品,通过这一长篇叙事创作,可以窥见阿来长篇叙事的风格和特色,《尘埃落定》中诗意化的叙述话语、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雅俗共赏的题材选择等,都体现出作者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而其精巧别致的标题设计、玄幻迷离的场景设计,以及离奇莫测的人物设计等,则体现了作者出人意料的叙事结构设计与安排;从思想意义的角度来看,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追问、对民族与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庄学生命理念的哲学阐释等,都反映出其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
Keywords: Alai; The dust settles; Narrative features; Ideological content目 录
引言 1
1 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 2
1.1 灵动诗化的叙述话语 2
1.2 巧妙多变的叙述视角 4
1.3 雅俗共赏的题材选择 6
2 出人意料的叙事结构设计 8
2.1 新巧精奇的标题设计 8
2.2 玄幻迷离的场景设计 8
2.3 离奇莫测的人物设计 10
3 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 13
3.1 对人性的拷问 13
3.2 对民族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14
3.3 对庄学生命理念的阐释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引言
阿来是当代知名作家,于2000年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有着一半的藏族血统,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藏域文化气息。迄今为止,他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但在所有作品中,最受读者青睐的就是这部为他带来无数赞誉与殊荣的作品——《尘埃落定》。《尘埃落定》的成功问世与阿来在叙事方面对其的特殊安排是分不开的,阿来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的选择上大胆地做了新的尝试,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新奇体验。小说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傻子视角的成功选择与运用,小说在满足读者看故事的需求同时,为文本赋予了深刻的思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涵,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这部作品以一个傻子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藏族人民所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制度变迁,让读者看到土司制度统治下的尘埃世界。为了自身的权利、情爱、金钱之欲,人们展开了一场杀伐斗狠的末日狂欢游戏,在这场狂欢中读者看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淳朴,也看到了他们的愚昧堕落。小说唤醒了一段被埋藏在时光里的藏族记忆。
阿来的《尘埃落定》于1998年一经发表,就在文坛引起巨大轰动,同时关于它的评论铺天盖地,比如小说的写作技巧、主题思想、创作来源等等。虽然学界针对《尘埃落定》叙事方面研究的论文不在少数,但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却寥若晨星。可见,《尘埃落定》在叙事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与价值。鉴于此,本文以《尘埃落定》的叙事特色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针对小说的叙述策略、叙事结构设计与思想内涵进行分析。1 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
长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得读者喜爱,而《尘埃落定》无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用独具特色的叙述方式为作品赋予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阿来通过对小说的叙述话语、叙述视角、题材选择这几方面的全新探索,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1.1 灵动诗化的叙述话语
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对“叙述话语”作了解释:“叙述话语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形式上是由某个叙述角色发出的言语行为。” [1]P129也就是说,叙述话语是由叙述者发出的言语行为和由小说中的人物发出但由叙述者引入文本的言语行为构成的。一直以来,语言的诗化便是阿来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极具诗意与想象大胆的语句。学者田中元认为:“阿来《尘埃落定》创作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他在叙述手段上把抒情话语纳入小说创作的视野,让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走进小说世界。” [2]P298这样一来,小说的话语不仅成为陈述客观事实的载体,更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作者细腻独到的情感,在拓展了话语的表现功能的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一览读者内心世界的快感。
1.1.1 诗意化的场景描写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作者对一个个场景的设置及安排是有着直接联系的。阿来在对小说中具体场景的描写与刻画方面有着极高的水准,他为小说的语言赋予了情感表现力,使小说中的一幕幕场景变得极为生动有趣且富感染力。
第一节中关于母亲等待侍女从楼上向楼下泼水的场景描写:
现在她梳洗完毕了,便一边看着自己的手一日日苍老的迹象,一边等着侍女把水泼到楼下的声音。这种等待总有种提心吊胆的味道。水从高处的盆子里倾泻出去跌落在楼下石板地上,分崩离析的声音会使她的身子忍不住痉挛一下。水从四楼上倾倒下去,确实有点粉身碎骨的味道,有点惊心动魄。[3]P2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赋予人的情态或动作,将水从高处被泼到地板上的过程当做是人从高处跌落的情形来写,让跌落在石板上的水有了粉身碎骨的凄美之感,且极具诗意。这种等待让母亲感到提心吊胆,但她还是执着于那种“粉身碎骨”的等待。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在岁月的打磨中一天天地苍老下去,但却无能为力,她左右不了年岁对一个女人的疯狂折磨,这让她感到无可适从。所幸,她抓住了权利。水从高处被泼到地面上的情态让人觉得有些残忍,但是身为母亲的她,执着于甚至享受这种主宰一切事物生死的快感,面对这种情形她也显得有些害怕,但这只是象征性的短暂感触,对于这种令她“又惊又怕”的场面她选择的是等待而不是避让,这体现了统治阶层对权利的渴求与顽固执着,这样的场面也将文中“我”母亲的虚伪、顽固、冷血的统治阶层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者采用细节描写将这一幕场景描写得生动活泼,通过写母亲对被泼下楼的水的直接反应与心理活动,来侧面揭示母亲及统治阶层的性格特征,这样的场景描写也适时地推动了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
1.1.2 修辞化的叙述用语
阿来在文本的创作过程中,将叙述用语修辞化,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生动活泼,极富画面感的特点,为读者带来新颖奇妙的独特感受。作者通过对小说大量语句的反复揣摩与凝练,早已形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风格。严家炎说:“《尘埃落定》中的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4]P44灵动而富诗意的描写在文中比比皆是,作者将修辞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小说的语言表达中,在增添了文本魅力的同时,也凸显出作者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如:
“她的奶水像涌泉一样,而且是那样的香甜。我还尝到了痛苦的味道和草原上那些花啊草啊的味道。而我母亲的奶水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想法,把我的小脑袋涨的嗡嗡作响。” [3]P56
Keywords: Alai; The dust settles; Narrative features; Ideological content目 录
引言 1
1 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 2
1.1 灵动诗化的叙述话语 2
1.2 巧妙多变的叙述视角 4
1.3 雅俗共赏的题材选择 6
2 出人意料的叙事结构设计 8
2.1 新巧精奇的标题设计 8
2.2 玄幻迷离的场景设计 8
2.3 离奇莫测的人物设计 10
3 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 13
3.1 对人性的拷问 13
3.2 对民族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14
3.3 对庄学生命理念的阐释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引言
阿来是当代知名作家,于2000年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有着一半的藏族血统,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藏域文化气息。迄今为止,他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但在所有作品中,最受读者青睐的就是这部为他带来无数赞誉与殊荣的作品——《尘埃落定》。《尘埃落定》的成功问世与阿来在叙事方面对其的特殊安排是分不开的,阿来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的选择上大胆地做了新的尝试,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新奇体验。小说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傻子视角的成功选择与运用,小说在满足读者看故事的需求同时,为文本赋予了深刻的思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涵,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这部作品以一个傻子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藏族人民所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制度变迁,让读者看到土司制度统治下的尘埃世界。为了自身的权利、情爱、金钱之欲,人们展开了一场杀伐斗狠的末日狂欢游戏,在这场狂欢中读者看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淳朴,也看到了他们的愚昧堕落。小说唤醒了一段被埋藏在时光里的藏族记忆。
阿来的《尘埃落定》于1998年一经发表,就在文坛引起巨大轰动,同时关于它的评论铺天盖地,比如小说的写作技巧、主题思想、创作来源等等。虽然学界针对《尘埃落定》叙事方面研究的论文不在少数,但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却寥若晨星。可见,《尘埃落定》在叙事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与价值。鉴于此,本文以《尘埃落定》的叙事特色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针对小说的叙述策略、叙事结构设计与思想内涵进行分析。1 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
长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得读者喜爱,而《尘埃落定》无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用独具特色的叙述方式为作品赋予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阿来通过对小说的叙述话语、叙述视角、题材选择这几方面的全新探索,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1.1 灵动诗化的叙述话语
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对“叙述话语”作了解释:“叙述话语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形式上是由某个叙述角色发出的言语行为。” [1]P129也就是说,叙述话语是由叙述者发出的言语行为和由小说中的人物发出但由叙述者引入文本的言语行为构成的。一直以来,语言的诗化便是阿来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极具诗意与想象大胆的语句。学者田中元认为:“阿来《尘埃落定》创作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他在叙述手段上把抒情话语纳入小说创作的视野,让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走进小说世界。” [2]P298这样一来,小说的话语不仅成为陈述客观事实的载体,更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作者细腻独到的情感,在拓展了话语的表现功能的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一览读者内心世界的快感。
1.1.1 诗意化的场景描写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作者对一个个场景的设置及安排是有着直接联系的。阿来在对小说中具体场景的描写与刻画方面有着极高的水准,他为小说的语言赋予了情感表现力,使小说中的一幕幕场景变得极为生动有趣且富感染力。
第一节中关于母亲等待侍女从楼上向楼下泼水的场景描写:
现在她梳洗完毕了,便一边看着自己的手一日日苍老的迹象,一边等着侍女把水泼到楼下的声音。这种等待总有种提心吊胆的味道。水从高处的盆子里倾泻出去跌落在楼下石板地上,分崩离析的声音会使她的身子忍不住痉挛一下。水从四楼上倾倒下去,确实有点粉身碎骨的味道,有点惊心动魄。[3]P2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赋予人的情态或动作,将水从高处被泼到地板上的过程当做是人从高处跌落的情形来写,让跌落在石板上的水有了粉身碎骨的凄美之感,且极具诗意。这种等待让母亲感到提心吊胆,但她还是执着于那种“粉身碎骨”的等待。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在岁月的打磨中一天天地苍老下去,但却无能为力,她左右不了年岁对一个女人的疯狂折磨,这让她感到无可适从。所幸,她抓住了权利。水从高处被泼到地面上的情态让人觉得有些残忍,但是身为母亲的她,执着于甚至享受这种主宰一切事物生死的快感,面对这种情形她也显得有些害怕,但这只是象征性的短暂感触,对于这种令她“又惊又怕”的场面她选择的是等待而不是避让,这体现了统治阶层对权利的渴求与顽固执着,这样的场面也将文中“我”母亲的虚伪、顽固、冷血的统治阶层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者采用细节描写将这一幕场景描写得生动活泼,通过写母亲对被泼下楼的水的直接反应与心理活动,来侧面揭示母亲及统治阶层的性格特征,这样的场景描写也适时地推动了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
1.1.2 修辞化的叙述用语
阿来在文本的创作过程中,将叙述用语修辞化,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生动活泼,极富画面感的特点,为读者带来新颖奇妙的独特感受。作者通过对小说大量语句的反复揣摩与凝练,早已形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风格。严家炎说:“《尘埃落定》中的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4]P44灵动而富诗意的描写在文中比比皆是,作者将修辞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小说的语言表达中,在增添了文本魅力的同时,也凸显出作者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如:
“她的奶水像涌泉一样,而且是那样的香甜。我还尝到了痛苦的味道和草原上那些花啊草啊的味道。而我母亲的奶水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想法,把我的小脑袋涨的嗡嗡作响。” [3]P5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