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铐上的蓝花花中阎小样的人性美(附件)
摘 要《手铐上的蓝花花》是吴克敬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女主人公阎小样作为一个农村底层女性,具有善良仁爱、勇于担当、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优良品质,即使身处绝境,仍然闪现出强烈的人性美的光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既有阎小样自身的思想观念、吴克敬写这篇小说要表达的思想主题等主观原因,又有阎小样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写这篇小说时的社会背景、独特的地域风情等客观原因。直白豁达、大气包容、荡气回肠的陕北信天游更加强化了阎小样的美好形象。阎小样的人性美与人们贪婪自私、因追求物质欲望而道德沦丧的人性形成鲜明对比,对当今社会以及人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 录
引 言 1
1 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 2
1.1 独特的人格魅力 2
1.2 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 4
2 阎小样人性美的形成原因 6
2.1 阎小样人性美形成的主观原因 6
2.2 阎小样人性美形成的客观原因 7
3 阎小样人性美的社会文化意义 10
3.1 阎小样人性美对当下人性的反思 10
3.2 阎小样人性美的社会意义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 言
《手铐上的蓝花花》是我国知名作家吴克敬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表现主题以及主人公阎小样的人性美倍受学者关注。目前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叙事风格与小说主题方面,但涉及到阎小样人性美的研究却廖若晨星。本文认为,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从人性美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究。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构思巧妙、写作手法精湛贴切、矛盾冲突激烈自然、特别是其背后渗透出的人性美更是发人深省。小说通过书写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力地展示了其丰富与独特的人性美。人性美所蕴涵的是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生活的意义。这篇小说将女主人公阎小样放于一种悲剧性的复杂困境中,很生动地刻画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的人物性格。阎小样在人生绝境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向善向美的人性美、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与憧憬等都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挖掘《手铐上的蓝花花》这部作品中阎小样的人性美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敦促我们对人性进行反思。1 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
阎小样人性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她执着而倔强、敢爱敢恨的性格;二是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作为囚犯的她仍然善良体贴,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地为押送她的民警挡刀,为车上的乘客唱歌缓解烦躁的情绪等。
1.1 独特的人格魅力
陕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地势雄浑壮阔,千沟万壑交错相间,夹杂着自然生长的山丹丹、蓝花花这些陕北独有的花朵作为点缀,景色清新壮丽。如花儿似的阎小样从小生活在这片具有灵气的地域环境中,自然也是十分有灵气的。阎小样深得上天眷顾,天生丽质,又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更是令人心碎,令人震撼。阎小样虽家境贫寒,但她学习勤奋刻苦,资质绝佳,考入了县城内最好的一所中学。由此可见,只要她坚定信念,定会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其价值。阎小样非常喜欢唱歌,并怡然自乐,她在保安中学上学时,因唱歌而远近驰名,学校里有一位音乐老师叫王厚草,就特别喜爱像阎小样这样禀赋天成的学生,自然是十分乐意培养阎小样的,她在音乐方面给予了阎小样专业性的指导和鼓励。那时的阎小样只想着以民歌为乐趣,自己唱得高兴就好了。然而现实总是十分残酷的,万事也不会尽如人意。
阎小样的母亲在她上学时期就因患病而突然离世了,在母亲的病床前,她坚强勇敢,静静地落泪,心里默默地给母亲唱起了信天游,这是母亲编唱的一首《家常饭》。阎小样的母亲是十分喜欢唱信天游的,在村里很有名气,她以此独特的方式祭奠母亲,悲痛的心境也由此可见。在母亲的坟前,阎小样把自己心爱的作业本点上火,一页一页地烧了,纸火在风中打起旋儿,像是一只只火焚的鸟儿,流露出痛苦与无奈,她烧掉的是她的希望,她的理想。阎小样的父亲性情柔弱,哥哥生性懒惰,弟弟又在上大学,母亲去世后,照料家庭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她的身上,家人的一日三餐,衣褥的缝补拆洗就都是阎小样的任务了。阎小样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虽然年纪小却能把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阎小样父亲的“你太像你娘了”一句话,道出了阎小样的干练、成熟与稳重。[1]在上梁放羊之际,她会自由随性地在山上唱起信天游,淳朴明快的节奏,高亢悠扬的旋律,直白通俗的歌词,在阎小样的歌声中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她的歌声中就可以感受到她的自信率真,才华与热情,这种如大自然般清新灵动的天籁让人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在县城里举办赛歌会的时候,她凭一首《蓝花花》一举得冠。如此善良美丽的阎小样自然十分令人着迷,可这对于她来说,却不是一件幸事。陕北当地的一个油老板顾长龙就被阎小样吸引了,他是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给县城也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为了得到阎小样,他费尽心机、软硬兼施,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更是肆无忌惮。阎小样是十分讨厌他的,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被她想爱的人所爱,爱她所想爱的人。因此面对这个如她父亲一般大的顾长龙的追求,她是非常排斥的,意志坚定,绝不屈服。这期间,她的父亲在面对顾长龙开出的条件心中也是百般纠结,一方面是女儿的终身幸福,一方面是金钱的诱惑。此后,乡上的领导与县上的领导也都来阎小样的家中与她父亲谈话,总的意思就是要把顾长龙这个大财神拉住,不能失了主意。文中有写到她父亲面对这些人说的话,三次只说了:“我嘴里没味了,一点点味道都没有。”[2]p39这也就预示着他对金钱的妥协。街坊邻居都认为阎小样是掉进“富窝窝”里了,和阎小样要好的邻家小嫂子也劝说她,她的哥哥竟跪在了阎小样的面前,可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她想听听她最疼爱的弟弟的意见,弟弟只坚决地说不考大学了。这看似为阎小样着想,实则是威胁她呢,最终她嫁给了顾长龙,结婚当晚,她敬重的王厚草老师也对她说:“别犯傻,你有依靠了。以后老师有啥要求你的,你可不能拒绝。”[2]p44王老师的话让阎小样对这样的社会风气彻底绝望了。然而这桩看似幸福美满的婚姻终究是一场悲剧,顾长龙在醉酒后意图侵犯阎小样,在两人百般纠缠中阎小样使尽全身力气推了顾长龙一下,他从侧面倒去,太阳穴的地方重重撞在了铁艺制作的大茶几上,最终身亡。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过一个“贪”字。阎小样的父兄家人、邻居老师、县乡领导,他们都受金钱的熏染,漠视阎小样个人的心里感受和爱情追求。在阎小样想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理解时,他们熟视无睹、置之不理,但又苦口婆心的规劝小样接受这段婚姻,认为这是她的福气。在此,就凸现了社会风气受功利、金钱的污染达到非常惨烈肮脏的程度。对贫穷的恐惧和无奈,对金钱和权势的渴望,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灵魂的异化。[3]这些人对于金钱的膜拜和臣服,更加反衬出阎小样的高洁品质,她是如此执着倔强,不畏惧权势,不贪恋金钱,有着对自由以及美好爱情的追求,她所散发出的超凡脱俗的人性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1.2 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
主人公阎小样一出现就是一个被判为“致死夫命”的死缓囚犯,这虽让读者感到讶异不解,却彰显出了人物命运的浓郁悲剧色彩。[4]小说对于阎小样肖像的刻画细腻传神,让人匪夷所思,小说写到:“纵然她在森严的监所里关押了很长时间,纵然冷冰的手铐箍在她的手腕上,她却还是那么出类拔萃,还是那么理直气壮,还是那么风情万种”[2]p3这段有张力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置于绝境中的悲柔之美。这部作品的结构可谓构思巧妙,在讲述故事时将顺叙与倒叙穿插进行,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让时空自由转换,过去和现在交替闪现。[5]小说不仅娓娓交代了阎小样成为一名“致死夫命”的死缓罪犯的前因后果,[6]p112而且描述了主人公被押往西安监狱服刑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如果说作品所追叙的内容意在表明阎小样作为一个社会底层农家女孩的善良美丽、聪慧纯真、勤劳朴实,极富温顺坚韧的本性。那么作品所顺叙的情节则是将这一悲剧人物的至纯至善的人性之美得以升华。
目 录
引 言 1
1 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 2
1.1 独特的人格魅力 2
1.2 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 4
2 阎小样人性美的形成原因 6
2.1 阎小样人性美形成的主观原因 6
2.2 阎小样人性美形成的客观原因 7
3 阎小样人性美的社会文化意义 10
3.1 阎小样人性美对当下人性的反思 10
3.2 阎小样人性美的社会意义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 言
《手铐上的蓝花花》是我国知名作家吴克敬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表现主题以及主人公阎小样的人性美倍受学者关注。目前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叙事风格与小说主题方面,但涉及到阎小样人性美的研究却廖若晨星。本文认为,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从人性美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究。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构思巧妙、写作手法精湛贴切、矛盾冲突激烈自然、特别是其背后渗透出的人性美更是发人深省。小说通过书写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力地展示了其丰富与独特的人性美。人性美所蕴涵的是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生活的意义。这篇小说将女主人公阎小样放于一种悲剧性的复杂困境中,很生动地刻画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的人物性格。阎小样在人生绝境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向善向美的人性美、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与憧憬等都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挖掘《手铐上的蓝花花》这部作品中阎小样的人性美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敦促我们对人性进行反思。1 阎小样人性美的具体体现
阎小样人性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她执着而倔强、敢爱敢恨的性格;二是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作为囚犯的她仍然善良体贴,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地为押送她的民警挡刀,为车上的乘客唱歌缓解烦躁的情绪等。
1.1 独特的人格魅力
陕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地势雄浑壮阔,千沟万壑交错相间,夹杂着自然生长的山丹丹、蓝花花这些陕北独有的花朵作为点缀,景色清新壮丽。如花儿似的阎小样从小生活在这片具有灵气的地域环境中,自然也是十分有灵气的。阎小样深得上天眷顾,天生丽质,又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更是令人心碎,令人震撼。阎小样虽家境贫寒,但她学习勤奋刻苦,资质绝佳,考入了县城内最好的一所中学。由此可见,只要她坚定信念,定会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其价值。阎小样非常喜欢唱歌,并怡然自乐,她在保安中学上学时,因唱歌而远近驰名,学校里有一位音乐老师叫王厚草,就特别喜爱像阎小样这样禀赋天成的学生,自然是十分乐意培养阎小样的,她在音乐方面给予了阎小样专业性的指导和鼓励。那时的阎小样只想着以民歌为乐趣,自己唱得高兴就好了。然而现实总是十分残酷的,万事也不会尽如人意。
阎小样的母亲在她上学时期就因患病而突然离世了,在母亲的病床前,她坚强勇敢,静静地落泪,心里默默地给母亲唱起了信天游,这是母亲编唱的一首《家常饭》。阎小样的母亲是十分喜欢唱信天游的,在村里很有名气,她以此独特的方式祭奠母亲,悲痛的心境也由此可见。在母亲的坟前,阎小样把自己心爱的作业本点上火,一页一页地烧了,纸火在风中打起旋儿,像是一只只火焚的鸟儿,流露出痛苦与无奈,她烧掉的是她的希望,她的理想。阎小样的父亲性情柔弱,哥哥生性懒惰,弟弟又在上大学,母亲去世后,照料家庭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她的身上,家人的一日三餐,衣褥的缝补拆洗就都是阎小样的任务了。阎小样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虽然年纪小却能把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阎小样父亲的“你太像你娘了”一句话,道出了阎小样的干练、成熟与稳重。[1]在上梁放羊之际,她会自由随性地在山上唱起信天游,淳朴明快的节奏,高亢悠扬的旋律,直白通俗的歌词,在阎小样的歌声中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她的歌声中就可以感受到她的自信率真,才华与热情,这种如大自然般清新灵动的天籁让人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在县城里举办赛歌会的时候,她凭一首《蓝花花》一举得冠。如此善良美丽的阎小样自然十分令人着迷,可这对于她来说,却不是一件幸事。陕北当地的一个油老板顾长龙就被阎小样吸引了,他是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给县城也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为了得到阎小样,他费尽心机、软硬兼施,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更是肆无忌惮。阎小样是十分讨厌他的,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被她想爱的人所爱,爱她所想爱的人。因此面对这个如她父亲一般大的顾长龙的追求,她是非常排斥的,意志坚定,绝不屈服。这期间,她的父亲在面对顾长龙开出的条件心中也是百般纠结,一方面是女儿的终身幸福,一方面是金钱的诱惑。此后,乡上的领导与县上的领导也都来阎小样的家中与她父亲谈话,总的意思就是要把顾长龙这个大财神拉住,不能失了主意。文中有写到她父亲面对这些人说的话,三次只说了:“我嘴里没味了,一点点味道都没有。”[2]p39这也就预示着他对金钱的妥协。街坊邻居都认为阎小样是掉进“富窝窝”里了,和阎小样要好的邻家小嫂子也劝说她,她的哥哥竟跪在了阎小样的面前,可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她想听听她最疼爱的弟弟的意见,弟弟只坚决地说不考大学了。这看似为阎小样着想,实则是威胁她呢,最终她嫁给了顾长龙,结婚当晚,她敬重的王厚草老师也对她说:“别犯傻,你有依靠了。以后老师有啥要求你的,你可不能拒绝。”[2]p44王老师的话让阎小样对这样的社会风气彻底绝望了。然而这桩看似幸福美满的婚姻终究是一场悲剧,顾长龙在醉酒后意图侵犯阎小样,在两人百般纠缠中阎小样使尽全身力气推了顾长龙一下,他从侧面倒去,太阳穴的地方重重撞在了铁艺制作的大茶几上,最终身亡。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过一个“贪”字。阎小样的父兄家人、邻居老师、县乡领导,他们都受金钱的熏染,漠视阎小样个人的心里感受和爱情追求。在阎小样想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理解时,他们熟视无睹、置之不理,但又苦口婆心的规劝小样接受这段婚姻,认为这是她的福气。在此,就凸现了社会风气受功利、金钱的污染达到非常惨烈肮脏的程度。对贫穷的恐惧和无奈,对金钱和权势的渴望,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灵魂的异化。[3]这些人对于金钱的膜拜和臣服,更加反衬出阎小样的高洁品质,她是如此执着倔强,不畏惧权势,不贪恋金钱,有着对自由以及美好爱情的追求,她所散发出的超凡脱俗的人性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1.2 悲惨命运中的人性坚守
主人公阎小样一出现就是一个被判为“致死夫命”的死缓囚犯,这虽让读者感到讶异不解,却彰显出了人物命运的浓郁悲剧色彩。[4]小说对于阎小样肖像的刻画细腻传神,让人匪夷所思,小说写到:“纵然她在森严的监所里关押了很长时间,纵然冷冰的手铐箍在她的手腕上,她却还是那么出类拔萃,还是那么理直气壮,还是那么风情万种”[2]p3这段有张力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置于绝境中的悲柔之美。这部作品的结构可谓构思巧妙,在讲述故事时将顺叙与倒叙穿插进行,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让时空自由转换,过去和现在交替闪现。[5]小说不仅娓娓交代了阎小样成为一名“致死夫命”的死缓罪犯的前因后果,[6]p112而且描述了主人公被押往西安监狱服刑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如果说作品所追叙的内容意在表明阎小样作为一个社会底层农家女孩的善良美丽、聪慧纯真、勤劳朴实,极富温顺坚韧的本性。那么作品所顺叙的情节则是将这一悲剧人物的至纯至善的人性之美得以升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