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研究
摘 要当代著名文学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为世界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纵观国内外对《百年孤独》的研究现状,小说中潜藏的基督教文化救赎性鲜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本文从基督教文化救赎的角度入手研究,借助其中的典型人物即阿玛兰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第二,入手了解《百年孤独》中有关的救赎知识以及引起人物形成这种救赎的因素。理解人物的救赎第一要明确“救赎”的概念和内涵,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下文人物形成救赎的因素和救赎的结果。而“救赎”的内涵,需要具体从救赎的核心,救赎的目的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是透过《百年孤独》中四个典型人物的经历分析救赎的体现,探讨人物产生救赎心理的因素和具体表现。第三在救赎体现的基础上分析《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意义。最后在结语部分以典型人物典型命运的普适性为依据,从基督教文化的“救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入手,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Key words: Character; redemption;original sin;confess目 录
引 言 1
1 救赎的概述 2
1.1救赎的概念 2
1.2救赎的内涵 2
2 《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体现 4
2.1嫉妒的阿玛兰妲 4
2.1.1在无爱中失善 4
2.1.2在无望中重生 5
2.2虚荣的奥雷里亚诺 5
2.2.1欲望膨胀下的人性贪婪 6
2.2.2遍体鳞伤后的坚守与奉献 6
2.3自卑的布恩迪亚 7
2.3.1社会压迫下的人性扭曲 7
2.3.2沧桑百年后的知善与悔恶 8
2.4堕落的奥雷里亚诺第二 8
2.4.1好逸恶劳下的奢靡享乐 8
2.4.2惨遭不幸后的醒悟与改变 9
3 《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意义 11
3.1对人物的意义 11
3.1.1救赎是重生的继续 11
3.1.2主宰自己的生活 12
3.2对人性的思考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引 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救赎”起源于以色列,其中一些家族因为穷困将土地卖给了另一个人,而成为其奴隶,它要求赎回原先属于自己家族的土地。指人的秉性、性格变坏之后,在外界的因素下改正。旧约圣经中的路得是这样写的,使徒们和先知使用旧约圣经赎罪法解释上帝为我们做的事情,因为人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十分贫穷,所以出卖了其家业,因此成为了罪的奴隶,但是上帝已经通过牺牲他儿子为我们赎回了罪,当耶稣基督到来时会恢复我们的产业,并指引人们如何通向天国之路。
? 小说《百年孤独》是一个关于孤独和堕落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马尔克斯在小说中再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与衰败,展现了对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在拉丁美洲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上,人们生活在被压迫、被掠夺的现实之中,长久的悲惨生活让拉丁美洲陷入愚昧、迷信的境地,形成了人们特有的孤独气质,与之相应的原罪意识和救赎意识也弥散其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乃至马孔多小镇上的每一个人,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樊笼,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救赎之路,或艰难、或坎坷、或苍凉、或无奈,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救赎之路。
小说问世以后,在整个世界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纽约时报将其评为“《创世记》之后,第一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在1982年,马尔克斯也因为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几年以来,学者们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女性主义”,“人物形象”,“孤独”等方面。但其中有关基督教“救赎”的文化意识鲜有人问津。因而本文旨在从《百年孤独》中的人物为基础进行分析,探究“救赎”的内涵和价值,尝试对这部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
1 救赎的概述
救赎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其常常与“原罪”联系在一起。根据《圣经》的记载,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禁果而犯下了原罪,后世的人们要世世代代为自己祖先所犯下的原罪忍受苦难和折磨。在基督教的理解里,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罪人,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一个罪人。人类犯下了原罪,必然会受到上帝的责罚,他们必须依靠救赎来得到上帝的原谅。人类自己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于是耶稣来到人间拯救人类。
耶稣用祈祷、救助等方式让人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罪孽,并且如复一日的弥补自己的原罪,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和信任,进而获得新生。这种人类弥补过错的方式便是救赎,在《百年孤独》中我们看到,阿玛兰妲通过救赎和自己和解,奥雷里亚诺通过救赎选择回归初心,最明显的是世人通过救赎回到了最初的存在状态。犯下原罪的人,最终在忏悔中得到上帝的原谅便是《百年孤独》呈现给我们和基督教文化有关的“救赎”。因此,本章主要从救赎的概念和救赎的内涵两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这些论述,为下文人物救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
1.1救赎的概念
“救赎”是指“赎罪,拯救”。基督教中的救赎,是人类始祖使其罪过传给后代,使整个人类都犯有原罪,这种原罪和后天的犯罪导致人间充满了罪恶,但是人类自己又解救不了自已。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临世间,拯救人类。耶稣为了赎世人的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血来洗世人所犯下的罪。人们如果想赎罪得救,就必须要信仰祈求耶稣。其中救赎的教义有:第一是赎金说,其意指将基督的死作为一种付给魔鬼的赎金,而将人从魔鬼手中赎出释放;第二是胜魔说,它强调基督凭借复活来战胜魔鬼,使魔鬼失去对罪人的统治;第三是满足说,指基督用无罪之身替人受死,这样做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第四是道德感化说,指基督为救世人牺牲自己,从而感动世人使其悔罪归向上帝,获得赦罪的实用效果。例嫉妒的阿玛兰妲,在失手杀掉嫂嫂后,意识到自己的原罪,最后手缠黑纱,怀着一颗忏悔的心归向上帝。而救赎的核心就是道德感化说,即救赎的内涵。
1.2救赎的内涵
“救赎”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其理想目的是引领世人重新回到上帝的怀抱。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中,耶稣为了拯救人类牺牲了自己,于是人类的罪孽得到了上帝的原谅,因此人类与上帝之间重新回到了圆满和谐的状态。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世间的每个人都需要被救赎,上帝认为每个人生来都带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不论是现实中的人还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形态各异的形象,都不可避免。所以人们必须想尽办法来正视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缺陷,才能不断的得到上帝的宽恕进而得到救赎。从表面上看,《百年孤独》中不论是阿玛兰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还是普鲁邓希奥,他们都是缺点明显,但本质上这是人的普遍特征。所谓救赎,就是给如阿玛兰妲这种绝望的人以希望,让她在人性迷失的时候有了方向;救赎能洗涤人们污浊的灵魂,净化心灵,如奥雷里亚诺最终能战胜欲望;给精神空虚的人以力量支撑,使人获得新生,像布恩迪亚能克服自卑。而本文中人物救赎的具体体现主要在第二章中展现出来。
Key words: Character; redemption;original sin;confess目 录
引 言 1
1 救赎的概述 2
1.1救赎的概念 2
1.2救赎的内涵 2
2 《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体现 4
2.1嫉妒的阿玛兰妲 4
2.1.1在无爱中失善 4
2.1.2在无望中重生 5
2.2虚荣的奥雷里亚诺 5
2.2.1欲望膨胀下的人性贪婪 6
2.2.2遍体鳞伤后的坚守与奉献 6
2.3自卑的布恩迪亚 7
2.3.1社会压迫下的人性扭曲 7
2.3.2沧桑百年后的知善与悔恶 8
2.4堕落的奥雷里亚诺第二 8
2.4.1好逸恶劳下的奢靡享乐 8
2.4.2惨遭不幸后的醒悟与改变 9
3 《百年孤独》中人物救赎的意义 11
3.1对人物的意义 11
3.1.1救赎是重生的继续 11
3.1.2主宰自己的生活 12
3.2对人性的思考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引 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救赎”起源于以色列,其中一些家族因为穷困将土地卖给了另一个人,而成为其奴隶,它要求赎回原先属于自己家族的土地。指人的秉性、性格变坏之后,在外界的因素下改正。旧约圣经中的路得是这样写的,使徒们和先知使用旧约圣经赎罪法解释上帝为我们做的事情,因为人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十分贫穷,所以出卖了其家业,因此成为了罪的奴隶,但是上帝已经通过牺牲他儿子为我们赎回了罪,当耶稣基督到来时会恢复我们的产业,并指引人们如何通向天国之路。
? 小说《百年孤独》是一个关于孤独和堕落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马尔克斯在小说中再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与衰败,展现了对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在拉丁美洲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上,人们生活在被压迫、被掠夺的现实之中,长久的悲惨生活让拉丁美洲陷入愚昧、迷信的境地,形成了人们特有的孤独气质,与之相应的原罪意识和救赎意识也弥散其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乃至马孔多小镇上的每一个人,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樊笼,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救赎之路,或艰难、或坎坷、或苍凉、或无奈,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救赎之路。
小说问世以后,在整个世界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纽约时报将其评为“《创世记》之后,第一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在1982年,马尔克斯也因为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几年以来,学者们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女性主义”,“人物形象”,“孤独”等方面。但其中有关基督教“救赎”的文化意识鲜有人问津。因而本文旨在从《百年孤独》中的人物为基础进行分析,探究“救赎”的内涵和价值,尝试对这部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
1 救赎的概述
救赎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其常常与“原罪”联系在一起。根据《圣经》的记载,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禁果而犯下了原罪,后世的人们要世世代代为自己祖先所犯下的原罪忍受苦难和折磨。在基督教的理解里,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罪人,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一个罪人。人类犯下了原罪,必然会受到上帝的责罚,他们必须依靠救赎来得到上帝的原谅。人类自己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于是耶稣来到人间拯救人类。
耶稣用祈祷、救助等方式让人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罪孽,并且如复一日的弥补自己的原罪,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和信任,进而获得新生。这种人类弥补过错的方式便是救赎,在《百年孤独》中我们看到,阿玛兰妲通过救赎和自己和解,奥雷里亚诺通过救赎选择回归初心,最明显的是世人通过救赎回到了最初的存在状态。犯下原罪的人,最终在忏悔中得到上帝的原谅便是《百年孤独》呈现给我们和基督教文化有关的“救赎”。因此,本章主要从救赎的概念和救赎的内涵两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这些论述,为下文人物救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
1.1救赎的概念
“救赎”是指“赎罪,拯救”。基督教中的救赎,是人类始祖使其罪过传给后代,使整个人类都犯有原罪,这种原罪和后天的犯罪导致人间充满了罪恶,但是人类自己又解救不了自已。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临世间,拯救人类。耶稣为了赎世人的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血来洗世人所犯下的罪。人们如果想赎罪得救,就必须要信仰祈求耶稣。其中救赎的教义有:第一是赎金说,其意指将基督的死作为一种付给魔鬼的赎金,而将人从魔鬼手中赎出释放;第二是胜魔说,它强调基督凭借复活来战胜魔鬼,使魔鬼失去对罪人的统治;第三是满足说,指基督用无罪之身替人受死,这样做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第四是道德感化说,指基督为救世人牺牲自己,从而感动世人使其悔罪归向上帝,获得赦罪的实用效果。例嫉妒的阿玛兰妲,在失手杀掉嫂嫂后,意识到自己的原罪,最后手缠黑纱,怀着一颗忏悔的心归向上帝。而救赎的核心就是道德感化说,即救赎的内涵。
1.2救赎的内涵
“救赎”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其理想目的是引领世人重新回到上帝的怀抱。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中,耶稣为了拯救人类牺牲了自己,于是人类的罪孽得到了上帝的原谅,因此人类与上帝之间重新回到了圆满和谐的状态。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世间的每个人都需要被救赎,上帝认为每个人生来都带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不论是现实中的人还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形态各异的形象,都不可避免。所以人们必须想尽办法来正视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缺陷,才能不断的得到上帝的宽恕进而得到救赎。从表面上看,《百年孤独》中不论是阿玛兰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还是普鲁邓希奥,他们都是缺点明显,但本质上这是人的普遍特征。所谓救赎,就是给如阿玛兰妲这种绝望的人以希望,让她在人性迷失的时候有了方向;救赎能洗涤人们污浊的灵魂,净化心灵,如奥雷里亚诺最终能战胜欲望;给精神空虚的人以力量支撑,使人获得新生,像布恩迪亚能克服自卑。而本文中人物救赎的具体体现主要在第二章中展现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