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附件)

摘 要最近几年,人们认为戏剧已经属于夕阳,但是戏剧小品正好相反呈现逆流而上之势,在我们国家艺术曲艺领域掀起高潮,喜剧小品当仁不让的成为最为观众喜欢的节目。当代中国喜剧小品以表现形式的新鲜、多样,以题材的贴近现实生活,以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等,比较容易地吸引了很多观众。因此,喜剧小品作为新颖的艺术种类,已经基本成型,所以应该基于美学的层面来分析、肯定。因此,本文正是在研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喜剧小品进行深入探究,侧重于对其发展历程、文本特征、表演特征和大众审美文化进行系统探索,并以最受观众瞩目的CCTV春节联欢晚会喜剧小品为个案深入阐述。另外针对喜剧小品的具体发展情况更深入地研究、分析,来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繁荣和发展。
目 录
引言 1
1.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3
1.1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文本特征 3
1.1.1人物鲜活 3
1.1.2情节简练 4
1.1.3主题鲜明 5
1.2当代中国的喜剧小品表演特征 7
1.2.1语言特征 7
1.2.2 动作特征 10
2.喜剧小品中的艺术技巧及审美效果 13
2.1 “误会”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 13
2.1.1 “误会”在喜剧小品中产生的审美效果 14
2.2 “突转”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 15
2.2.1“突转”在喜剧小品中产生的审美效果 16
3.喜剧小品与大众审美文化 18
3.1 大众审美文化对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影响 18
3.2 当代中国喜剧小品在大众审美文化中的意义 19
4.小结 21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引言
“小品”一词,源于佛经译本。后来,一些短小而文情并茂的文章也就叫做小品。之后,“小品”被广泛使用,甚至有不少人开始创作小品,针对小品剧本仔细挑选,也有专业的讨论、阐述小品的。同时这一概念搬到曲艺艺术中,主要指的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戏剧小品,根据内容划分为正剧和悲剧以及喜剧,还有悲喜剧等小品种类。
喜剧小品凭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借助春晚舞台传遍全国各地,吸引了相当多的人欣赏、观看的兴趣,也激起了很多演员演小品的兴趣。喜剧小品之于我们国家的喜剧事业而言是锦上添花,不仅丰富了喜剧的形式,同时也提高了其艺术价值和地位。同时它不同寻常的审美特征,可以说是中国文艺坛上的一朵奇葩。
现在喜剧小品是戏剧小品中发展最好、成绩最为突出、波及人群最广的艺术形式,所以本文把现在我们国家的喜剧小品作为研究个案,以剖析其审美特征。选取其特殊的美学角度即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喜剧小品进行探究,同时还在喜剧理论的指点引导中,全方位整理、归纳以及研究喜剧小品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本文特质,也包括其表演特点与审美传统等,根据喜剧小品的实际发展情况,具体分析探究,以便有效推动喜剧小品的继续稳步、健康发展,另外,还会使得日常生活中所有个体都真正喜欢小品,觉得小品这种艺术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不能缺少的必看节目,从而引导人们树立了较高的审美情趣。
随着喜剧小品迅速发展及持续走俏,对喜剧小品的研究也不断兴起,但有些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喜剧小品的语言和其思想性上,而忽略了喜剧小品本身具有的审美特征,从美学角度入手来研究当代中国喜剧小品文章凤毛麟角,其中有很多只是作为文章的一小部分论述小品的审美特征,但并没有深入的研究,缺乏其深度。在找到的文章中,陈笑英发表达《喜剧小品20年》不仅阐述了20年来喜剧小品的推动与改变,具体分析了当前喜剧小品出现的难题,也分析判断了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所以没有波及更核心的东西。陈开举在《重塑农民形象:赵本山1995—2000小品研究》一书中,使用了弱势群体研究以及话语权,还有大众文化等文化研究学说,研究剖析了赵和搭档借助小品勾勒出来的我们国家农民形象的文化现象。
本文系统的从人物,语言,动作,情节,以及艺术技巧来研究喜剧小品的审美特点,同时也有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着重研究剖析的是语言特点。对喜剧其它方面则研究较少。通过运用喜剧美学,戏剧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探究性研究法: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探究研究趋势。
2.文献阅读法,通过对书籍、网络资源、校图书馆资源库等多种渠道进行大量阅读,收集资料。
3.本文运用美学相关理论等对喜剧小品进行解读和研究。
1 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1.1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文本特征
小品即一种小的作品,是指一种文体。现特指一种独立演出样式的艺术门类。小品的本质是短喜剧。小品的日益成熟表现出多重的外部特征与艺术审美特征。把握这些特征,便于小品的创作和表演,便于将小品艺术推向成熟。广义的小品内涵广泛,形式多样。既指古印度的佛经中《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七卷本),也是指散文中字数比较少的文学样式;狭义的小品则通常指很短的有关说与演的艺术,是可以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一种艺术形式,具代表性的是喜剧小品。喜剧小品简单来说,就是含有一定的“戏剧”性的戏剧小品。而戏剧特征,则主要讲的是狭义的戏剧,其仅指戏剧的文本和戏剧的表演。喜剧小品能成为文学文本,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阅读效果,由于喜剧小品最首要的便是具有戏剧文本的特征,因此,将它纳入了我们文学的研究范畴。简言之,其文本的表现形式是戏剧化的且人物少、事件小、时间短,所以它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
1.1.1人物鲜活
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人物的灵魂设计。然而喜剧小品主要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及塑造是它创作的奠基石。由于篇幅短小,依托手段少,喜剧小品不可能多侧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也不可能有众多的人物出现,因此不会有“众星捧月”似的陪衬人物。喜剧小品往往截取的只是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如在绘画中,对人物进行刻画时简单的几笔,就在受众面前展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正因如此,导致喜剧小品塑造出来的人亦是如此。喜剧小品中的物往往比一般戏剧人物突出。比如《相亲》、《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等赵本山作品中, 创作所有的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粗犷又质朴,同时将表演置于自由空间,爱在台上双手背后相握转着磨磨,一脚深一脚浅地来回走动,表面看起来与他人物不协调,实际上体现一种错位的美。此外,喜剧小品还擅长用浓郁的生活色彩将人物的情,流畅而鲜明表现出来,比如央视春晚《相亲》、《婚礼》这俩部作品,展现的是“夫妻情”,表露人物率真的性格。他浓重的东北方言,为表演增添了一份谐趣,深得观众的喜爱。
喜剧小品的人物鲜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外在形象,比如人物的长相、衣着的搭配、行走的步态、使用的手势等等,表演者一出场,观众便可以从其身上直观的感受到。另一个方面则是演员的内心世界,小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像其外在形象,那样一目了然,而是通过戏剧的冲突,情节的推进,凭自己一系列戏剧行动为载体体现出来。
1.1.2情节简练
高尔基说过,情节就是作品中人物的联系还有冲突以及同情、反感等,还有普通的关系,叙事性文学作品构成内容的要素其中就包括了性格,还有特别的成长以及历史情节等,它指的是记事性作品中能够突显角色的关系的继续发展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推进过程。其主要构成包括呈现角色性格,显示人与人以及环境与人的关联的一件件事情。”[1]P200所以,情节的叙述脱离不了具体事情,脱离不了角色,也脱离不了塑造的场面。如小说、剧本、短篇小说或诗歌的一件件具体事情,又或者核心故事的塑造、设定,也有根据逻辑链条串连成的既有动机也有原因的事情而慢慢演变。明末清初文学艺术大师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认为,文字优美,情节动人,但是缺少幽默打趣,一般人不喜欢,高雅风致的专业文人也会提不起精神。”[2]P105都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人物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特别的把它指点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