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词南”北”的不对称研究(附件)

摘 要反义词在语言词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处于反义关系中的两个词原本是对称的,但随着有些词的发展和演变,反义词没有得到均衡的发展,他们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南”“北”是一对常见的反义方位词,本文将从来源、语义、构词和搭配几方面对该组反义词进行研究,再分析造成其对称与不对称性的原因。
目 录
1 引言 1
2 南、北的起源 3
3 南、北对称分析 4
3.1义项数量对比分析 4
3.2构词对比 4
3.2.1词形对称 4
3.2.2词形、词义均对称 5
4南、北不对称分析 6
4.1具体义项对比分析 6
4.2构词能力对比 6
4.3与相同语素搭配 8
4.3.1词形对称,词义不完全对称 8
4.3.2词形对称,词义完全不对称 8
4.4与不同语素搭配 9
5 不对称原因分析 11
5.1内部原因 11
5.2外部原因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引言
研究的目的意义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的对立统一,两个特征或属性刚好相反的事物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语言学中存在的典型的对立统一就是反义词。原本语言世界里是主张反义词对称的,但是随着反义词的不断发展,它们不对称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南”和“北”是我们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们词意本身的变化,它们不对称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经查阅相关资料显示:一、与相同语素搭配下的“南”、“北”就有不同的意义,与不同语素搭配时它们不对称的情况更加明显。它们的发展变化也是十分繁复。二、在古汉语中“南面”指“坐北朝南”为尊位,而现代汉语中“南面”与“北面”互为反义词。三、《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南”、“北”的义项数量、各具体义项比较发现:“南”的义项及构词能力都高于“北”。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南”、“北”的使用频率也不相同“南”的使用频率为0.103%,而“北”的使用频率为0.098%。由此可见“南”、“北”的发展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变和使用频率都不相同。
现如今反义词的对称、不对称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 针对“南”、“北”对称、不对称问题的专门研究还从未有人涉及,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填补一点反义词对称与不对称的空白。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反义词的研究一直深受学者的关注,有人从外部原因进行研究,有人从语言内部进行剖析。如今学者们对反义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沈家煊认为:“认识和评价都倾向于常规是标记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1]张玥也提出:“不对称的原因有人们的认知观点和社会因素等”。[2]卜海燕《方位词东西与南北的不对称性及成因探析》(2008)单纯的从方位词层面进行研究,文中提出:“受到人们的认知、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等影响东西的文化意蕴要比南北的文化意蕴丰厚。她并未对东西南北的成词,语义做出详细的分类及划分。”[3]王静《“黑”、“白”对称与不对称》(2009)中提出:受到认知因素、心理因素、礼貌原则、社会文化因素等的影响,从不同层面造成了黑、白的不均衡发展”。[4]王云路《“南北”“东西”新论》(2012)从语义入手研究方位词东西、南北的不对称性,指出:“南北所代表的含义是遥远、陌生,他从古汉语层面对东西、南北做了详细的比较阐释,并未从现代汉语词汇层面做比较分析”。[5]冯沛《“远/近”的不对称研究现象研究》(2014)从构词、语义等方面找出了词组的不对称情况,并且提出;“远的能力比近要强,远表示的是积极意义,近表示的是消极意义。[6]
学者们对反义词做了详细的研究。王云路和卜海燕在对东西、南北的研究中,他们都注重的是东西与南北的比较,并未对东、西、南、北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列举。而冯沛主要从词义研究了反义词不对称现象。本文将在东西、南北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北这对反义词及相关词汇从不同层面进行详细的列举、对比研究。
语料:
本文使用到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反义词大辞典》(2003,上海辞书出版社)、《常用构词字典》(198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1992,四川人民出版社)、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除此之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网络检索。
2 南、北的起源
“南”、“北”二字是一对反义的方位词。
  南:甲骨文和金文里的南字()就像是挂起来的乐器,因此它的本义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后来这种乐器被人从南部长江流域带到北部的黄河流域,因此它就有了与北相对的意思。其字形外框是 “木”字的变形(),里面表示的是方向。[7]南面而来的阳光挥洒照耀在花草树木上,草木吸收了充足的营养就枝繁叶茂。所以,人们也常说面向太阳的地方就是南方。即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方相对,古人以面南而坐为尊位。习惯上把南风指为暖风。
  北:本义指人的脊背,甲骨文和金文的北像是背靠背的站着的两个人。源于甲骨文(向背而北),古人常把北字写成二人相背。古人把南面表示向阳的一方,我们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半球,为了更多地采集阳光,居室多为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背”也就演绎成了 北方的 “北”字。北方则是背阴的一方,方位词【北】是从【背】派生出来的,后来,由于【北】常常用来表示北方,故在【北】上加注【肉】旁分化出【背】字表示违背。[7]古人以面朝北坐为卑位,北跟南相对。习惯上把北风指为寒风。
   3 南、北对称分析
“南”、“北”作为一对反义词,它们大体对称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对称,起初,它们在表示方位时是对称的,但是随着词语的发展演变出现了一些不对称的情况。
3.1义项数量对比分析
表 31南、北义项对比表


①方位词,和“北”相对
①方位词,和“南”相对
②南去,向南行
②向北行
③姓氏
③姓氏
④古代南方舞乐的名称
④败,败逃
⑤明代对今南京的省称
⑤指科举考试失利而落第
⑥官爵名,后多作“男”
⑥相背
⑦我国西南地区对女子的美称
⑧南方,南国
通过对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整合,可看出“南”共有8个义项,“北”共有6个义项。[8]南”①②③的义项与“北” ①②③的义项相对称。本章对称性分析的范围就是义项①②③,即表示方位和姓氏时它们是对称的。南④是南的本义,北⑥是北的本义。其它义项都是它们的引申义。通过对比发现南、北义项数量不等,南的义项比北的义项稍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