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中陈白露的爱情悲剧

摘 要被誉为“四大名剧”之一的《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它是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1]描绘了历尽艰辛的陈白露与腐败的社会制度抗争,却最终绝望自杀的悲惨命运。本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陈白露的爱情经历了三段纠葛,分别是从有始无终的爱、分道扬镳的爱、被爱包裹着的利用来展开叙述的。通过她的爱情悲剧,体会出那个时代复杂的感情纠葛。第二部分则分析了陈白露爱情悲剧的原因,分别从复杂的思想性格和金钱至上的社会进行论述的。第三部分指出了陈白露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从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对人性善恶的揭露来论述的。本文从三部分写了陈白露的爱情悲剧,意在让人们看到陈白露的爱情纠葛,以及引起其爱情悲剧的原因,同时体会陈白露爱情悲剧的意义。
目 录
1 引言 1
2 《日出》中陈白露的爱情悲剧 2
2.1 有始无终的爱 2
2.2 分道扬镳的爱 3
2.3 被爱包裹着的利用 4
3 《日出》中陈白露爱情悲剧的原因 6
3.1 复杂的思想性格 6
3.2 金钱至上的社会 7
4 《日出》中陈白露爱情悲剧的意义 8
4.1 对封建社会的控诉 8
4.2 对人性善恶的揭露 9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1 引言
曹禺先生笔下的陈白露女士的人物形象,算得上是貌美如花温婉可人了。在世俗的纷纷扰扰,名利场上的明争暗斗,她虽算不上是一股清流,但是绝对算得上是混的风生水起的“交际花”。但是这么一个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瑕疵的,拥有绝大多数女性所没有的美貌女子,一个这么年轻的生命却在转瞬间就香消玉殒了,这样一个美艳动人的漂亮女子的生命却结束在了黎明来临之前。大多数的人都将原因归咎到了那个“吃人”的暗黑社会,也有人把原因指向了促成了一系列残酷和罪恶的帝国主义。更有甚者将原因一股脑的推到了陈白露的思想上,认为她的思想是倒退的,这样的自甘堕落使得她在悲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一些思想,而本文则是不同以往的角度来叙述陈白露的悲剧形象,从陈白露的爱情悲剧来阐述她一生的悲剧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曹禺先生这么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来研究,他是用一种人类所都拥有的心理语言来描述人的悲惨遭遇,是用一种博识的悲悯情怀来对待人的痛苦。在《日出》这部话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这部话剧中看,他的立足点、悲悯情怀都展现出来了。[2]特别是在陈白露的爱情悲剧上,三段感情的暗恨纠葛使得这个女人对待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希望,一个几近什么都没有了的女人无法立足于现世,只好选择了那条不归路。
曹禺在《日出》中塑造的陈白露及她的爱情,她的爱情之路充满了坎坷,她总是遇人不淑,她和光夫之间简单而纯粹的爱情被现实打破,之后她变得一蹶不振,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她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腐败不堪和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但又执着的追求着奢侈的生活。然而她与方达生的爱情虽说是两小无猜浓情蜜意但最后也是败给了现世。而她与潘月亭的感情更多的是为了相互满足各取所需称之为爱太过勉强,但是多多少少也有所动情。这样的感情让这个出身名门的姑娘曾经清澈的心灵之上蒙上了灰尘,一步一步推着她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2 《日出》中陈白露的爱情悲剧
陈白露曾觉得对方做任何事,她都会感受到温暖,从而对这些温暖和柔情产生了依赖性。进而会因为一时冲动或者深思熟虑之后,为了这个本以为可以厮守终生的人,离开熟悉的地方。环境的改变之下,两个人只有彼此,就相拥取暖。两个人的相互陪伴看似甜蜜,实则危机四伏。生活总是在继续,两个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倾诉的对象也不仅限于身边的那个人了,所以两人的感情生活都有了新的寄托,不单单是在彼此之间。与其说爱情是败给了现实,不如说是败给了两个不珍惜的人。分开之后曾经单纯的心灵遭受到分离的打击,两个人都一蹶不振。就算是心中还有一份感情难以割舍,但那道鸿沟已经谁都无法逾越,所以只能走向离别的深渊。
2.1 有始无终的爱
陈白露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曾是“爱华女中的高材生”,本来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孩。[7]但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她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学业,放弃原本拥有的一切。就这样,承担起家里的重担,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和亲人。
她过去名字叫竹均,从小和方达生一起读书、玩耍,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单纯的。她非常喜欢洁白的霜,证明了她那时候纯洁、清高的天性。她在同学中是聪明的、爱美的、骄傲的。而那时候方达生面对着这么优秀的女孩,只能远远地看着,默默的喜欢。女孩离开之后,他一直在回忆中怀念女孩,但终究回忆没能抵挡他对女孩的想念。在曼哈顿舞厅,他看到了竹均的画像,画像上的竹均化着浓浓的妆,看起来再也不像当初的稚嫩。但岁月也没有改变她的容颜,方达生久久站在舞厅,心中的担忧和害怕都让他难以迈开步伐。
最后,方达生迎面而上却没能让陈白露想起他,直到他唤了一声“竹均” ,这让陈白露感到无比的惊讶。她回过头看着方达生,她记起了这个青梅竹马,方达生多次说“竹均,你为什么就不能跟我走呢?”“你跟我走!还是跟我走吧!”,“只要你想跟我一起走,现在你还是个单纯的孩子,重新开始过真正的、自由的生活”。 [3]尽管,方达生不断地向陈白露许诺和呼唤,但她已经完全被那个腐败不堪的社会所腐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想要生存,就必须融入其中。而现实生活只留给她两条路:“要么继续生活在泥沼之中,要么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以其出生、教育、性格和追求来说,她不想一直生活在泥沼之中的。但是,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她不得不选择一直走下去。她“思想的桎梏”让她越来越深地陷入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之中。
其实,方达生和陈白露之间的爱,仅仅只是一种朋友与友情之间的暧昧。这种关系,一旦冲破了现实的网,走向爱情,就会变得不堪一击。然而,方达生一直是映射着陈白露的纯净面。又觉得她是可以被理解的一个倔强的女子,她实在无法接受自己变得如此不堪。她认为的不堪回首的过去是永远抹不去,也是和方达生逃离这里却不能逃避的。
2.2 分道扬镳的爱
陈白露家族的没落,致使她只身在外打拼。身心孤独的她内心一直渴望能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命运安排她遇到了一个浪漫的诗人,名叫许光夫。许光夫喜欢生活中阳光的事物,陈白露被他吸引有绝大多数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因为陈白露获得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她沉溺于幸福无法自拔。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没有情趣的日子,却让双方都体验到了生活的无聊。他们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对彼此开始有了埋怨伴随着无休止的争吵。支撑他们不放弃感情的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女儿。这个小女孩的存在,成了他们之间唯一的情感牵绊,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让这个小姑娘过的好过得快乐。但不幸的是女儿的突然死亡,这让原本就快支离破碎的家庭面临了更加不堪的现实。 现实生活的打击让丈夫的性格日渐暴躁,也让维系他们的婚姻生活的纽带彻底断了。
他们离婚的根本原因就是她和诗人的思想、性格,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陈白露曾表明:“许光夫看起来是一个最忠实的朋友,其实却不是一个最体贴的情人”。她对他们结婚之后生活感到“渐渐地失去了新鲜”,“结婚,最害怕的事情其实并不是穷,不是吃醋,也不是打架,而是生活彰显出来的平庸、无聊、厌烦。” [3]为什么如此平淡的生活会让陈白露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也许是因为她曾经盲目的追求理想的爱情。然而,现实的爱情没有达到她的要求,也就造成了他们之间痛彻心扉的分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