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地鸡毛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从小林小李小李白谈起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新写实主义作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后,刘震云、方方等作家也逐渐走入读者的视野。《一地鸡毛》作为刘震云的新写实作品,通过对文本中小林、小李、小李白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在被环境压抑、制约、异化的状态下,由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到变成麻木不仁、世俗的小市民。文本通过描写他们对理想的遗弃、对金钱的追求和对权力的吹捧,勾勒出知识分子在世俗生活中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小人物的生存悲哀,揭示了日常生活的严峻及世俗生活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磨损。
目 录
绪 论 1
1小林的迷失 2
1.1因惧怕噤若寒蝉 2
1.2小林沉沦的必然原因 4
2小李的陌生 7
2.1因攀比贪慕虚荣 7
2.2小李畸变的具体根源 9
3小李白的放弃 12
3.1因生存无奈落花 12
3.2小李白妥协的根本条件 14
4知识分子的救赎 17
结 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引言
在新时期的作家群中,刘震云一直致力于书写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黑暗的政界生活还是鸡毛蒜皮的平凡生活,都向人们展示出现实的无理,以及这些“小人物”在面临这样一个虚妄世界时所遭受的生存困境。在中国当代作家群笔下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知识分子在因生存困境挤压从而逐渐磨损异化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作家及人们的关注,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正是这一题材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中,作者以知识分子小林为中心点,描写了小林一家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以及对文本中另外两位知识分子小李、小李白的异化,还原了小人物真实的底层生活,从而展现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在世俗生活的重压下性格的转变和对生活的妥协。刘震云用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的悲悯以及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
就知识分子的异化,本篇论文从小林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迷失、小李相对于小林的陌生以及小李白为生活所迫而妥协的三方面来探寻他们从始至终形象的蜕变及各自的成因,从而思考知识分子如何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活中保留自己的精神世界。 1小林的迷失
理想的遗弃似乎是每个人从少年到中年所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青年时的理想与抱负在现实的打磨中不断磨灭,代之以得过且过、安于平庸、妥协现实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中的细琐杂事。昔日有抱负,有理想的大学生彻底投身于现实的洪流之中。然而,这正是生活本来的面貌。
小林在大学时期也曾是一个随性洒脱的有志青年。他在大学时期喜欢写诗,还加入了文学社,喜欢彻夜看足球,追求自己的喜好,然而在结婚之后,小林在日常世俗生活中的重压之下,在权力的驱使下,在家庭矛盾与压力的逼迫下,他逐渐的丢失了自己年轻时的那种激情与洒脱,蜕变成为一个满口污言秽语、市民、现实的“知识分子”。
1.1因惧怕噤若寒蝉
小林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在对其刻画方面更加细致入微。小林因为自己的出身与经历,再加之物质的匮乏与经济的拮据在不同的人和物面前都表现出同样的怯懦与惧怕。他在妻子面前自卑自己的出身与能力,从而选择忍气吞声;在单位无权无势、举目无亲只能低声下气;而即使在面对保姆时也因囊中羞涩而忍辱求全。出身的卑微、权力的仰望以及经济的拮据使得小林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逐渐失去“发言权”。
中国自古以来的贤妻都是秀外慧中、贤良淑德的形象。小林在与妻子恋爱的时候也感受过妻子身上淡淡的诗意,他期待妻子温文尔雅、幻想有温馨的小窝、也希望家是真正意义上幸福的港湾,然而,这一切都因为现实中物资与经济的缺失而成为奢望。
从古至今,在底层市民的家庭生活中,任何一点零散的小事,都可能成为一家人争执的源头。经济的窘迫带来的是夫妻关系的紧张和家庭的不和。物资上的贫乏始终是底层人民生活矛盾的主要原因。文本中的主人公小林也曾是一个心高气傲,心怀理想与激情的大学生,可是毕业后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也逐渐蜕变成了一个世俗之人。文本中塑造的小林是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物形象。
如果再和老婆吵下去那肯定又会喋喋不休、没完没了。[1]P163
小林在家庭的角色扮演中并不是传统的主导形象甚至可以说是惧怕老婆的“妻管严”形象。在吵架过程中写到查水表的老头敲门时,小林和老婆都压抑怒气来接待老头。可见小林、小李都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而当查水表的老头离开之后,小李竟感激老头结束了这场家庭战争。文中塑造的小林就是如此一位怯懦的小丈夫形象。小林无论是和妻子吵架还是在给妻子想办法换单位送礼以及在老家来人妻子无休止的抱怨中,小林永远都是持以一种退一步又一步的佛系态度来“解决”这一系列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单位作为人际交往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人性异化的更为彻底。在单位里并没有可观的薪资,反而更多的是拼科级、拼势力,为自身利益低声下气、附炎趋势,在此基础上,单位已经俨然沦为附炎趋势之人的交际圈。小林和老婆都在机关单位上班,当老婆因单位离家太远要换单位时,小林劝诫老婆,我们无权无势如何调换单位?小林因为出身于农村,无权无势、举目无亲的他只能适应,只能委曲求全,除此之外,小林在这个单位学会了基本的“为人处事”、“看眼色行事”,当查水表的老头求助于他时,他心里嘀咕着:
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这才是老练。不帮忙不好办最后帮忙办成了人家才感激你。一开始满口答应,如果中间出了岔子没办成,反倒落人家埋怨。[1]P191
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1]P191
小林在这个大染缸中蜕变的愈加圆滑,再也不是那个刚毕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了。无论是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还是在与同事的相处关系上以及在被领导询问时,小林已经清楚地领会,真假要分场合。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中,小林也开始走起歪门邪道,从随波逐流到同流合污。小林的“噤若寒蝉”不仅是在自保,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教给他的生存法则,然而这项法则在当今社会愈加盛行。
保姆本应为雇主生活提供便利,正常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保姆应该工作态度端正、听从雇主安排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工作,然而,文本中所塑造的小林夫妇与保姆间的相处模式却截然不同。
保姆嫌小林家工资低,家里饭菜差,早就闹着罢工,要换人家,还是小林和小林老婆好哄歹哄,才把人家留下。[1]P165
保姆床没叠,孩子饭也没做,药也没喂,给了孩子一盆洗脸水让她玩,而保姆正在给自己捣鼓吃的,用给女儿做饭的小锅下挂面,加了香菜,加了豆腐干还卧了一个鸡蛋。[1]P17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