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秘书服务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从业者不断地增加,从业领域不断地扩大,社会要求秘书人员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越来越多元化,秘书这一角色在现代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属性。然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秘书协助领导进行管理的工作愈加复杂,产生角色错位问题的原因也呈现出多样化,为了让公众从实际出发,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正确认识秘书这一社会角色,同时也为了让秘书人员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工作中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尽量避免角色错位现象的发生,本文针对秘书角色错位的主要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倡秘书从业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变化万千的社会和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为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推波助力。
目 录
1 秘书角色概述 1
1.1 现代社会秘书角色的属性 1
1.2 秘书角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3 秘书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 1
1.4 秘书角色错位造成的不良后果 2
2 秘书角色阶段性错位 3
2.1 秘书角色初始期错位 3
2.2 秘书角色基本相适应错位 3
2.3 秘书角色自身调整适应阶 3
2.4 秘书角色完全相符后错位 4
3秘书角色错位原因分析 5
3.1 秘书人员自身文化素养水平不高 5
3.2 从业秘书人员偏离职业化现象严重 5
3.3 现代社会对秘书职业认识不充分 5
3.4 领导者与秘书之间存在普遍错位问题 6
4 解决秘书角色错位问题的对策 8
4.1提高秘书自身文化水平和修养 8
4.2 引导秘书行业趋于职业化发展 8
4.3 规范秘书在现代社会工作领域的职能范畴 9
4.4 矫正领导与秘书对角色的错位认识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秘书角色概述
1.1 现代社会秘书角色的属性
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金在《秘书人员角色错位现象浅析》一文中定义秘书角色:秘书是指经过特定的选拔和任用程序而获得秘书从业者的和身份,并以秘书职业特定的行为模式从事执业活动的人员。[1]从古至今“秘书”就是助手、辅助者、参谋、军师这类名称的代名词。国外秘书职业较早趋于社会化发展,在秘书职业还未趋于职业化之前国外秘书一般是高官或为政府提供辅助作用的服务人员,现今秘书职业已经十分成熟,各行各业都有专职秘书,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我国秘书职业早期也是为政府机构提供服务,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秘书职业才慢慢走向职业化、与社会接轨。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国外到国内,秘书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就是辅助性,辅助上司处理事务、决策事情。
1.2 秘书角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8年全国职业秘书资格证考试正式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1999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秘书职业标准,规定了秘书考核的要求、内容和方法。[2]国家的号召使得社会开始关注该项职业技能,加速推行该考试使之更加普遍,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职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秘书行业中企业秘书的从业者远远超过了行政机关秘书的从业者,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秘书这类角色已经获得业内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可。现代社会秘书角色在各领域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秘书在工作中的群体日益庞大,要求秘书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方面越来越高,秘书工作的相关人员越来越职业化,在工作领域上展现着自己专业的素养与过硬的职业技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秘书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
秘书角色错位问题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参差不齐,秘书在单位上几乎都处于枢纽位置,上承领导,下接群众,还有同级之间都是需要秘书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因而在这种环境下秘书角色错位问题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秘书与领导之间出现错位问题。一是扮演“无知者”,不能够独自处理好工作范围内的问题;二是扮演“高傲者”,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自己领导,把自己放在比领导高的位置;三是扮演“亲密者”与领导不分彼此,称兄道弟;四是扮演“对立者”,不认同领导的看法,与领导针锋相对;五是扮演“奉承者”,对领导言听计从,以讨好领导为目的,也被人俗称为“马屁精”。
第二种情况:秘书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错位。一是扮演“二首长”,在对各部门打交道时自己像领导一样,对员工发号施令;二是扮演“小灵通”,无保密意识,私下和员工透露内部消息,或领导的行踪;三是扮演“全知全能者”,随意干涉其他各部门的正常工作。
第三种情况:秘书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错位,这种错位情况一般出现在行政机构。一是扮演“大领导”,居高临下,越权乱政;二是扮演“救世主”,通常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去激化矛盾;三是扮演“权威者”自己常向他人许承诺,导致工作很被动。[3]
1.4 秘书角色错位造成的不良后果
秘书的存在是以领导为前提的,领导与秘书之间的角色,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首先,领导是主体角色,秘书是辅助角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秘书角色则会出现职责不明越权或乱政等现象;其次秘书与领导之间是上下级同事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被同事议论,最终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自身信誉也有所损坏;最后“秘书”是一类群体的代名词,任何秘书人员在职场上出现违规操作都会使“秘书”这一类群体受到公众的指责,会使本不了解秘书职业的人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秘书这一群体。
2 秘书角色阶段性错位
2.1 秘书角色初始期错位
任何人进入到工作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和周围的环境,秘书工作也是如此,然而每个人的主客观因素不同自然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从事一年秘书工作的人一开始对工作具有好奇心与新鲜感,求知欲望较强,在工作中也会尽心尽力,小心谨慎,这时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处于“敬而远之”的状态,秘书与领导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就会出现秘书角色与实际工作之间或是秘书与领导之间出现双项偏差。一方面领导或许出于新老秘书的对比,亦可能是对于新助手的认识方面不了解,往往在办事方面交代很多,但放手却很少。而从秘书自身情况考虑则是由于工作上的不熟悉容易出现过大的压力,使自己在工作中的效率低容易出现各种错误。[4]
2.2 秘书角色基本相适应错位
秘书工作在两到四年的这个阶段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基本适应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接触越来越多,逐渐熟悉了领导的工作方法和习惯,秘书做起事情来较为顺利,在此阶段领导对秘书的信任感会有很大提升,对秘书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了解。秘书角色已进入基本相适应阶段,但这种情况仍是一种表面的,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是“近而不真”。从而导致秘书角色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了解认知程度不对等,同时领导对秘书并不完全信任去委以重任。基本适应阶段的秘书在工作上会小有成绩,从而忽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导致在接下来的事情上会出现疏漏等问题,秘书工作本身存在着复杂性和秘书人员所需业务知识的广博性,工作几年以后秘书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识的储备量在工作中日渐匮乏,秘书人员需要及时“充电”弥补欠缺,继续潜心学习,尽快适应办公室的全部工作。
目 录
1 秘书角色概述 1
1.1 现代社会秘书角色的属性 1
1.2 秘书角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3 秘书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 1
1.4 秘书角色错位造成的不良后果 2
2 秘书角色阶段性错位 3
2.1 秘书角色初始期错位 3
2.2 秘书角色基本相适应错位 3
2.3 秘书角色自身调整适应阶 3
2.4 秘书角色完全相符后错位 4
3秘书角色错位原因分析 5
3.1 秘书人员自身文化素养水平不高 5
3.2 从业秘书人员偏离职业化现象严重 5
3.3 现代社会对秘书职业认识不充分 5
3.4 领导者与秘书之间存在普遍错位问题 6
4 解决秘书角色错位问题的对策 8
4.1提高秘书自身文化水平和修养 8
4.2 引导秘书行业趋于职业化发展 8
4.3 规范秘书在现代社会工作领域的职能范畴 9
4.4 矫正领导与秘书对角色的错位认识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秘书角色概述
1.1 现代社会秘书角色的属性
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金在《秘书人员角色错位现象浅析》一文中定义秘书角色:秘书是指经过特定的选拔和任用程序而获得秘书从业者的和身份,并以秘书职业特定的行为模式从事执业活动的人员。[1]从古至今“秘书”就是助手、辅助者、参谋、军师这类名称的代名词。国外秘书职业较早趋于社会化发展,在秘书职业还未趋于职业化之前国外秘书一般是高官或为政府提供辅助作用的服务人员,现今秘书职业已经十分成熟,各行各业都有专职秘书,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我国秘书职业早期也是为政府机构提供服务,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秘书职业才慢慢走向职业化、与社会接轨。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国外到国内,秘书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就是辅助性,辅助上司处理事务、决策事情。
1.2 秘书角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8年全国职业秘书资格证考试正式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1999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秘书职业标准,规定了秘书考核的要求、内容和方法。[2]国家的号召使得社会开始关注该项职业技能,加速推行该考试使之更加普遍,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职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秘书行业中企业秘书的从业者远远超过了行政机关秘书的从业者,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秘书这类角色已经获得业内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可。现代社会秘书角色在各领域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秘书在工作中的群体日益庞大,要求秘书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方面越来越高,秘书工作的相关人员越来越职业化,在工作领域上展现着自己专业的素养与过硬的职业技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秘书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
秘书角色错位问题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参差不齐,秘书在单位上几乎都处于枢纽位置,上承领导,下接群众,还有同级之间都是需要秘书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因而在这种环境下秘书角色错位问题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秘书与领导之间出现错位问题。一是扮演“无知者”,不能够独自处理好工作范围内的问题;二是扮演“高傲者”,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自己领导,把自己放在比领导高的位置;三是扮演“亲密者”与领导不分彼此,称兄道弟;四是扮演“对立者”,不认同领导的看法,与领导针锋相对;五是扮演“奉承者”,对领导言听计从,以讨好领导为目的,也被人俗称为“马屁精”。
第二种情况:秘书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错位。一是扮演“二首长”,在对各部门打交道时自己像领导一样,对员工发号施令;二是扮演“小灵通”,无保密意识,私下和员工透露内部消息,或领导的行踪;三是扮演“全知全能者”,随意干涉其他各部门的正常工作。
第三种情况:秘书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错位,这种错位情况一般出现在行政机构。一是扮演“大领导”,居高临下,越权乱政;二是扮演“救世主”,通常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去激化矛盾;三是扮演“权威者”自己常向他人许承诺,导致工作很被动。[3]
1.4 秘书角色错位造成的不良后果
秘书的存在是以领导为前提的,领导与秘书之间的角色,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首先,领导是主体角色,秘书是辅助角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秘书角色则会出现职责不明越权或乱政等现象;其次秘书与领导之间是上下级同事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被同事议论,最终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自身信誉也有所损坏;最后“秘书”是一类群体的代名词,任何秘书人员在职场上出现违规操作都会使“秘书”这一类群体受到公众的指责,会使本不了解秘书职业的人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秘书这一群体。
2 秘书角色阶段性错位
2.1 秘书角色初始期错位
任何人进入到工作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和周围的环境,秘书工作也是如此,然而每个人的主客观因素不同自然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从事一年秘书工作的人一开始对工作具有好奇心与新鲜感,求知欲望较强,在工作中也会尽心尽力,小心谨慎,这时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处于“敬而远之”的状态,秘书与领导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就会出现秘书角色与实际工作之间或是秘书与领导之间出现双项偏差。一方面领导或许出于新老秘书的对比,亦可能是对于新助手的认识方面不了解,往往在办事方面交代很多,但放手却很少。而从秘书自身情况考虑则是由于工作上的不熟悉容易出现过大的压力,使自己在工作中的效率低容易出现各种错误。[4]
2.2 秘书角色基本相适应错位
秘书工作在两到四年的这个阶段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基本适应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接触越来越多,逐渐熟悉了领导的工作方法和习惯,秘书做起事情来较为顺利,在此阶段领导对秘书的信任感会有很大提升,对秘书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了解。秘书角色已进入基本相适应阶段,但这种情况仍是一种表面的,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是“近而不真”。从而导致秘书角色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了解认知程度不对等,同时领导对秘书并不完全信任去委以重任。基本适应阶段的秘书在工作上会小有成绩,从而忽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导致在接下来的事情上会出现疏漏等问题,秘书工作本身存在着复杂性和秘书人员所需业务知识的广博性,工作几年以后秘书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识的储备量在工作中日渐匮乏,秘书人员需要及时“充电”弥补欠缺,继续潜心学习,尽快适应办公室的全部工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