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罪恶之家的人物关系看伊里克的人物形象(附件)

摘 要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人性、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古代还是现今社会,人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剧描写了一个为生活所迫,悲惨自杀的女工。女工死后留下的一本日记,让探长由此展开了对伯令一家人的调查。调查中,每个人都置身其中并展露了其丑恶面目。话剧深刻批判了社会的冷漠无情和人性的自私险恶。论文从《罪恶之家》中伊里克的人物形象入手,通过伊里克与父亲伯令先生、情人伊娃、探长顾尔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伊里克在话剧中的形象塑造,分析他作为“社会的希望”的人物形象。
目 录
引言 1
1 压制与反抗 2
1.1 父亲伯令先生的压制 2
1.2 儿子伊里克的反抗 3
2 同情与懦弱 6
2.1 伊里克对伊娃的同情 6
2.2 伊里克内心的懦弱 7
3 恐惧与羞愧 9
3.1 伊里克对探长的恐惧 9
3.2 伊里克内心的羞愧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言
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上,有这样一位“多面手”,他的作品体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半个多世纪英国中下层社会的时代风貌,他就是英国著名作家约博普里斯特利。
他于1947年写的三幕话剧《罪恶之家》被称为“伦敦西区必看的三大话剧之一”。该话剧以一个女工之死的事件,描写资本家伯令和他的一家人,以及探长和没有出场的女工形象。全剧以探长的调查展开剧情,随着调查的开始,剧中人物的思想、情绪也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逐个地从置身事外到卷入其中,直到内心掀起巨大波澜。不管最后,他或者她是否认为自己对女工之死负有责任,但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暴露剧中人物的思想本质,而伯令的儿子伊里克是最为复杂又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伊里克,身为一个资本家的儿子,他并没有过着挥霍无度的奢靡生活,因为父亲伯令先生苛刻,还经常和父亲作斗争,形成复杂的性格。他面对父亲的压制会反抗;面对弱者会同情;遇到无法解决的事他会逃避,不负责任;有时他也会自卑懦弱;而面对气场强大的探长,它会产生恐惧;当知道自己是导致女工伊娃死亡的最后一棵稻草,他会露出羞愧自责的表情。伊里克这一人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形象是该剧中的希望,他的良心未泯不只是这个家庭的最后一点良知,也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正义,是社会的期望。
1 压制与反抗
二战后,美国、德国迅速崛起,俄罗斯与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衅,英国则经济衰退,大英帝国面临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英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压迫工人阶级,资本家工厂主剥削底层工人,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工人受社会主义运动影响对抗资产阶级,多次组织工人运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只社会动荡不安,每个家庭也会受到影响。剧中伯令先生和他的儿子伊里克因为两辈人生长的时代、受到的教育不同,也致使两人思想观念不同产生矛盾,两代人思想碰撞的过程演绎了社会时代的变迁。
1.1 父亲伯令先生的压制
伯令先生是大资本家形象的典型代表,作者普里斯特利把这个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说到资本家,它的代名词就是压榨、剥削、贪婪。用这些词汇来描述伯令先生的形象再合适不过,吕舒婷在文章中评价伯令先生是“毫无责任感、自私自利、极度爱慕虚荣、对底层人带有很深的偏见的人。”[2]P19并且他控制欲极强,想让所有的人都按照他希望的那样生活。
伯令先生大约50多岁,他生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这段时间里的英国受到欧洲大陆社会主义运动和大陆国家工人政党组织的影响,英国工人运动高涨,社会主义运动活跃,19世纪80年代还掀起了巨大的罢工浪潮。伯令先生一直生活在资本家和工人做斗争的环境里,作为资本家的他讨厌工人罢工这种行为。剧中伊娃带领工人罢工,要求把原有的每人每周二十二到二十五先令增加到每人每周平均大约二十五先令,伯令先生拒绝了,当罢工结束,所有工人都回来上班的时候他把伊娃开除了。虽然伯令先生认为伊娃是一个很好的工人,但是他作为工厂主是绝对不能容忍带头罢工的人继续留下来。当探长问及为什么不同意涨工钱时,他答,降低劳动费用是他的职责,并且他认为如果涨了工钱,工人以后会更加贪得无厌。降低劳动费用其实就是剥削压榨的另一种说法,也是大资本家们惯用的伎俩。资本家们认为剥削与压榨工人是正常的,当两个阶级产生矛盾的时候,资本家会维护那份对自己来说九牛一毛的利益,也绝不对工人让步。伯令先生作为典型的大资本家,自私自利、对底层劳动者有很深的偏见的他不会考虑工人的死活,只会想方设法的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他认为既然支付给工人酬劳,工人就应该满足并安静地窝在底层社会,不应该给工厂主们制造麻烦。
他对底层工人剥削,对家人也是如此,资本家很富有,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生活的奢靡,伯令先生对他的家庭控制欲很强。第一,家庭聚会时,他在很严肃的讲话,发现女儿在看她自己的订婚戒指,他对女儿进行严厉地批评,他在讲话的中途伊里克发表了言论,他很生气,不允许与人打断他说话,并且叱责伊里克什么都不懂。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很严厉的父亲,他的权威是不容许任何人挑战的。第二,他不允许伊里克喝酒。当伊里克知道他和伊娃的死有关之后,准备喝点酒缓解情绪,伯令先生大声的反对,并且质问他什么时候会喝酒的?由此可见,伯令先生觉得伊里克的一切行为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内,当知道有事情在其控制范围之外,非常的生气。第三,伯令知道伊里克偷了公司的钱给伊娃,非常震怒,并且在言语间对伊里克的钱的去向非常清楚,说明伯令先生对伊里克花钱控制的很严苛,从而导致伊娃怀孕,伊里克要偷钱给她。可见伯令不止对工人苛刻,对家里人也一样严苛。
伯令当惯了上层社会的人,说话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都想压别人一头。伯令和探长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伯令:你和咱们的警察局长罗伯茨上校相处怎么样?”
“探长:我不常见到他。”
“伯令:我也许应当提醒你,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常见面,有时,我们在一起打高尔夫球。”
“探长:(呆板地)我可不打高尔夫球。”
“伯令:我没有想过你也打高尔夫球”。
“探长:不,我从来不想打高尔夫球。”[1]P92
伯令在言语上对探长进行威胁警告,暗示自己身份不同,说自己和警长是老朋友,一通电话就可以影响你的前途。在谈及打高尔夫球时,还暗示高尔夫是一项高贵的运动,炫耀自己的品味和地位。探长听懂了他的讽刺,但是依然无动于衷,不受威胁。这也说明伯令以权压人,自恃清高。在他眼里探长说的事情并不是大事,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女工的死负有责任,听到人死了的消息伯令的反应是一脸的不耐烦,没有遗憾或同情的意思,冷漠至极。最后在知道和家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他最担心的不是法律的惩罚,也没有良心上的谴责,只是担心自己即将到手的爵位没了,说明伯令视底层人的性命如草芥,极度爱慕虚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