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饮食文化(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回族饮食文化是回族通过“食”表达本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体现,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文本,在实地观察与访问的基础上,以文献细读法、比较研究法及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简述回族饮食文化的主食、副食、茶饮,解读回族特定的饮食禁忌,探讨“清真”的思想内涵,使论文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深入了解回族的饮食文化特色与禁忌;二是可以传播“清真”饮食,促使其繁荣发展;三是可以发挥饮食习俗的重要维系作用,增进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目 录
1 绪论 1
2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饮食习俗 2
2.1 回族的主要食品——面食 2
2.2 回族的主要副食——牛羊肉 3
2.3 回族独有的茶饮——盖碗茶 4
3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饮食禁忌 6
3.1 禁食猪肉 6
3.2 禁食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 7
3.3 饮酒禁忌 8
4 《穆斯林的葬礼》中饮食的精神内涵——清真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人物众多,内涵丰富,具有鲜明回族民族特色的史诗性作品,它以其独特的情节和风格打动读者,引起了一阵阅读狂热,同时,此书也是研究回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文本,书中全面的展现了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包括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论文提供了大量的文本素材。
目前,学术界对于《穆斯林的葬礼》的研究方面更加注重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其女性悲剧,探讨本书的艺术价值,回族的风俗习惯却涉及甚少,在学术上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哈正利的《回族饮食禁忌论》、杜倩萍的《回族饮食观的形成和发展》等论文都对回族的饮食文化进行了分析,但只是从某些方面进行了阐释,对回族的饮食只是部分的探究,且关于回族饮食文化的论文成果较少,本文从众多风俗习惯中的回族饮食文化入手,从纯粹的饮食上全面探讨回族饮食文化,剖析其思想内涵。
回族的饮食文化只是回族风俗习惯中的一方面,却也是最能代表回族独特之处的一面。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乎着人类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存问题,回族的饮食习俗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由宗教信仰和生活禁忌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习俗自成一系,“清真”饮食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回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也成为了重大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论题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与生活禁忌,避免因无知而产生民族矛盾,造成民族之间的不团结。
本文将《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饮食习惯与回族真实的饮食情况相结合,探讨回族的饮食概况,阐释回族的饮食禁忌,分析饮食“清真”的思想内涵,由简入繁,从回族饮食到“清真”的思想内涵,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的展现回族的饮食文化。 2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饮食习俗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元代回回人食用的粮食以米、面粉、豆为主,副食以牛、羊肉为主,配以其他富有特色的佐料,加上精巧的烹饪技艺,逐渐形成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新门类——回回茶饭。”[5]p67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饮食习俗随着时间的迁移与区域的变换,也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回回茶饭就是回族日常饮食的表现,很全面的表现了回族的饮食风俗。元代的回回茶饭如今仍在延续,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对饮食习俗方面描绘较多、较杂,但是回回茶饭仍是现今回族的主要饮食种类,书中对回族饮食的大体习俗都予以了介绍,回族的饮食文化习惯与传统的回回茶饭一般无二,却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创新,本文将回族的主要食品——面食,回族的主要副食——牛羊肉与回族独特的茶饮——盖碗茶这三个主要饮食习惯予以概述。
2.1 回族的主要食品——面食
在中国,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每个区域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味道,而对于回族人来说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花样繁多,数不胜数,拉面、馓子、油香、麻食、酸汤面、浆水面、打卤面等等食物都是由面粉加工而成的美味佳肴,馓子、油香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过节待客,都是回族最受欢迎的食品,也是回族饮食中的最平常、最传统的美食。
回族的面食受人欢迎、一直传承的原因不只是因为面食是传统美食,形成了吃面的习惯,还因为人们在特殊节日寄予了面条美好的祝愿。“北京人爱吃面,能做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名目,炸酱面、麻酱面、热汤面、一和汤面,汆子面都不算什么稀奇,比较讲究的就算打卤面了;姑妈做的打卤面就更讲究,她把面抻得又细又长又匀溜又筋道,捞在碗里,浇上又香又浓的卤汁,看着就让人眼馋。”[1]p30文中详细的描述了姑妈做打卤面的过程,专门说到姑妈做出来的打卤面讲究异常,姑妈制作打卤面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精细又漫长,味道鲜美,这种传统的做面手法大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味蕾,美味的面食文化自然而然被传承了下来。
回族人喜爱面食还因为面食可以传递美好的祝福。随着饮食文化的传承,面条也被回族赋予美好的寓意,回族人在过生日时总要吃一碗面来祝福自己长寿。回族人对于面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结,制作的面食十分讲究,花费了许多的心思,汇聚了民族的特色与传统,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独特的存在。
2.2 回族的主要副食——牛羊肉
在饮食生活中,除了米与面这两类主食外,肉类蔬菜等副食在人类饮食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负责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们喜爱的食物类型,回族将牛羊肉作为饮食生活的主要副食。
“回族的饮食离不开牛羊肉,所以以制作牛羊肉为擅长。北京清真馆制作的‘全羊席’即是一例,从饭馆到家庭,都有大量的以牛羊肉为原料的精美菜肴,形成回族菜品的主流。”[3]p52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既要遵守食物禁忌,又要食用合法,牛羊肉无疑是佳美、洁净的动物类食品,是回族人民在肉食上的首选。回族喜爱牛羊肉,而且擅长制作,传播广泛,使牛羊肉类的饮食制品成为回族饮食文化中的亮点。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在东来顺饭庄享受地吃着涮羊肉,品味羊肉的美味。“韩子奇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伸到沸水里一涮,俩涮,三涮,在最准确的火候捞出来,放进面前的作料碗里一蘸,然后送进嘴里,慢慢的咀嚼着。在这吃食奇缺、物价奇贵的年代,他只要了俩盘肉片和一小碟糖蒜,吃一片肉,再咬一点糖蒜,慢慢地品评辣中含甜、甜中含辣的滋味。”[1]p155这段描述不仅写出了羊肉的美味,也表明了羊肉是回族饮食中的主要副食,是回族无法割舍的美食。在饮食的选择上,韩子奇选择的肉食是羊肉,在肉食中,羊肉是最普通的食物,在他看来,东来顺饭庄是他最喜爱的清真饭庄,而涮羊肉则是饭庄中出类拔萃的菜肴,在东来顺品尝涮羊肉正是韩子奇享受生活的体现,美味的涮羊肉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短暂美好。同时,由这段话也表现出了一个回族的日常饮食习惯,即使是在生活艰难、物资紧缺的年代,羊肉仍是回族人民日常饮食的必备食物,羊肉已经成为回族饮食中的常用食材,是回民离不开的饮食美味,由此可见,回族的主要副食之一就是羊肉,美味的羊肉是回族人民钟爱的食物。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牛羊肉更是回族婚礼仪式“开门礼”和“回门礼”中不可缺少的礼物,有着不可替换的地位,在回族人民盛大的节日盛典中更是充当着主角的作用,这足以表明牛羊肉深受回族人民的喜爱,在回族人民心中的重要性。同时,人们都知道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极高,对身体大有益处。“《本草食疗》载:‘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3]p55。《本草食疗》对于牛羊肉的评价颇高,牛羊肉的滋补作用由此而见,食用洁净、佳美的牛羊肉是回族人追求健康的行为,这种以牛羊肉为主要副食的行为也是一种保健的方法,是回族人养生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牛羊肉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回族副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