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的原因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混血女孩莉迪亚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而造成社会交往的缺失,最终不堪重负自杀的故事。重点描写了莉迪亚及其父母的社交态度,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交往的思考。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剖析莉迪亚家庭和个人社会交往的表现,试图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分析莉迪亚自杀悲剧的原因。
目 录
引 言 1
1《无声告白》的社会背景 2
1.1种族歧视 2
1.2混血家庭 2
2社会交往视角下莉迪亚悲剧的原因分析 4
2.1莉迪亚父母的社会交往分析 4
2.1.1父亲渴望社交却被处处排斥 4
2.1.2 母亲忽略社交而关闭家庭社交的窗子 4
2.2个人对社会交往的态度 5
2.2.1忽视自我 迎合父母 5
2.2.2 消极抵抗 拒绝交往 7
3 莉迪亚悲剧的启示 8
3.1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8
3.2个人的生活态度影响社交的水平 8
3.3种族文化差异影响社交质量 9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 言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首先,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人具有社会性,离开社会活动,个人无法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其次,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交往可以提高个人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保持、传播和发展,是认识产生、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交往对个人至关重要。影响社会交往的因素包括交往语言素养、道德修养、个体生活态度、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关系的影响等。社会交往对人的发展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影响社会交往的因素很多,比如交往语言素养、道德修养、个体生活态度、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关系的影响等。除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述要素之外,文化多元、种族差异都会成为社会交往的障碍。在《无声告白》中,由于文化多元、种族差异所造成的社会交往的缺失,使得莉迪亚走向了死亡。
《无声告白》描写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混血女孩莉迪亚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而造成社会交往的缺失,最终不堪重负自杀的故事。重点描写了莉迪亚及其父母的社交态度,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交往的思考。作者伍绮诗是80后新兴的美籍华裔女作家,《无声告白》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历时6年完成,2014年6月由美国企鹅出版社正式出版,2015年5月由中国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翻译成中文。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轰动,《纽约时报书评》曾盛赞该书是出版史前所未有的事,因为从未有过同类型的题材书写。
本文通过剖析《无声告白》的成书社会背景,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分析莉迪亚悲剧的原因,给人以启示,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1《无声告白》的社会背景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美国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种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1]P34本章主要从种族和混血家庭两方面来介绍《无声告白》这部小说的社会背景。
1.1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是指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歧视,指根据不同的民族将人们分成不同阶层并进行区别对待。美国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从美国1776年宣布独立以来一直存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是美国的典型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种族歧视极其常见,纯正美国白人由于自身的优越感,对其他种族抱有歧视态度。
美国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具有持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征,严重威胁着少数族裔各项人权的保障和实现。追根溯源,种族的社会结构为种族歧视提供了前提条件;白人种族优越论为美国的种族歧视提供了理论依据;白人利益至上是种族歧视的实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族裔的生存极其艰难。
1.2混血家庭
美国作为“种族大熔炉”而闻名世界,但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又隐藏着许多跨族群家庭的悲剧和自我认同危机。面对种族、性别这些严肃的问题时,跨族裔家庭的成员都被当作人群中的异类而被关注、嘲笑。族裔通婚,尤其是白人与其他族裔通婚,在历史上很长期间内是被法律禁止的。 1967 年,最高法院判决禁止异族间通婚法律违宪,才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异族间通婚的合法性。但美国社会不允许任何族群跨越血统,“不允许让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以及棕色人种通婚,不应该出现混血儿” [2]P56的观念深深的植根于纯正的美国白人心中,只要不是黄头发、蓝眼珠的人种,就会被孤立到一种无法进入,求而不得的心理状态,毕竟他们是美国社会的“他者”。《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父母就属于不同的种族,他们的婚姻无法被大众接受。作为社区里唯一的混血家庭,因种族身份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一直围绕着这个家的每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詹姆斯一家人都深受种族歧视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不仅体现在女儿被外界社会的排斥,他们对身份认同的渴求异于强烈,而当时的美国社会又不予接纳此类混血家庭。加之詹姆斯、玛丽琳对社会交往的消极逃避态度,更是让这个家庭陷入了交往困境。而父母对社会交往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莉迪亚,使得她陷入困惑与矛盾之中,而这些矛盾累积起来最终导致莉迪亚走上了死亡之路。 2社会交往视角下莉迪亚悲剧的原因分析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影响社会交往的因素包括交往语言素养、道德修养、个体生活态度、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等。本章将从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莉迪亚自身这两方面来分析莉迪亚悲剧的原因。
2.1莉迪亚父母的社会交往分析
影响个人社会交往的原因之一是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小时候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靠学习、模仿得来的,学习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如果父母热情开朗,善于交际,我们就会逐渐养成与人们交往的习惯,也比较容易与人相处。相反,如果父母性格孤僻,不会交际,与周围人们很少来往,就必然使我们失去其它家庭常有的大量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10.html

好棒文